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学习总结
基于文都比邻的背诵手册,这份思维导图耗费了我大量的心血,通过它,我快速的通过了这次考试,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逢考必过,加油。
编辑于2021-06-29 04:22:23第一编
心理学概述
研究对象
个体心理
(传统心理学)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过程
行为调节和控制
人的心理特征
个体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刺激时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个体意识
意识由人的认知、情感、欲望等构成,是人能动地认知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无意识是人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在社会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 是该社会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
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地、有计划地观察, 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和发展的规律性
优点
适用范围较大
简便易行
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地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
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难以进行重复和检验
结果难以进行精确分析
难以控制目标现象地出现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经行观察。
优点
可以揭示因果
可重复,可检验
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
主试效应:研究者地期待和态度等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被试效应:被试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对于复杂行为无法测量
不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优点
简便省力,易于实行
种类多样,灵活方便
所使用的标准测验编制严谨、结果可靠
所得结果的量化程度高
有常模进行比较,便于对照
缺点
受到经验和文化的影响
间接测量,如果行为样本选择不准,所得结果就很难准确
对施测者要求高
测量成绩只表明“结果”,不反应过程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向被调查者提问,让其自由表达态度或意见
优点
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运用比较容易
涉及范围广,收集数据快
缺点
不够严谨
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
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个案法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
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
详细解释个人某些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换的原因
缺点
研究案例过少,在概括结论或推广结果时,必须持有谨慎态度
相关法
对不同心理现象进行量化,求取其相关关系
优点
可以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
可以进行验证
数量化指标明确,且具有方向性
可反应变量间关心的具体情况和程度
往往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
人物
冯特、铁钦纳
对象
意识
方法
实验内省法
观点
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元素。 认为构成人的心理世界的基本成分有
感觉 - 知觉元素
意象 - 观念元素
激情 - 情绪元素
贡献
使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开创现代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局限
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
把心理简单分解为各个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法进行研究
机能主义
人物
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对象
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方法
实验内省法
客观观察法
观点
反对元素,主张连续整体
反对副现象,主张适应功能
反对纯科学,主张实际应用
反对一般规律,主张扩大范围
贡献
开创了美国的科学心理学
促进了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推动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局限
意志观的矛盾倾向
生物主义的倾向
外在目的论和神秘主义倾向
行为主义
人物
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对象
行为
方法
实验法
观点
反对意识,主张行为
反对内省,主张实验
反对遗传,主张环境
贡献
在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强调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 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有积极作用。
局限
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
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格式塔
人物
韦特海默、科勒、考夫卡
对象
意识、认知现象
方法
实验法
观点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
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评价
观点是正确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反应在心理学教科书中
精神分析
人物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对象
无意识、潜意识
方法
催眠疗法、梦的解析、自由联想、生活史法
观点
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冲动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贡献
开创了新的概念和领域的研究,对心理学影响深远,对人类文化影响深远
局限
过度强调无意识,并与意识对立起来
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
夸大性欲的作用一直受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
人本主义
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对象
人格
方法
整体分析、个案研究、现象学
观点
人性本善、人性自主、人性成长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
重视需要,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贡献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冲淡了心理学的纯科学色彩。
局限
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
许多主张带有纲领性质,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
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认知心理学
人物
皮亚杰、奈瑟、纽维尔、西蒙
对象
信息加工过程
方法
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计算机模拟
观点
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
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
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
认为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接受、贮存和运用
评价
20世纪50年代后迅速发展
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
真正揭示了脑的秘密
在心理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五大中枢
延脑
生命中枢,包括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
桥脑
连接小脑和大脑的神经通路, 是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必经之路, 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脑
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瞳孔和眼球等均由其控制
丘脑
是感觉神经的中继站。除嗅觉外的所有输入信息都经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 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作用。
下丘脑
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主要皮下中枢。 与生理活动中的饥饿、渴、性等生理动机有密切关系。 下丘脑与情绪也有重要关系。
大脑皮层的机能区
视觉区
位于枕叶的枕极,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
听觉区
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
躯体感觉区
位于顶叶(中央后回),接受皮层、肌肉和内脏器官发来的感觉信息
躯体运动区
位于额叶(中央前回),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投射关系)
左右交叉
上下倒置,头部正直
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脑机能学说
整体说
整体说最早由弗洛伦斯提出。 弗洛伦斯用局部摧毁法,切除动物(鸡和鸭子)脑的一部分进行实验, 以观察其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动物功能的丧失与切除皮层的部位无关,而与切除皮层的大小有关。 因此,他认为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要通过整体来发挥作用。
20世纪初,拉什利进一步用损伤的小白鼠大脑的办法,观察对白鼠学习的影响, 得出以下结论: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影响。 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
