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八章 流动资产管理
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经营运转就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流动资产。 据调查, 公司财务 经理约有60%的时间都会用于流动资产管理。 因此, 企业必须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 究 竟应如何管好、 用好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等重要资源, 以不断地提高流动资产的管理。效率。
编辑于2021-06-01 09:47:412024cpa会计科目第17章,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其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既可以单独进行考核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可以与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均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平均分值 11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二章,本章内容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客观题主要考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相关概念、亏损合同的处理原则、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预计负债的确认、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的判断等;同时,本章内容(如:未决诉讼)可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差错更正等内容相结合、产品质量保证与收入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考试平均分值为2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一章,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考试时多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等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也可以与应付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外币业务等相关知识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借款费用的范围、资本化的条件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近几年考试分值为3分左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4cpa会计科目第17章,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其内容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既可以单独进行考核客观题和主观题,也可以与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均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平均分值 11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二章,本章内容可以各种题型进行考核。客观题主要考核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相关概念、亏损合同的处理原则、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预计负债的确认、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的判断等;同时,本章内容(如:未决诉讼)可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差错更正等内容相结合、产品质量保证与收入相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近几年考试平均分值为2分左右。
2024cpa会计科目第十一章,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考试时多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等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也可以与应付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外币业务等相关知识结合在主观题中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借款费用的范围、资本化的条件及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近几年考试分值为3分左右。
第八章 流动资产管理
现金管理
现金的概念与持有动机
相关概念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中的支票、账户存款和未存入银行的支票等
现金等价物,:它包括短期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存单和回购协议
持有动机
满足 “交易动机”而必须持有现金
出于应付意外事件的“预防动机”
出于投机获利需要的“投机动机”
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目标现金持有量图:目标现金余额 (Target Cash Balance) 的确定要求在持有过多现金产生的机会成本与持有过少现金而带来的交易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模型
成本分析模型:先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之和, 再从中选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鲍莫尔模型:威廉·鲍莫尔 (William Baumol) 第一次将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结合在一起, 提出了现金管理的正式模型,可以用来确定目标现金余额
公式
解决方法
F: 售出证券以补充现金的固定成本;T: 在相关的计划周期 (例如, 一年) 内交易的现金总需要量;K: 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 (即有价证券的利率);C:现金余额
局限性
该模型假设企业的支出率不变
该模型假设计划期内未发生现金收入
未考虑安全现金库存
鲍莫尔模型可能是最简单、 直观地确定最佳现金量的模型, 但其最大的不足是假定现金量是离散的、确定的
因素分析模型
概念:根据上年现金实际占用额以及本年有关因素的变动情况, 对不合理的现金占用进行调整, 从而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公式
现金周转模型
概念:根据现金周转期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
现金周转期:指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开始, 经过生产经营过程, 最终又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
现金周转期 = 应收账款周转期 - 应付账款周转期 + 存货周转期
现金周转率 = 360 /现金周转期
目标现金持有量 = 年现金需求总量/现金周转率
目标现金持有量 = (年现金需求总量/360) *现金周转期
关于现金管理
现金的总体管理
编制现金预算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当公司实际现金余额与理想现金余额不一致时, 可采用短期融资策略或有价证券投资策略
现金的日常控制
应收账款管理
形成原因
结算原因
商业竞争
减少存货
传递有用信息
相关成本
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公司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
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
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
催收账款发生的费用
其他用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费用
坏账成本:由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
短缺成本:公司没有向一些信用好的客户提供信用, 从而使这些客户转向其他公司而引起的销售收入的下降
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
信用政策的确定
信用标准
信用分析
信用标准的制定
信用期间
现金折扣政策
收账政策
应用与举例
是否提供赊销:公司在设定某位客户的信用标准时, 一般通过 “5C”系统来实施。所谓 “5C”系统是指评估客户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 即品质 (Character)、能力 (Capacity)、资本 (Capital)、抵押品 (Collateral) 和条件 (Condition)
提供何种信用条件的赊销: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如果信用条件的表示方法是: “1/10, N/30”,该信用 条件是: 30天为信用期限, 10天为折扣期限, 1%为现金折扣
如何合理地制定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投资的控制
对什么样的客户提供赊销—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
信用调查
与客户直接接触, 通过当面采访、询问、观察、记录等方式获取客户的信用资料
以客户或者其他单位保存的有关客户的各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 通过加工整理获得客户信用资料的方法
信用评估
定性判断法:以 “5C”为代表
定量评分法
提供多少赊销—应收账款投资额的确定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监控
账龄分析法
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它将公司的所有欠款客户按其欠款金额的多少进行分类排队, 再按照欠款时间的长短进行排序, 分别采用不同的收账政策
存货控制
存货控制的重要性
一定数量的存货有利于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可以使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具有较大的机动性, 适应市场不规则的突然变化, 以免失去商机
持有存货的原因与代价
持有存货的原因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满足市场销售需求
保险储备的需要
降低成本的需要
持有存货的成本
订货成本
存货年需要量为D, 每次进货批量为Q, 每次订货成本为 K, 订货的固定成本为 F1
购置成本
购置成本 = D*P(存货采购单价为P)
储存成本
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为C, 固定储存成本为F2, 年平均存货数量为Q/2
缺货成本
S代表缺货成本, T代表持有存货的总成本
存货最佳经济批量的确定
经济批量的基本模型
经济批量概念:经济批量是使公司存货的总成本最低的每批订货数量, 也称最佳订货量
假设
公司能够随时补充存货
每批存货均能集中到达
没有缺货现象
全年需求量稳定且能预测
存货单价不变且无折扣
公司现金充足, 不会因为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市场货源充足
公式
当F1, F2, K, D, P, C为常量时, T的大小取决于Q。为求T的最小值, 对公式进行求导, 可得出下列结果 (最优订货批量):
基本模型的扩展
有数量折扣的经济订购批量
按照存货经济订购批量的基本模型计算无数量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订购批量及其存货总成本
不同数量折扣的不同优惠价格, 计算在不同批量下的存货总成本
比较经济订购批量与不同批量下的存货总成本, 总成本最低的批量就是最佳订购批量
提前订货
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 公司再次发出订单时还有些库存量,这个量称为再订货点 (R),它的数量等于交货时间 (L)(订货日至到货日的时间)与每日平均需要量 (d) 的乘积。 提前订货对经济批量、订货次数和订货时间的间隔等都没有影响, 但在达到订货点时就必须发出订货通知
存货的陆续供应和使用:公司的各批存货可能陆续入库和陆续耗用, 这时就必须对基本模型进行修改
存货管理
存货的综合管理
更聪明地采购
存货综合管理方法的运用
绩效衡量
针对性训练
信息畅通
专家系统应用
存货的日常管理
存货归口分级管理
归口管理:是在资金统一规划使用的基础上, 按照资金谁使用就由谁管理的原则, 将存货按类别归口到有关部门进行管理
分级管理: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 按照资金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将存货资金管理的指标层层分解到责任单位和个人
ABC 分类管理
A类存货一般是种类少, 但资金占用较多的存货
C类存货通常是种类繁多, 但资金占用不多的存货
B类存货是介于A类和C类之间的存货
适时存货制 (J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