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常识必背30个考点(一)
这是一篇关于历史常识必背30个考点(一)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3-12-04 11:56:49常识必背30个考点(一)
一大(1921.7 上海、嘉兴)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3.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4.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2005年6月,由***同志首次提出
二大(1922.7 上海)
1.分析了国际形势,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2.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三大(1923.6 广州)
讨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问题,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党内合作)
国民党一大(1924.1 广州)
1.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提出新三民主义
2.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四大(1925.4 上海)
1.明确提出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2.提出了农民问题,并注意到了农民问题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之间的关系,并用工农联盟的方式加以解决
南昌起义(1927.8.1 南昌)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成为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1.总结失败教训,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3.毛泽东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秋收起义(1927.9 湖南)
毛泽东领导了在湘赣边界进行秋收起义
文家市决策
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向乡村转移
三湾改编(1927.9 江西)
1.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
2.提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问题,最早从组织上确立了党领导军队原则
井冈山根据地(1927.10)
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广州起义(1927年底)
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
六大(1928 莫斯科)
1.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
古田会议(1929.12 福建古田)
1.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在党建方面,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2.提出建设新型军队,提出“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的原则
3.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
九一八(1931.9 东北)
1.局部侵华战争,局部抗战
2.东北抗日英雄:王铁汉、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李兆麟、马占山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1.11 江西瑞金)
党领导广大群众建立全国性质政权的一次重要尝试
长征(1934.10-1936.10)
总体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巧渡金沙江: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包围,甩开了围追堵截,保存了红军的实力,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了一个好头
遵义会议(1935.1)
1.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
瓦窑堡会议(1935.12)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西安事变(1936.12.12)
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1937.7.7)
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洛川会议(1937.8)
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国共二合(1937.9-1946.6)
1.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日宣言。统一战线建立,国共二次合作形成
2.重要战役:
(1)淞沪战役:1937年8月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一寸山河一寸血!
(2)太原会战:1937年10月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3日(国祭日)
(4)徐州会战:1937年12月,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5)武汉保卫战,1938年6月,进入相持阶段
(6)百团大战:1940年8月,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达105个团,故称此为百团大战
六届六中全会(1938.9 延安)
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作《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第七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首次提出)
皖南事变(1938.9延安)
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周恩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延安整风运动(1941.5-1945.4)
1.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2.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
3.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风的方法是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
七大(1945.4延安)
1.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第一次概括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提出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抗战胜利(1945)
1.1945年8月15日,经中美英苏四国政府磋商约定,从四国首都重庆、华盛顿、伦敦、莫斯科,通过无线电广播用汉、英、俄语向战场上的海陆空部队、向世界各国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了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仪式,签字向中国等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并由徐永昌代表中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具有国际法上的条约效力,9月3日正式生效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解放战争(1946.6)
1.延安保卫战:延安保卫战,孟良固战役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2.三大战役:1947年7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3.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七届二中全会(1949中国共产党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
1.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2.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
3.毛泽东警告全党要警惕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渡江战役(1949.4.23)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权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