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认为,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包括
第一机能系统
动力系统(激活系统)
由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 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以便觉醒状态,提高兴奋性和感受性, 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
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系统
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下组织。 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 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的整合,并把它们保持下来。
第三机能系统
行为调节系统
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即分工又合作, 保证了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完成。
意识和注意
睡眠阶段
清醒
β波
安静
α波
第一阶段
混合波
10分钟
浅睡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惊醒
第二阶段
偶尔睡眠锭
20分钟
较难唤醒
第三阶段
出现δ波、有时睡眠锭
40分钟
肌肉更为放松
第四阶段
持续δ波
深度睡眠,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梦呓、梦游、尿床
( )
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称为“慢波睡眠”。 脑电波从清醒阶段到第四阶段基本是高频低幅(快波)向低频高幅(慢波)转变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REM
出现类似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往往出现梦境。 REM阶段持续时间:一夜中越来越长,一生中越来越短。
梦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
认为梦是潜意识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
生理学的观点
认为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认知的观点
认为梦负担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
霍布森 等人
认为梦具有认知的不确定性、梦境的不协调性和不连续性,只要是梦境的不连续性
注意
种类
根据意志努力的程度
不随意注意
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引起原因
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② 个体状态
个体自身的状态、西药、情感、兴趣、经验等
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引起原因
① 注意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易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
② 兴趣
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对随意注意有着密切关系
③ 活动组织
能否正确地组织活动也与随意注意有着密切关系
④ 过去的经验
与自己知识和经验有关的活动容易引起自己的随意注意
⑤ 人格
意志力越强的人越容易引起自己的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既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多大意志努力就能完成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一般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而来的。
引起原因
① 直接兴趣
② 熟练程度
根据注意的品质
选择性注意
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及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实验范式
双耳分听、视觉搜索、返回抑制、注意瞬脱、启动效应
持续性注意
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实验范式
警戒作业
分配性注意
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实验范式
双作业操作
理论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过滤器理论
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 它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
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
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单通道理论、早期选择理论
最早的双耳分听实验支持该理论。
可解释为“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认为: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 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 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不同。
该理论又叫中期选择理论
后期的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可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和诺尔曼认为: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 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受到了充分的分析。 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该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可解释 “Stoop效应”
(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
多阶段选择理论
约翰斯顿认为: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在经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也就越多; 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认知资源理论
由卡尼曼提出
把注意看作是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耳这种资源又是有限的。(唤醒水平越高,资源越多)
刺激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就越多, 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了。
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 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双加工理论
由谢夫曼等人提出
人的认知加工由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两种。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可以自动化地进行; 意识控制的加工则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 经过练习后,意识控制的加工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
感觉
感觉现象
感觉对比
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两种刺激同时作用形成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两种刺激相继作用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感觉适应
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 明适应:在强光环境下感受性的降低。 暗适应:在弱光环境下感受性的提高。
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联觉是其中一种,它指一个刺激不仅能引起一种感觉,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感冒导致食而无味,体现了嗅觉对味觉的作用。
感觉补偿
某种感觉缺失后,引起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引发的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视觉理论
三色说
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3种感受器, 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赫尔姆霍兹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 但不同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明敏感性不同。 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3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 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理论缺陷:无法解释红绿色盲,颜色的负后像
四色说 对立过程理论 拮抗理论
黑林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黑-白,红-绿,蓝-黄3种视素, 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 如红绿视素,在红光作用下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色作用下同化产生绿色经验。
研究证明
在视网膜水平上存在3种锥体细胞, (支持三色说) 在更高水平上存在功能相对独立的细胞。(支持四色说)
听觉理论
频率理论
提出者
罗·费尔得
观点
外界声音的震动会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震动, 听觉神经所发生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 又叫电话理论
缺陷
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震动, 人耳却能分辨每秒震动1000次以上,甚至20000次的声音, 这是频率说所不能解释的。
共鸣理论
提出者
赫尔姆霍兹
观点
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 短纤维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 基底膜的震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 又叫位置理论。(上长下短,高低相反)
