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思维导图
通货膨胀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通货紧缩指:市场上流通的纸币量少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状况。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 总论的思维导图,主要从成本内涵、成本作用、成本会计的对象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概述。需要请收藏。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对通胀概念的诠释
强调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的区别
将通胀与通缩两者分开是非常困难的
西方经济学: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度量——通货膨胀率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趋势及程度的价格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WPI)
反映全国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动程度及趋势的价格指数。
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冲减指数
冲减指数: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名义值化为实际值所使用的价格指数, 是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基本指标之一。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强制储蓄效应
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与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部分,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
收入分配效应
由于社会各阶层的收入来源极不相同,因此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反而会提高。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在通胀的环境下,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随通胀率的变化而变动,从而影响居民两种资产的配置。
温和与恶性通胀
温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年率不超过 2%~3%的状态
恶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超过一定界限,并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活动的通货膨胀
影响
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
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它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急剧下降则会导致阶级冲突的加剧
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
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以及滞胀
菲利普斯曲线
当失业率降低时, 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大;当货币工资膨胀率较小时, 失业率会上升。→反向变动
“滞胀”
经济停滞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经济体制 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原因。

中国:结构说经常用来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
四、通货紧缩
经济改革中的问题:物价持续上涨及其突然消失
解释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并伴随有经济的负增长, 或再加上货币供给的缩减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并伴随有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
对投资的影响
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效应
物价的下跌使消费者可以用较低的价格得到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及服务, 而将来价格还会下跌的预期促使他们推迟消费。
收入效应
就业预期和工资收入因经济增幅下降而趋于下降, 收入的减少将使消费者缩减消费支出。
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与通胀期相反
虽然名义利率很低,但由于物价呈现负增长, 实际利率会比通货膨胀时期高出许多。高的实际利率有利于债权人, 不利于债务人。
社会经济效应
如果工人名义工资收入的下调滞后于物价下跌, 那么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 如果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 往往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 也会迫使企业下调工资。
在大多数情况下, 物价疲软、 下跌与经济成长乏力或负增长是结合在一起的, 但也非必然, 如中国就有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