导图社区 药理学传出神经系统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传出神经药物!本图介绍了拟胆碱药、抗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等种类。
编辑于2021-11-08 21:55:34传出神经
胆碱能神经
M胆碱受体
部位
内脏,平滑肌,腺体等
效应
舒张血管
心脏抑制
非血管平滑肌(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收缩
腺体(唾液腺,汗腺)分泌增加
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N胆碱受体
N1:神经元
N2:骨骼肌N-M接头
效应
作用广泛,仅具毒理学作用
剧毒→急性中毒死亡快(与氰化物相似)
药物
激动药
胆碱受体激动药
M,N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
药理作用
舒张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下降
心脏→减慢心率,减慢传导,降低心肌收缩力
非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N样作用:神经节兴奋,骨骼肌收缩
M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药理作用
眼作用明显
缩瞳:瞳孔括约肌M受体→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
降低眼内压:瞳孔缩小→虹膜括约肌收缩→前房角间隙扩大→虹膜静脉窦完全暴露→房水流出通畅→降低眼内压
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 →视近物清晰
腺体作用明显:唾液腺和汗腺分泌增加
平滑肌:兴奋肠道,支气管,子宫,膀胱,胆囊和胆道平滑肌收缩
心血管作用不明显
临床应用
青光眼(首选毛果芸香碱)
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体粘连
治疗颈部放疗后引起的口腔干燥
阿托品中毒解救
N受体激动药(烟碱)
药理作用
作用广泛,仅具毒理学作用
抗胆碱酯酶药
新斯的明
作用机制
抑制AchE→Ach消除减少→Ach分泌增多→M,N样作用(前提:胆碱能神经完整)
药理作用
兴奋骨骼肌(作用强大)
抑制AchE活性,增强Ach作用
直接兴奋骨骼肌运动终版的N2受体
促进神经末梢释放Ach
兴奋胃肠道及膀胱平滑肌(作用较强)
心血管,眼,腺体,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重症肌无力(抑制AchE活性;直接激动N2受体;促进神经末梢释放Ach)
手术后腹胀气和尿潴留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筒简毒箭)中毒的解救
阿托品中毒
毒扁豆碱
作用机制≈新斯的明(胆碱能神经完整)
作用效果≈毛果芸香碱
有机磷酸酯类(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中毒机制
有机磷酸酯类与AchE结合→磷酰化AchE(难水解)→AchE不能水解Ach→Ach大量聚集→中毒;AchE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老化“
中毒表现
急性中毒:①轻症状:M样作用;②中度:M,N(肌束颤动);③重度:M,N,CNS.慢性中毒:血中AchE活性持续下降。
解救用药
①联合:阿托品和解磷定;②及早:防止酶老化;③足量:大剂量才能进入CN;④反复
拮抗药
胆碱受体阻断药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作用特点
竞争性N胆碱受体阻断药
内在活性小,一般不产生激动作用
选择性低,对M1,M2,M3受体均有阻断作用
大剂量阿托品对N1(神经节)胆碱受体有阻断作用
阿托品对Ach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过程无影响
作用机制
阿托品竞争性阻断M受体,对M受体亚型的选择性低,作用广泛
敏感性:腺体>眼>内脏平滑肌>心脏>中枢神经系统
药理作用
腺体:阿托品竞争性阻断腺体上M胆碱受体,抑制腺体分泌(剂量增大:①唾液腺,汗腺分泌减少;②泪腺和呼吸道腺体分泌减少;③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分泌减少影响较小→胃酸分泌受组胺,促胃液素影响;阿托品抑制胃HCO3-分泌)
眼: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松弛平滑肌: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状态的平滑肌作用明显(作用强度:胃肠道>膀胱>胆道,输尿管,支气管>子宫)
心脏:①治疗量→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突触前膜M1受体→减弱Ach负反馈抑制作用→促进Ach释放→降低心率;②较大剂量→阻断M2受体→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快
血管和血压:①治疗量对血管和血压无影响;②大剂量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环境,扩张皮肤血管(扩血管作用与M受体与M受体阻断无关,可能使机体对阿托品引起的体温升高后的代偿性散热反应;也可能是阿托品的直接扩血管作用)
中枢作用:随着剂量增大中枢逐渐兴奋;持续大剂量中枢神经被抑制导致循环和呼吸衰竭后呼吸麻痹死亡
临床应用
解除平滑肌痉挛→各种内脏绞痛
抑制腺体分泌(流诞症;严重盗汗;全身麻痹前给药)
眼科(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
抗缓慢型心律失常(剂量过低→进一步心动过缓;剂量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梗死,引起室颤)