缺陷
人耳能接受20~20000Hz的震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 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因而根据并不充分。
行波理论
提出者
冯·贝克西
观点
该理论发展了赫尔姆霍兹共鸣说的合理部分, 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这种震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后逐渐向蜗顶推进, 不同频率的震动到达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 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到达耳蜗的底部, 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又叫新位置理论。
缺陷
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神经齐射理论
提出者
韦弗尔
观点
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一致的, 在声音频率较高时,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做出反应, 就需要神经纤维的联合“齐射”来反应了。
缺陷
齐射理论只能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 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知觉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有察觉,分辨和确认3种作用。
联系
它们都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区别
感觉反应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 但知觉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它已经将各种感觉信息整合成一种结构,并融合了人们的经验。 同样一个事物对不同人来讲,感觉是一样的,知觉是不同的。
知觉的组织原则
封闭性
视野中封闭的线段饿哦能够以组成图形
简单性
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邻近性
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相似性
视野中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对称性
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线条朝向
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
良好连续性
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
共同命运
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时,人们容易把它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特性
知觉选择性
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背景。
影响因素
客观
对象和背景间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特征
主观
有无明确目的或态度、定势、兴趣等
知觉整体性
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特征。
影响因素
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个体的知识和经验
知觉理解性
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有已知的线索, 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索, 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影响因素
个体以往经验
词语的作用
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知觉恒常性
当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
影响因素
视觉线索
知识经验
深度知觉
肌肉线索
调节
调节是指晶状体的形状(曲度)岁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睫状肌扩张,晶状体变薄,从而显示出物体的远近。 调节作用只能在较小的距离(1~2米)内起作用。
辐合
辐合是指眼睛随距离的改变而将视轴汇聚到被注视的物体上。 辐合是双眼的机能。 物体离得越近,辐合角越大:物体离得越远,辐合角越小。 调节在深度知觉中只有很小的作用,而辐合的作用较大。
单眼线索
对象重叠(遮挡)
一个巍峨提掩盖或遮挡另一个物体,被掩盖的物体知觉更远
线条透视
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空气透视
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人们根据这一线索推断物体的远近。
相对高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地面视野中两个物体中相对位置高的哪一个显得远。(空中相反)
纹理梯度(结构极差)
只视野中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密度发生由层次的变化, 远处的物体密度大,近处的物体密度小。
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运动视差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的物体相对运动时, 近处的物体看上去与移动得快,方向相反, 远处得物体看上去移动得慢,方向相同。
运动透视
当观测者向前运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运动, 近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的速度小。
相对大小
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
明暗和阴影
明亮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近物,而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会被知觉为远物。
双眼视差
两眼相距大约65mm,因此,同一物体落在两眼视网膜上视像就有了差异。 两眼上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它是产生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的线索。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4种形式
对时间的分辨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对时间的预测
影响因素
感觉通道的性质
听觉最好,触觉其次,知觉最差
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把时间估计得越短; 事件的数量越少,性质越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 但是回忆往事时,情况正好相反。
个体的兴趣与情绪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快:对厌恶的事情,觉得时间过得慢。 在期待某种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知觉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
知觉的产生依赖于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即客观事物的特性, 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叫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的产生还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他的兴趣、爱好、心理准备状态, 即还需要加工自己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这种加工叫至上而下的加工,或叫概念驱动加工。
似动
定义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 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和时间相继呈现时, 会看到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运动。 又叫最佳运动或φ运动。
电影、电视
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月在云中动
自主运动
注意暗室中的光点会感觉静止的物体在动。
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运动的物体之后, 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感觉它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注视完瀑布后再看静止的田野
记忆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加工深度
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对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却不影响内隐记忆。
保持时间
学习和测验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对外显记忆的影响越大, 而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记忆负荷量
对外显记忆而言,记忆的项目越多记忆的效果越不好, 但对内隐记忆而言,记忆的效果并不受记忆项目数量的影响。
干扰因素
外界无关信息的干扰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很大, 但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大。
呈现方式
感觉通道的改变,如听觉形式呈现,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 对内隐记忆影响显著,而对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大。
短时记忆
外界刺激在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 感觉信息的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叫短时记忆
信息加工
编码形式
听觉编码
康拉德通过研究语音的相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 发现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则很少混淆, 证明了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
视觉编码
波斯纳发现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是视觉编码,之后会逐渐向听觉编码过渡。
编码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觉醒状态,组块水平和加工深度。
