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微生物 :简称嗜热菌,它们广泛分布在草堆、肥料、煤堆、温泉、火山地、地热区土壤以及海底火山口附近
嗜冷微生物:又称嗜冷菌。指一类最适生长温度低于15 元、最高生长温度低于 20 ℃和最低生长温度在0 ℃以下的细菌虽能在0℃下生长,但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40 的微生物,则只能称耐冷微生物( psychrotolerant ),如 Pseudomonas furesen(荧光假单胞蕾)和 Lisea monoyigene(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嗜冷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极地、深海、高山、冰窖和冷藏库等处。海洋深度在100m以下,终年温度恒定在2~3℃的区域
嗜酸微生物:只能生活在低 pH(<4)条件下,在中性 pH下即死亡的微生物称嗜酸微生物或嗜酸菌。少数种类还可生活在 pH <2 的环境中。许多真菌和细菌可生长在 pH5 以下,少数甚至可生长在 pH 2 中,但因为在中性pll下也能生活,故只能归属于耐酸微生物(aeidtolerant)。专性嗜酸微生物是一些真细菌和古生菌,前者如 Thiobacllus( 硫杆菌属),后者如 Sujolobus(硫化叶菌属)、Thermoplasma(热原体属)和 Ferroplasma oxidophilus(嗜酸铁原体,生活在黄铁矿排出的 pH 接近0的废水中)等。Thermoplasma acidophilum( 嗜酸热原体)能生长在pH0.5的酸性条件下,它的基因组的全序列已正式于2000年9月公布(1.7Mb)。另一种嗜酸菌 Picrophilus oshimae(大岛嗜苦菌)也能生长在pH0.5的条件下。
嗜碱微生物:能专性生活在pH 8~11的碱性条件下而不能生活在中性条件下的微生物,称嗜碱微生物,简称嗜碱菌。它们一般存在于碱性盐湖和碳酸盐含量高的土壤中。多数嗜碱菌为 Bacillus(芽孢杆菌属),有些极端嗜碱菌同时也是嗜盐菌,它们属于古生菌类。常见的嗜碱菌如 Bacilus alkalophilus(嗜碱芽孢杆菌)、Bac. firmus(坚强芽孢杆菌)、Clostridium pasteuri(巴斯德梭菌)、Exiguobacterium aurantiacum(金橙黄微小杆菌)、 Natronobacterium( 嗜盐碱杆菌属)、Thermomicrobium roseum( 玫瑰色热微菌)和 Eaothiorhodospira abdelmalckit(阿氏外硫红螺菌)等。嗜碱菌的一些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已被广泛开发并可添加在洗涤剂中。嗜碱菌的细胞质也在中性范围,有关嗜碱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目前还很不清楚。
.嗜盐微生物:必须在高盐浓度下才能生长的微生物,称为嗜盐微生物,包括许多细菌和少数藻类,因细菌尤其是古生菌为嗜盐微生物的主体,故又称嗜盐菌。一般性的海洋微生物长期栖居在 3% 左右(0.2 ~0.5 mol/L)Nacl的海洋环境中,仅属于低度嗜盐菌;中度嗜盐菌可生活在 0.5~2.5 m/L NaC 中;而必须生活在 12% ~30%(2.5 ~5.2 mo/L)NaC1 中的嗜盐菌,就称极端嗜盐菌,例如 Halobacterium(盐杆菌属)的有些种甚至能生长在饱和 NaC 溶液(32% 或 5.5 m/L)中;若既能在高盐度环境下生活,又能在低盐度环境下正常生活的微在物,只能称为耐鼓微生物(hlol),盐微生物过者分布于盐湖(如先海)、药公场利创海产品等处。
6. 嗜压微生物( barophiles)
必须生长在高静水压环境中的微生物称啫压微生物,因它们均为原核生物,故也可称嘈压菌。嗜压菌可细分为3类(表8-5)。
7.耐辐射微生物(radioresistant microorganisms)
与上述6类嗜极菌不同的是,耐辐射微生物对辐射这一不良环境因素仅有抗性(resistance)或耐受性(tolerance),而不能有“嗜好”。微生物的抗辐射能力明显高于高等动、植物。以抗X线为例,病毒高于细菌,细菌高于藻类,但原生动物往往有较高的抗性。1956 年首次从经高剂量辐射灭菌后发生腐败的肉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