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综知识第四章学习心理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心理的思维导图,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知识学习、技能的类别、问题解决与创性、态度与品德的概念等内容。
编辑于2021-07-06 00:55:53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第四章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 概述
含义
一种动力机制(内部动力)。表现为:推力、拉力、压力
结构
学习需要(内驱力)
学习期待(诱因)
分类
一般分类
按诱因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内部需要);外部学习动机(外部诱因)
按社会意义
高尚的动机(利他);低级的动机(利己)
按作用与远近
直接近景动机(直接结果、近景目标)
间接远景动机(社会意义、长远目标)
作按用大小
主导性动机(支配作用);辅助性动机(辅助性作用)
成就动机分类 (奥苏贝尔)
认知内驱力
对知识本身感兴趣
最稳定
自我提高内驱力
对地位感兴趣
附属内驱力
为了得到认可、赞扬
儿童早期最突出
作用
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学习动机具有启动、定向和维持的作用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总体而言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一致的(但不完全成正比)
具体学习
倒U型曲线: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学习动机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任务较难——较低动机(如:高考要平常心); 任务简单——较高动机; 任务中等——适中动机
学习动机的理论
强化理论
启示:采用奖励、赞扬等外部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理论
启示:一般情况下,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
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
个体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 → 选择50% 难度的任务(中等难度)
避免失败者 → 选择特别难或者特别容易的任务
启示:(尽量培养力求成功者)给学生的任务不应该太难,也不应该太简单
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
三维度六因素
维度:来源(内外部)、稳定性(稳不稳定)、是否可控
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一可控(努力);二稳定(能力、工作难度)
启示:尽可能把成败归因于努力不足
延伸:习得性无助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自信心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成败经验/直接经验(最重要)
替代经验(别人/榜样的经验)
言语信息
情感唤醒
自我价值感理论 (科文顿)
思想:1、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自我价值感; 2、成功是能力的展现,不是努力的结果; 3、不能成功,就回避失败,以维持自我价值感; 4、努力归因随年级升高的变化
高驱低避型
成功定向者,好奇心爆棚,学习超越了对能力和失败状况的考虑
低驱高避型
逃避失败者,看重避免失败,而非期望成功,如:睡不好,考差了
高驱高避型
过度努力者,为了成功,但同时又掩饰自己的努力,“隐讳努力”
低驱低避型
失败接受者,不奢望成功也不害怕失败,心如一潭死水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7、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马斯洛】;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阿特金森】;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班杜拉】;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韦纳】; 5、培养学生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 概念
学习知识的规则、方法、技巧的统称
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学习策略的 分类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重复】
画线、圈点批注;排除相互干扰;多种感官参与(看、听、说)
精加工策略【理解】
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略词法;首字连词法;谐音联想法;形象联想法等
做笔记
提问
生成性学习
通过图像图形加深,形成新的东西
组织策略【归纳总结】
归类策略;纲要策略(如:思维导图);利用表格
元认知策略
对认知的认知
计划策略【开始前】
设置目标、浏览阅读材料等
监控策略【过程中】
发现问题:监视自己的注意力、速度和时间等
调节策略【结果】
解决问题:重新阅读、加快速度、放慢速度等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环境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
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感原则 口诀:煮(主体)花(内化)生(生成)特(特定)有(有效)效(效能)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的 定义
关键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好有坏)
包括:知识、技能、行为规范、态度。
注意:气质不能迁移!