信息容量
米勒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默多克证明组块可以提高记忆容量和效率
加工存储方式
复述可以有效存储短时记忆信息,分为两种: 机械复述,即不断地简单重复,又叫保持性复述; 精细复述,即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联系。
遗忘
遗忘的进程
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可以保持15~39秒。 被试回忆的正确率是递减函数, 当时间间隔为3秒时,正确率为80%, 6秒时,正确率为55%, 18秒时,正确率为10%。 因此阻止复述,短时记忆信息将会迅速遗忘。
遗忘的原因
沃和诺尔曼证明,短时记忆信息的遗忘主要是由干扰信息引起的,而不是自然消退。
提取方式
斯滕伯格的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工作记忆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
4个部分(巴德利)
语音环路
用于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分为语音存储和发音复述过程。
语音存储保存语音信息,保持时间非常短暂,大约两秒之内就会消退。
发音复述有助于不断加强要消退的记忆痕迹,是语音信息得以保存; 也有助于把视觉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听觉形式的语音信息,从而使其进入语音存储。
视觉空间模板
用于处理视觉和空间的信息。干扰范式为其存在提供了证据。
信息可以直接进入视觉空间模板,也可以以表象的方式进入。
中枢执行系统
是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是工作记忆中最重要的成分。 功能:①调节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的活动; ②注意资源的分配和控制; ③选择性的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情境缓冲器
用于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的一个容量有限的空间,与长时记忆相连。
工作记忆的每一个成分能量有限且相对独立。 有两个基本假设: ①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某一成分,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都不会很理想; ②如果两个任务使用不同的成分,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应该与分别完成时一样好。
遗忘
遗忘
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现象。
遗忘的进程
对于无意义音节材料,艾宾浩斯用节省法证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就立即开始,保持和遗忘都是时间的函数; 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遗忘的影响因素
时间因素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就立即开始,是时间的函数。
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遗忘速度从无意义材料、有意义材料到熟练的动作依次减慢; 同等难度的材料,识记的越多忘得越快。
学习的程度
依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标准、过度学习的顺序遗忘速度逐渐减慢。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材料在系列里所出的位置对记忆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效果最好(近因效应), 其次是前边呈现的材料(首因效应),中间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差。
识记者的态度
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遗忘理论
衰退说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时间是遗忘的决定因素。
干扰说
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其他刺激的干扰造成了遗忘。 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压抑说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若压抑接触,记忆还能得到恢复。
提取失败说
在长时记忆中保存的信息是不会丢失的, 只是在提取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而已。
思维
概念
概念结构的理论
层次网络模型
柯林斯等提出,概念都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 各种概念按照逻辑上的上下级组成概念网络,概念之间的关系用连线来表示。
理性
扩散激活模型
柯林斯等提出,概念的结构也是一个网络模型,但不是根据概念上的层次结构, 而是以概念之间的语义联系强度或语义相似性为基础将概念组成一个网络。
感性
特征表理论
波纳等提出,概念的结构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构成。 定义性特征即概念的本质,特异性特征即描述功能。 该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却很难解释某些自然概念。
原型模型
茹什等提出,概念是有原型和原型加上其他特征,并由相似的单元组成的。 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的成员,概念由原型来表示。
概念形成的理论
共同要素说
赫尔认为,假定概念是一组特征,形成概念就是从样例中抽取有关属性或特征规则。 概念的形成是将一类概念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并对他们做出反应的过程。 能很好的解释人工概念的实验结果,但对自然概念形成则较难说明。
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等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 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 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样例学习说
茹什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 即在掌握自然概念时,不是掌握它的一个或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 人们通过把某一样例与原型进行匹配而形成概念。
内隐学习说
里伯等的实验说明,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 采用比较被动的,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 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人工概念形成的策略
布鲁纳--概念掌握
冒险性聚焦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时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以后每次都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来进行检验。
保守性聚焦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时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以后再一个个地改变这些属性来检验,那些是肯定的,哪些是否定的属性。
同时性扫描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 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的策略。
继时性扫描
在已经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一次只检验一种假设, 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做出正确的结论。
推理
推理的种类
归纳推理
从特殊性归纳出普遍性,类似于概念形成。
演绎推理
从普遍性演绎出特殊性,类似于问题解决。
三段论推理
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与一个可能符合, 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线性推理
又叫关系推理, 是指随给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是可传递的。
条件推理
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的命题来进行的推理,
类比推理
从特殊性到特殊性
三段论推理常见的误差
气氛效应
推理前提中所使用的逻辑术语产生了一种前提气氛, 促使被试容易接受包含统一术语的结论。
换位理论
推理发生的错误是有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心理模型理论
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工作记忆容量有限
信念偏见效应
推理的内容符合人们的信念,人们就就倾向于判断其结论是正确的, 而忽视推理本身的逻辑性。
问题解决
概念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 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通路。也叫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策略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2类。
算法策略
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
启发式策略
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
把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目标, 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的策略。 举例:河内塔问题,问题行为图。
可暂时远离目标状态
逆行搜索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举例:几何问题的反证法。
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缩短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 该方法得缺点是容易把较佳得方案当成最好的方案。 举例:确定新药的有效药剂量。
选择性搜索
选择性搜索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已知的信息和某些有关规则, 选择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并从突破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以便进一步搜索,直到解决问题
类比迁移策略
把个体先前解决问题的经验应用到新问题上的策略。 这是解决不熟悉问题的一种主要策略。
影响因素
知识的表征方式
问题表征的越显著,干扰的因素越少, 对人思维的局限越小,越利于问题的解决。 (还包括知识的数量、知识的组织方式)
知识经验
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也有重要影响。
