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2考研311教育学:外教史西欧中世纪教育
中世纪的特征首先是文化教育的衰落,文化教育渗透着神学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它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文主义者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关心教育改革,提出了反映时代特征的教育理论。他们的教育理论虽不成熟,却闪烁着人文主义进步思想的光芒,推动了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改革的进程。这一时期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维多利诺、拉伯雷、蒙旦、伊拉斯莫、莫尔等。
中世纪后期,约公元12世纪~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一些以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为主的区域得到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了新兴城市。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手工业者、商人成为了第一批新兴市民。中世纪的城市市民成为了资产阶级的前身,他们有着本阶级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从而也有了自己的教育需求。而以往教会创办的学校由于教授的知识过于频发且不合实际,渐渐没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西欧中世纪 教育
基督教教育
教育实践
教育形式:教会教育
教育机构:修道院学校(最典型)、主教学校、堂区学校(最多的,乡村中)
教育目的:培养天主教教徒
教育内容:《圣经》、读写算、七艺
教育方法:口授、体罚、背诵、个别教学
教育思想
神学世界观:确立超理性的信仰权威,建立神学道德体系,敬畏上帝
神学儿童观:认为儿童应接受天主教教育,约束儿童,使儿童丧失主体性、主动性
神学知识观:神学知识是最高学问,肯定神学价值
神学目的观:传播宗教,培养信徒
评价
世俗教育
宫廷教育(学校)
简介:一种设立在国贵族的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内容:七艺+拉丁语+希腊语,带有宗教色彩
教育方法:问答法
教育目的:封建统治阶级所用官吏
评价:中世纪主要的世俗教育形式之一
骑士教育
简介:是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特殊的家庭教育,与等级鲜明的封建制度相适应
教育目的: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与技能
教育过程
1.家庭教育阶段(0-7),母亲,身体养护+宗教+道德观
2.礼文教育阶段(7-14),低一级的贵族将孩子送入高一级贵族家中充当侍童,礼节+体育+道德
3.侍从教育阶段(14-21)学习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标枪、击剑、打猎、吟诗、弈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