学习迁移的 分类
按性质和结果
正迁移
主张性迁移,积极的(如:学了英文,语文语法更好了)
负迁移
抑制性迁移,消极的(如:学了英文,语文学得差了)
按方向
顺向迁移
前对后(如:举一反三)
逆向迁移
后对前(如: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后,深化了原来知识的理解)
按水平
水平迁移
平级概念(如:先学苹果,后学梨)
垂直迁移
上下级概念(如:先学长方形,后学正方形)
按内容
一般迁移
原理、方法、策略、态度的迁移
具体迁移
具体情况才能运用(如:汉字英文的学习,eye、ball→eye ball)
按程度
自迁移
相同情境
近迁移
相似情境
远迁移
不相似情境
按路径
低通路迁移
不需要或很少需要意识、思维参与(如:驾驶不同汽车)
高通路迁移
需要意识、思维参与(如:利用做笔记策略阅读)
按心理机制
同化性迁移
不改变认知结构(如:先学鸟,后学麻雀)
顺应的迁移
改变认知结构(如先学鸟,后学鸡鸭鹅)
重组性迁移
改变顺序、重新组合(如:eye→yee)
学习迁移的 理论
早期
形式训练说 (沃尔夫)
地位:最早的迁移理论
观点: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迁移是无条件、自发的 只要提高能力、训练的难度,自然就会发生迁移
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
实验:形状知觉实验
观点:有共同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概括说 (贾德)
实验:水下打靶实验
观点:对经验进行概括才能发生迁移
关系转化说 (苛勒)
实验:小鸡觅食实验
观点:强调关系的理解或顿悟
现代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
1、迁移的最关键因素是:原有的知识结构; 2、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3、一切有意义学习一定会发生迁移
影响学习迁移的 因素
主观
1、原有的认知结构(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背景知识);2、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3、学习定势(既有积极又有消极);4、学习策略的水平;5、智力与能力;6、学习态度
客观
学习材料的特点(共同因素是迁移产生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指导;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促进学习迁移的 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5、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分类
深度不同
感性知识(外部)、理性知识(本质)
来源不同
直接经验知识;间接经验知识
概括水平
具体指示;抽象知识
表征/功能
陈述性知识
描述性知识;是什么、为什么;静态
程序性知识
操作性知识;做什么、怎么做;动态
表现形式
显性知识
言语知识
隐性知识
难以言传的知识,“我们晓得的永远比我们能说出的多”
知识的表征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表象、图式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产生式(如果...那么...)
知识学习的分类
按复杂程度
符号学习
表征学习(如:词汇学习、地形地貌、历史人物学习)
概念学习
学习本质特征
命题学习
学习概念间的关系
按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关系
下为学习(类属学习)
落脚在低级概念(先学水果再学苹果)
派生类属(同化)
鸟→麻雀
相关类属(顺应)
鸟→鸡鸭
上位学习(总结学习)
落脚在高级概念(先学苹果再学水果)
同位学习(并列组合学习)
学习两个同等概念(苹果和梨)
知识学习的作用
1、是学校的教学任务之一; 2、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3、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感知
知识直观
实物直观(标本、实验、现场参观)
模像直观(模型、图像)
言语直观(言语描述)
提高知识直观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 2、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概念的获得
概念=名称+内涵+外延
概念形成
例子→概念
典型方式:发现学习
概念同化
概念→概念
典型方式:接受学习
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
知识的理解
提高理解水平的方法: 1、运用正例(是);反例(不是);变式(特例);比较 2、启发式教学;3、知识的系统化
知识的保持
及时复习(过度学习50%、熟练程度150%)
记忆方法
知识的应用
一般过程:审题、联想、解析、类化
技能的形成
技能的概述
习得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技能的分类
操作技能(运动技能、动作技能)
客观性(有实物)、外显性(看得见)、展开性(不能省略)
心智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观念性(无实物)、內潜性(看不见)、简缩性(能省略)
操作技能
类型
按序列长短:连续的(如:写字、开车)和不连续的(可计数的,如:投篮)操作技能
按外部条件是否变化:封闭的和开放的操作技能
按依靠的肌肉:细微型和粗放型操作技能
按是否依赖机器:徒手型和机械型操作技能
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
形成目标表象,无动作参与
操作模仿
多余动作较多,视觉占主导
操作整合
多余动作减少,视觉逐步变为动觉;一体化
操作熟练
多余动作消失,动觉占主导;自动化
培养
内部
动机、生理、心理、智力、人格
外部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操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
曲线——高原现象;高原期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
形成阶段
原型定向
了解、确定方向与目标
原型操作
做
原型内化