原型启发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 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陆钦斯的“量水实验”证明了定势的影响。
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如邓克尔盒子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动机
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品(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人际关系
人们之间的互相信任、相互帮助,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情绪
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消极沮丧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个性特征
表象
事物不再面前时,在头脑里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叫表象。
直观形象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人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概括性
表象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 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既有抽象性。
可操作性
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 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库伯等人所做的“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是可被操作的。
减法反应时
想象
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地极端例子。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
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
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理想是根据事物发展规律产生的,又对人的活动其中推动作用的幻想; 空想是没有客观根据的,不现实的幻想。
决策过程的研究
期望效用理论
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认为:期望=效用×发生概率。 该理论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来说明决策者对效用的偏好问题, 而且该理论假设决策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前景理论
卡尼曼等人认为,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 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人们是损失厌恶的。
卡尼曼的人继承西蒙德启发式策略研究成果, 认为人在决策时采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
代表性启发/表征性启发
人们估计事件发生得概率时,受它于其所属总体得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 样本越与总体的原型相似,就越容易被归入该总体。
易得性启发/可用性启发
人们倾向于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 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来做决策。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做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 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
语言
言语的结构
句子
言语表达的基本形式,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言语结构单位。
关于句子,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①任何一个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②同一个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 一个表层结构也可以包含多个深层结构。 ③从深层结构转换到表层结构,要通过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来实现。
词
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语素
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音位
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言语的种类
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对话言语
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言语活动,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 具有简略性、直接合作性、反应性、情境性4个特点。
独白言语
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 具有独自性、展开性、计划性3个特点。
书面言语
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接受别人语言影响的言语活动。 具有随意性、展开性、计划性3个特点。
内部言语
用来支持人的思维活动正常进行的不出声的、自问自答的言语活动。 内部言语也要使用言语器官,因为声带也有震动的准备状态。 具有隐蔽性、简略性2个特点。
手势言语
通过可见的手势, 同时配合手、手臂或身体的形态、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
言语的中枢机制
言语运动中枢
又叫布洛卡区。位于左半球额叶中央前回之前,外侧裂之上。 受损会产生运动性失语症,或叫表达性失语症。产生电报式语句,出现词语反复现象。
言语听觉中枢
又叫威尔尼克区。位于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 受损会产生接受性失语症,病人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 或者谈吐自由,说话很快,但话语却没有意义。 损坏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
言语视觉中枢
位于角会,顶叶和枕叶的交接处,在威尔尼克区的上方。 受损会产生失读症,病人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失去了相互转换的功能。 病人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 能看到物体也能听到单词的声音,但是丧失了正确匹配的能力。
书写中枢
又叫艾克斯勒区,在于额叶中回靠经中央前回处, 该区域受损将引起失写症,手的机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画画。
(参考 大脑皮层的机能区)
情绪和情感
情绪状态
是指在某种事物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 3种。
心境
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漫性。
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往往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 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应激
是指人对某种以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战或逃), 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性的状态,出现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汉斯·塞里称为适应性综合征,包括动员、阻抗和衰竭阶段
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创伤后精神紧张性精神障碍
情绪理论
早期的情绪理论
詹姆斯 - 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情绪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血液系统与情绪的关系。 他们都认为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贡献
该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局限
片面强调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
坎农 - 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 丘脑再把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主观体验, 同时又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
贡献
该理论看到了中枢系统和脑的作用。
局限
忽略了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
知识经验
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
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转到大脑皮层,进行评估,形成态度, 再通过外导神经传至丘脑的交感神经,使认知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沙赫特和辛格的因素理论
情绪变化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以及认知因素共同决定的。 认知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活动必须又认知活动做指导,在情绪活动中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 包括:①初评价,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 ②次评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 ③再评价,评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情绪的维度理论
三维理论
冯特
愉快 - 不愉快
激动 - 平静
紧张 - 松弛
施洛伯格
愉快 - 不愉快
激活水平
注意 - 拒绝
普拉切克
两极性
强度
相似性
四维理论
伊扎德认
愉快度
刺激度
紧张度
确信度
罗素的环形理论
愉快 - 不愉快
中等强度 - 高等强度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等认为: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①情绪是分化的:
存在着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
