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验诊断学:血液的一般检查
包含了血常规的大部分检查,是实验诊断学基础的重要部分。血液学细胞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涂片制备,改良牛鲍计数板等检查,详情见如下导图。
尿液常规检查及干化学仪器检查,包含了尿液的一般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血液的一般检查
血常规
RBC和Hb测定
概念:单位体积的血液中RBC数目和Hb的含量
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RBC↓Hb↓
贫血
RBC数目和Hb含量均低于参考范围的下限值
生理性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
病理性
生成减少
Hb生成障碍
珠蛋白合成障碍
地中海性贫血
亚铁血红素合成障碍
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央淡染区扩大
DNA合成障碍
维B12,叶酸缺乏,导致产生的RBC不能正常细胞分裂,脱核后细胞体积大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中央淡然区缩小
造血组织破坏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浸润
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原因不明
慢性感染
破坏增多
内源性
G-6-PD酶缺乏-蚕豆病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不能通过脾,滞留在脾脏内→巨脾
镰形细胞贫血
外源性
免疫,生物,机械,脾亢
丢失过多
失血,大手术
RBC↑Hb↑
相对增多
血液浓缩:呕吐,烧伤
绝对增多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EPO↑
代偿
生理:新生儿,高原居民
病理:肺部病变
非代偿
肿瘤和肾脏疾病
形态改变
大小异常
<6um:缺铁性贫血,球形细胞 >10um:溶血性贫血 >15um: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小不均:各种增生性贫血
增生减低性贫血
形态异常
靶型RBC target cell
中央淡染区扩大,中心部位有Hb残留而深染,类似射击靶
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
球形细胞 spherocyte
体积小,圆球性,染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0%
口形RBC-DIC,酒精性中毒 棘形RBC-脂代谢异常 泪滴形RBC-骨髓纤维化,地中海贫血 缗钱样RBC-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镰形RBC-镰形细胞贫血 椭圆形RBC-巨幼贫,缺铁贫 裂细胞-DIC
色素异常
结构异常
嗜碱性点彩 basophilic stippling
红细胞内含有嗜碱性点状物质-核糖体 常见于铅中毒
染色质小体 Howell-Jolly body
红细胞内出现紫红色圆形小体,为核碎裂的残余物 常见于巨幼贫,溶血贫,红白血病
卡波环 Cabot ring
红细胞内出现细小,淡紫红色的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 常见于巨幼贫,溶血贫,白血病,铅中毒
有核RBC nucleated erythrocyte
正常无,新生儿偶见 常见于溶血贫,红白血病,髓外造血
WBC和DC
概念:WBC-全血白细胞计数 DC-外周血涂片在油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计算出各类细胞的百分比 绝对值=WBC×DC
范围
WBC:4~10^9/L
DC:N50-70% L20-40% M3-8% E0.5-5% B0-1%
粒细胞动力学
骨髓
分裂池:原始→早幼粒
成熟池:中幼粒→杆状核(刚刚成熟)
储备池:杆状核→分叶核
外周血
循环池:外周血WBC计数
边缘池:附着于血管壁
各种WBC↑或↓意义
中性粒细胞
↑
时间,环境H/C,身体状况(孕,剧动,精神)
化脓菌感染 组织损伤坏死 急性溶血,失血,中毒 白血病,恶肿,骨髓增生
↓
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LE 理化性:射线,化学药物 生物性:①血液病:再障,非白血性白血病;②感染;③单核-吞噬系统亢进:脾亢
淋巴细胞
病毒感染:传单 免疫排斥 淋巴恶性肿瘤 再障,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相对↑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免疫抑制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 寄生虫 皮肤病:湿疹 恶性肿瘤和血液病:肺癌,淋巴瘤,慢粒 传染病:一般↓,猩红热↑
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感染:疟疾,结核,心内膜炎 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类白血病反应
N核象变化及意义
表明细胞核的分叶情况,说明其成熟度
正常
大多为3分叶核,杆状核≤5%,五叶及以上的核≤3%
核左移-幼稚
不分叶核>5%,伴WBC↑
急性感染-细菌、中毒、溶血,白血病
核右移-成熟
外周血中5叶核或多分叶核>3%
巨幼贫,造血功能衰退,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提示预后不良
WBC形态改变及意义
N中毒性改变
大小不均
胞体↑,大小不等-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或慢性感染
中毒颗粒
胞质内出现粗大、嗜碱性颗粒-严重细菌感染、组织损伤
空泡变性
胞质和核内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空泡-严重感染,酒精毒性作用,理化损伤
杜勒小体
细胞边缘,嗜碱性淡蓝色区域-严重感染,重度烧伤,化疗
核变性
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严重感染,急性中毒
棒状小体/奥氏小体 Auer rods
胞质内出现淡紫色棒状体,一个或多个-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
异形淋巴细胞/反应性淋巴细胞
外周血中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严重感染:EBV→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细菌、原虫感染,免疫性疾病
N核象变化及临床意义
贫血的其他检查
网织红细胞,Ret reticulocyte
概念
尚未完全成熟的RBC,胞体较RBC稍大,嗜碱性颗粒(核糖体、核糖核酸),煌焦油蓝和新亚甲蓝活体染色呈网状
成人:0.005-0.015 新生儿:0.03-0.06
Ret↑-骨髓红系增生旺盛:增生性贫血 Ret↓-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疗效判断
缺铁贫:早期↑,治疗后↓提示预后良好 溶血贫,失血贫:早期↑↑,若↓提示溶血控制;治疗后反而↑提示加重
血细胞比容HCT 血细胞压积
单位体积的血液中RBC所占的体积比例
0.37-050
意义
HCT↑-相对:血液浓缩 -绝对:真性RBC增多症
HCT↓-各种贫血
RBC平均值
由RBC,Hb,HCT计算得来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HCT/RB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Hb/RBC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Hb/HCT
RBC体积分布宽度RDW
反应RBC体积异质性的参数
11.5-14.5%
贫血形态分类
缺铁贫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缺铁贫与轻型地中海贫血的区分:前者RDW↑,后者RDW正常 小细胞非均一性;小细胞均一性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ESR
在一定条件下,RBC沉降的速率 正常情况:表面带负电荷,相互排斥
标本采集
109mmol/L枸橼酸钠:静脉血=1:4
男性:0-15mm/1h 女性:0-20mm/1h
影响因素
血浆
ESR↑: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免疫复合物 胆固醇,甘油三酯 急性期反应蛋白-CRP
ESR↓:白蛋白,卵磷脂
RBC
数量
形状
ESR↑
生理:生理性贫血、纤维蛋白原↑
病理:
ESR↓无意义
复习
RBC生成
造血干细胞→红系祖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成熟RBC正常形态
无核,双凹圆盘状,中央淡染区,直径为6-9um,平均为7.5um
RBC的代谢
珠蛋白
氨基酸
亚铁血红素
二价铁
血红素
胆绿素→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