抗休克(血含量充足);解除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最低致死量:成人80~130mg;儿童:10mg(解救:新斯的明,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
N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N2)
琥珀胆碱(除级化型肌松药)
琥珀胆碱是在假性胆碱酯酶作用下被水解,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琥珀胆碱水解减慢,因而加重琥珀胆碱中毒现象(加重呼吸麻痹)
筒简毒箭(非除极化肌松药)
新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Ach水解减少,然后通过Ach与筒简毒箭竞争使筒简毒箭中毒症状减轻(竞争N2受体并兴奋N2受体,引起呼吸肌收缩,减轻呼吸麻痹)
胆碱酯酶复活药(解磷定)
①恢复AchE活性②直接解毒作用:PAM-CL+磷酰化AchE→磷酰化PAM-CL(无毒)+AchE(复活)
解除N样症状(迅速控制肌肉震颤)大剂量解除部分中枢症状;解除M样症状差
肾上腺能神经
肾上腺素α受体
α1受体
部位
血管(皮肤,黏膜,内脏)平滑肌
作用
激活后收缩血管
α2受体
部位
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负反馈调节)
作用
激活后抑制递质释放
肾上腺素β受体
β1受体
部位
心脏(窦房结,传导系统,心肌)
作用
激活后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β2受体
部位
血管(骨骼肌,冠脉)
支气管平滑肌
作用
兴奋后骨骼肌血管和支气管舒张
β3受体
部位
脂肪细胞
作用
激活后促进脂肪分解
药物
激动药
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
体内作用
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易分解
碱性溶液中迅速氧化失效
不能口服给药,一般以皮下注射为宜
肌肉注射吸收较快,作用强但维持时间短(30min)
药理作用(激动α,β受体)
兴奋心脏(β1受体)
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代谢增强→心肌耗氧量增加
血管
激活α1受体
皮肤和黏膜血管强烈收缩,血流减少
收缩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
激活β2受体
骨骼肌和冠脉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升高血压
小剂量
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
舒张骨骼肌血管抵消皮肤粘膜血管的收缩作用→舒张压不变或下降
脉压增大,有利于血液对各组织脏器的灌注
大剂量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平滑肌
激活β2受体
支气管,胃肠道,膀胱和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弱,张力降低
抑制组织和肥大细胞释放过敏反应物质
激活α1受体
激动瞳孔开大肌α1受体,瞳孔散大
收缩支气管黏膜气管,减轻气道水肿和渗出
代谢(明显增强机体新陈代谢)
促进糖原分解和降低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肝糖原和肌糖原减少,血糖升高和学中乳酸增强
激活甘油三酯酶→脂质代谢加强,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组织耗氧量明显增强
临床应用
强大的兴奋兴奋剂→心脏骤停
过敏性休克(首选)
激活α1,β1,β2受体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其他速发型变态反应
与局部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治疗青光眼
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皮下或肌肉注射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仅作静脉滴注
药理作用(激动α>β1>β2)
收缩血管(作用强大)
兴奋心脏:①激动心脏β1受体较弱;②药物强烈血管收缩作用;③大剂量导致心率失常
血压:①小剂量→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明显;②大剂量→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增高
临床应用
中枢药物中毒低血压
药物性休克,神经性休克(小剂量使心脑肾血流灌注正常;大剂量加剧微循环障碍
局部止血(药物稀释后口服使食管和胃黏膜血管吸收)
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强烈激动β1和β2)
心脏: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频率作用
血管: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肾,肠系膜血管和冠脉不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阻力降低
血压:①心脏兴奋和外周血管舒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②大剂量→血压明显下降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抑制过敏性物质释放;支气管粘膜血管无收缩作用
临床应用
心脏骤停(心脏具有起搏作用);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舌下或喷雾给药)
拮抗药
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β受体拮抗药(**洛尔)
α,β受体拮抗药(**洛尔)
对β受体的阻断作用强于对α受体阻断作用的5~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