②情绪再人格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成分,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③情绪系统的功能
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有着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 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作用。
动机、需要与意志
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由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与行为效率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呈倒U形的曲线关系,这就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地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
动机的主要理论
动机的早期理论
本能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决定的。 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麦独孤、洛伦茨(印刻现象)、弗洛伊德。 该理论不能确切解释行为,对行为有循环论证的现象, 本能论过于强调固定的先天的行为机制,而人类的许多行为可以更好地由学习解释。
驱力理论
伍德沃斯提出驱力概念,代替本能概念。 赫尔提出驱力减少理论,认为 P=D×H - I
潜能 potency
驱力 drive
习惯 habit
阻碍 impede
诱因理论
诱因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有斯彭斯提出,后经赫尔采纳,将驱力公式改为 P=D×H×K - I
唤醒理论
赫布和柏林等人提出,唤醒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①人们偏好最佳唤醒水平,刺激水平和偏好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 ②简化原理:重复的刺激会降低唤醒水平。 ③ 个体经验偏好原理: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的刺激。
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
托尔曼人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 托尔曼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S),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R-S)。 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归因理论
罗特 - 控制点理论
罗特把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 内控强调结果由个体的自身行为造成或由个体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决定; 外控强调事情是由个体之外的因素导致的。
海德 - 归因理论
海德将罗特的控制点引入归因理论, 认为人们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两种:内部原因、外部原因。 认为人们在归因时经常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
维纳 - 归因理论
归因的维度由3种,控制点(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 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 可控性维度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将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维度(努力)。
自我决定理论
德西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该理论认为人类由胜任感、自主性和归属感3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也关注外在动机是如何影响内部动机的。
把人类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 前者基于对需要的认知,特点是设计和选择行为,后者是无动机的。
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
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前者是对结果的估计, 后者是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断,这种推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获得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个体经验(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决定对活动的选择
决定努力的程度
影响与环境互动时的思维
影响对困难的态度
成就目标理论
德韦克和尼科尔斯
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
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有3个:任务标准、自我标准、他人标准。
人们对能力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
成就目标分为掌握目标和成绩(表现)目标。
艾略特
把成绩目标区分为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
平崔克
把趋近-回避状态引入掌握目标, 把成就目标分为掌握趋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趋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4种。
逆转理论
阿普特尔提出,人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 概括有:目的-超越目的、顺从- 逆反、控制-同情、自我中心-他人取向。 每对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种能被激活。
需要
含义
需要时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需要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的重要源泉;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种类
起源
自然和社会需要
指向对象
物质和精神需要
莫里的分类
基本和次级需要
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由低级到高级有5种需要, 且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①生理需要:维持生存的需要。 ②安全需要: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的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渴望与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在群体和家庭中拥有地位。 ④尊重的需要: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重、自爱和期望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认可。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①前四种需要为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又叫基本需要、缺失性需要; 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也叫成长性需要。 ②需要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 只有在低级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③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往往有多种需要, 但有一种需要占优势,它决定人们的行为; 婴儿期生理需要占优势,青少年期尊重需要占优势, 青年中期、晚期自我实现的需要占优势。 ④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其作用就逐渐减弱, 另一种需要就上升为优势需要,成为新的行为动力。 ⑤ 新的需要的产生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演进的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①无论种族发展还是个体发展, 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只有低层次需要被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 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成为推动个体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需要层次上升,力量相对减弱。 ③低层次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所以又叫成长性需要。 ④需要层次的划分、力量的强弱并不绝对, 不同的人对需要的追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甚至未来满足高层次需要而舍弃低层次需要。
后期,马斯洛在成长性需要中又提出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
意志
意志中的动机冲突
如果个体想要达到的目的不止一个,而且想到达的目的之间又有矛盾, 即不能同时都达到的时候,就出现了动机的冲突。
双趋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力,只能选择一个
双避式冲突
两个目标都想避开,只能避开一个
趋避式冲突
同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
多重趋避式冲突
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分别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
意志的品质
独立性
不随波逐流,独立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 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不独立)和武断(乱独立)
自制性
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相反的品质是任性(不自制)和懦弱(委屈求全)
坚定性
也叫顽强性,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坚持不懈。 相反的品质是动摇(不坚定)和执拗(乱坚定)
果断性
即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他们。 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不果断)和草率(乱果断)
能力
能力的理论
因素理论
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
