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心理学公共课(董圣鸿主编)绪论
大学心理学公共课(董圣鸿主编),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文化历史论、生态论、渐成论、还原论等。
心理学期末考试重难点总结(心理学师范公共课),包括心理学绪论、心理的一般规律、学习动机、学习理论等内容。
大学心理学公共课期末复习重点,心理学董圣鸿版
心理学剩余部分解析,从创造力的基本特征、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品牌发展的阶段理论、功能固着、学习迁移等方面进行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绪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
认识
个体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
情感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的过程,包括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
意志
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过程叫意志行为。意志行为发生、发展、完成的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面貌上的个体差异
个性心理特点
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倾向性
个体积极活动的指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自我
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认识(认识)
自我体验(情绪)
自我控制(意志)
心理状态
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心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
注意、灵感、激动、犹豫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当下正被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
当下未被个体知觉到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描述心理事实
揭示心理规律
预测和控制心理
心理学的教学任务
揭示规律,提高效率
树立观念,促进改革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培养技能,搞好工作
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科学的心理观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实践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