消化
培养
略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
三个成分
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障碍
分类
有结构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
结构清晰,答案唯一
无结构的问题(结构不良好的问题)
结构不清晰,答案不唯一,如作文题
问题解决
特征
目的性;认知性(要动脑);序列性(一系列活动)
过程
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问题
策略
算法式
一一尝试
启发式
手段目的分析法
可迂回;可暂时扩大差距
爬山法
不可迂回;不可扩大目标与初始状态差距
逆推法
影响因素
问题情境
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
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积极+消极;固着:只有消极
原型启发
如:鲁班发现了锯子、观察蝙蝠发现了雷达
已有知识经验
情绪与动机
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创造性
创造性是问题解决的最高表现形式
特征
流畅性
数量多,如一下子想到面粉的很多种功能
灵活性(变通性)
范围广,如想到面粉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作用
独创性(独特性)
观念新,如曹冲称象
分类
按创造力程度
发现型;创造型
按创造力特征
推测型(演绎法);条理型(归纳法)
影响因素
环境、智力、个性
培养
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4、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
概念
学习而形成的;倾向性
结构
认知成分(带评价);情感成分(核心);行为成分(意向意图)
品德
别称:道德品质
实质
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与道德
区别
品德:个体现象;受社会与个人制约;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道德:社会现象;只受社会制约;是社会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联系
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个人品德反作用于社会道德风气
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知)
核心
发展:道德概念(前提)→道德信念(关键) →道德评价能力(标志)
道德情感(情)
动力
表现形式
直觉的道德情感(直接感知、迅速发生)
想象的道德情感(想象)
伦理的道德情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道德意志(意)
克服困难
道德行为(行)
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道德形成的最终环节
发展理论
皮亚杰
方法
对偶故事法(“皮偶”)
认为道德发展是由他律到自律,分水岭在10岁
前道德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无规则约束
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6-8岁)
1、规则不可变; 2、极端,非好极坏; 3、重行为结果
可逆阶段(自律道德阶段)(9-10岁)
1、规则可言改变; 2、重行为动机
公正阶段(11岁以后)
公正、平等
科尔伯格
方法
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柯难”)
前习俗水平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为了避免惩罚
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满足自己的需要
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赞赏和认可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遵守法律法规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法律可变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公正、平等、尊严
补充
1、道德发展是按不变顺序进行的;2、有些人永远达不到后习俗阶段
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学生
关键期:三年级;知行统一
中学生
关键期:初二
一般发展趋势
道德情感
1、小学二年级到初二呈逐步上升趋势;2、道德情感不同范畴的发展不同步; 3、城乡学生发展总趋势一致,但城市学生发展水平在各范畴均高于农村; 4、不同性别发展总趋势一致,除爱国主义外,其他范畴均女生高于男生; 5、道德情感的发展是在多水平、多层次之间开展的
道德意志
1、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小学发展较快,中学相对缓慢; 2、动力最初源自外部影响,小学高年级后逐渐转为内心的自觉性; 3、有明显性别差异,尤其是完成单调工作时,女生均优于男生
形成与培养
形成的一般过程
依从
从众服从规范,有抵触情绪
认同
试图与榜样保持一致,有一定自觉性
内化
形成价值体系,高度自觉性
影响形成的条件
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培养方法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适当的奖励与惩罚;6、角色扮演;7、小组讨论 口诀:演讲小说定价榜
不良行为
过错行为与不良行为
过错行为: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如:恶作剧、无理取闹、不做作业) 不良行为: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矫正的基本过程
1、醒悟阶段
开始认识错误,有改过自身的意向, 思想斗争最激烈的阶段
2、转变阶段
行为上有转变,但也可能重复犯错
3、自新阶段
发生质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