二因素说
斯皮尔曼认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 ①一般能力,简称G因素, 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 ②特殊能力,简称S因素, 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殊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
general
special
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言语智力
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
语
逻辑-数学智力
包括数学运算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数
运动智力
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体
音乐智力
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的表达的能力
音
空间智力
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美
人际智力
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社会
自然智力
包括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
自然
自知智力
包括认知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思想品德
群因素理论
瑟斯顿认为人有7种基本的心理能力,分别是: 语词理解,语词流畅,数学运算,空间关系, 一般推理,知觉速度,联想记忆。
7种能力存在相关,发现二阶因素
结构理论
吉尔福特 - 三维结构模型
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产品
a-操作
智力活动的过程
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等
b-内容
智力活动的对象
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等
c-产品
智力活动所得的结果
可按单位计算、分类,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
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可把人的智力分为150种。(5×5×6) 通过不同的测验来加以检验。
阜fu南 - 层次结构理论
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两因素说,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最高层
一般智力 G
第二层(大因素群)
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
第三层(小因素群)
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
第四层(特殊因素)
特殊能力 S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把智力看作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 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
智力三元论
罗伯特 · 斯滕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必须说明智利的三个方面: ①智力成分亚理论:包括元成分(核心)、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②智力情景亚理论:适应环境,塑造环境、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③智力经验亚理论: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的能力、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斯滕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认为其成分包括: ①分析性智力: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 ②创造性智力: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 ③实践性智力: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智力的PASS模型
戴斯等提出,PASS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它包含了3层认知系统和4种认知过程。
注意系统
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attention
信息加工系统
同时加工系统和继时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计划系统
处于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心理过程。
plan
智力的CHC模型
最高层
最一般能力,涉及高层次复杂认知加工
common
中间层
“广泛能力”,是人们最熟知的一些能力,包括液体智力、晶体智力等。
最底层
包括约70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狭窄能力”,从属于第二层的“广泛能力”
constriction 压缩
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一种能力, 梅耶和萨洛维的情绪智力结构四维模型认为,清晰包括以下4种: ①情绪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②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 ③理解、分析情绪,运用情绪知识的能力; ④对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
工作EQ架构
EQ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 由巴昂最早使用,由戈尔曼《情绪智力》一书推广。
戈尔曼提出工作EQ架构4个大项: 自我察觉、自我管理、社交察觉、人际关系管理。
测量工作EQ的量表由情绪胜任力量表 ECI, 该问卷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仅要问当事人, 还要问其上司、下属、同事,这样做会使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智力发展的趋势与个体差异
一般趋势
总体趋势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发展几乎和年龄等速, 以后逐渐呈负加速变化。
顶峰时期
总体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 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稳定创造
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稳定的时期, 25~40岁时,人们常出现固有创造性的活动。
液晶之别
液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 但晶体智力一生都在发展。
个体差异
智力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则相反。
具体表现
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发展早晚的差异
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不同。
结构上的差异
有人强于想象,有人强于记忆,有人强于思维。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并不表现在一般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因素上。
①数学能力:女生计算能力具有一定优势,但只表现在中小学阶段。 男生竞争性数学比女生好,女生合作性数学比男生好。 ②言语能力:女生的言语能力比男生好。 ③空间能力:空间知觉和心理选择测验中,男性好于女性。
影响因素
遗传
遗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
环境和教育
(弗林效应 - 智商测试的结果逐年增加)
①产前环境:母体的营养状况、怀孕年龄等都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展。 ②早期经验: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母亲的抚爱能增强儿童的安全感。 ③学校教育:如,“严师出高徒”。
实践活动
如,施用累能、科用累能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的"施用累能 "是指社践对智力的影响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
主观能动性
个人应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人格
人格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 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特征
独特性
不同的遗传、生育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稳定性
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 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
统合性
构成人格的各种心理特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具有内部一致性,并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各种特性的和谐统一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他的行为总会打上他人格的烙印。
人格的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
奥尔波特 - 人格特质理论
共同特质
是同一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
是个体身上所独有的特质,它代表着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
首要特质
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 它影响到个人各方面的行为,这种影响是无处不在的。
中心特质
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它决定着个体的一类行为而不是全部行为, 是能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
次要特质
只在特殊场合下或亲近的人面前才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
卡特尔 - 人格特质理论
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
这个层面于奥尔波特观点一致。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从外部行为能够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是相互联系而及相同的原因为期基础的行为根源。 卡特尔提出16种根源特质,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由根源特质划分, 体质特质是指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的; 环境特质是指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的。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具有动力特征,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 能力特征是表型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特质,包括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等; 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和强度
艾森克 - 三因素模型
根据因素分析法提出
外倾性 E
表现为 内、外倾的差异
extraversion
神经质 N
表现为 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nervosity
精神质 P
表现为 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psychosis
艾森克根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personality 人格
questionnaire 问卷
大五人格理论
塔佩斯等根据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 发现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开放性 openness
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 consciousness
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克制等特质。
外倾性 extraversion
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 agreeableness
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逊、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 neuroticism
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这五个特质的开头字母组成了)OCEAN,代表了“人格的海洋”, 麦克雷和科斯塔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的测定表” NEO-PI-R
七因素模型
特里根等根据因素分析法得到了七个因素模型。 包括:正情绪性、负情绪性、负效价 、正效价、可靠性、宜人性、和因袭性。 人格特征量表( IPC )是大七人格模型的有效测量工具
individuality 个性
characteristic 特征
人格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
T型人格理论
弗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 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质。 分为T+ 型和T-型,T+型又分为体格T+型和智力T+型。
对立类型理论
A-B人格理论
福利曼和罗斯曼。
A型人格:敌意、竞争、性情急躁、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 (急) 过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止敏捷、社会适应性差。
易患冠心病
B型人格:缺乏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 (慢) 比较享受生活,性情温和、举止稳当。
内-外倾人格(荣格)
外倾型的多关心外部事物, 活泼开朗,情感外露、善交际、独立、果断、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内倾型的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好沉思、谨慎、多虑、爱独处,交际面窄,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思维、感情、感觉、直觉4种基本功能, 结合2种心理倾向可以构成8种人格类型: 外倾思维型、外倾感情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 内倾思维型、内倾感情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多元类型理论
气质类型理论
盖伦提出体液说,认为人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巴普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 提出了强度、平衡性、灵活性3个维度。
对应关系
胆汁质:强、不平衡、
冲动型
外倾-不稳定
多血质: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外倾-稳定
黏液质: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内倾-稳定
抑郁质:弱
抑制型
内倾-不稳定
性格类型理论
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的6种形态,将人划分为6种性格类型。 分别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性、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整合理论
艾森克是整合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层次理论。 ①类型水平(一般因子):最上层,由特质组成。 ②特质水平(群因子):由习惯反应组成。 ③习惯反应水平(特殊因子):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的。 ④特殊反应水品(误差因子):日常观察到的反应。
艾森克用起初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A·内倾和外倾;B·神经质倾向,可以应对体液说。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将类型理论与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 - 人格理论
本我
人格的最底层, 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它要求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超我
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 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遵循道德原则,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自我
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 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它遵循现实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朝我的约束。
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人格的发展就是心理性欲的发展。
人格发展阶段可以分为:
口腔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青少年期)
埃里克森 - 人格发展理论
认为个体人格发展要经过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 各个阶段相互依存,后一阶段的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早期冲突的解决。 将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
阿德勒 - 个体心理学
认为人生而具有自卑感,追求优越是统一人格的核心和目标。 生活风格和创造性自我、社会兴趣也很重要。
荣格 - 分析心理学
认为意识,个体潜意识(情节)、集体潜意识(原型)对人格很重要。
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 - 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是理论的核心
罗杰斯 - 人格理论
人格的自我论,特别强调“人”本省与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又称为“人本论”。 认为婴儿期产生自我,自我的发展及健康取决于“积极性尊重”, 有机体把实现趋向作为参照系进行“机体估价过程”, 认为“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才是完善的生活。
提出健康人格五特征
协调的自我
开放的经验
无条件的自我尊重
人际关系和睦相处
机体估价过程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主要类型
威特金 -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
用隐蔽图形/镶嵌图形测验来测量
卡根 - 冲动性和沉思性
达斯 - 同时性和继时性
人格/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自然物理因素
一个人生长的自然环境、居住条件等自然因素, 虽然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但是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只影响人格,不影响能力。
生物遗传因素
高尔顿采用家谱分析法证明遗传对智力的发展存在很大影响。 高特斯曼提出双生子研究的基本原则, 双生子研究均发现了遗传对智力和人格的重要影响。
产前环境
胎儿出生前的母体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而且孕期母体的身心状况也会对胎儿出生后的人格特点具有一定的影响。
早期童年经验
丰富的刺激环境,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同时,童年时期的经验也会对一个人一生的人格发展带来长期的影响。
家庭环境
人是在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家庭的生活条件、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特征的形成。
学校教育
学校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发展了能力、人格等各种心理品质。 教师的教学方式、班集体的学习风气、同学的相处模式, 都会对能力、人格发展产生综合影响。
社会文化和社会实践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事件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允提出施用累能、科用累能,均体现了实践活动对能力发展的影响。 每个人也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也极为重要。
能动的自我调控
能力的提高路不开主观努力、刻苦奋斗、坚持不懈, 这些都会让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自我调控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是以自意识为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