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第二章思维导图,包括神经系统的进化、神经元、神经系统、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等内容。
编辑于2021-07-16 10:09:12普通心理学第二章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 P46
一、神经系统的起源 P47
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进化和脑的产生 P49
多细胞动物——网状神经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属于链状或节状神经系统,由头部神经结合腹部神经节组成。
两栖动物的前脑已经发展成为两半球。
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
三、高等脊椎动物的脑 P50
(一)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脑指数:衡量脊椎动物脑的相对大小。
进化特点:脑重占体重比例增加。
(二)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
皮层指数:新皮层的实际大小与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比值。
进化特点:新皮层容积和面积增大。
(三)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进化特点:皮层结构、功能更加复杂。
四、人类文化与脑的进化 P54
脑的进化为人类文化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节 神经元 P55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P55
(一)神经元
概念: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结构
胞体(cell body or soma)
树突(dendrites):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axon):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分类
按突起的数目
单极细胞
双极细胞
多极细胞
按功能
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s)
(二)胶质细胞
概念: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胶质细胞(glial cells),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作用
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
在神经元周围形成髓鞘(myelin sheath),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 P57
(一)什么叫神经冲动
概念: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nerve impulse)。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内负外正)
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
(二)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服从全或无法则(all or none principle)。这种特性使信息在传递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弱。神经冲动的传导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密切的联系。
三、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P59
(一)突触的结构
突触(synapse)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包含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三个部分。
(二)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当神经冲动达到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将储存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
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甘氨酸等。
四、神经回路 P61
神经回路(nerve circuit)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反射弧(reflex arc)是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由感受器、传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连接方式
一对一连接
发散式连接:一个神经元的活动有可能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性兴奋或抑制。
聚合式连接:同一个神经元可以接收许多其他神经元的影响,这些神经元聚合起来共同决定突触后神经元的状态。
环式连接: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经过几个中间神经元,又回到原发冲动的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系统 P63
一、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63
(一)躯体神经系统
脊神经
脑神经
(二)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P65
(一)脊髓(spinal cord)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二)脑干(brain stem)
延脑(medulla):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又称“生命中枢”。
桥脑(pons):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midbrain):具有视觉反射中枢和听觉反射中枢,协调手脚动作和面部表情。
网状结构/网状系统(reticular system)
上激活系统:控制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对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下激活系统: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三)间脑
丘脑(thalamus):除嗅觉外,所有来自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都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
下丘脑(hypothalamus):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
(四)小脑(cerebellum)
小脑在脑干背面,分左右两半球,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五)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被盖等。
功能
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
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与情绪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P70
(一)大脑的结构
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60%左右。
分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由表面的灰质和深部的白质组成,表面灰质叫大脑皮层。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初级感觉区
视觉区(visual area):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
听觉区(auditory area):在颞叶的颞横回处
机体感觉区(somato- sensory area):位于中央后回
2、初级运动区
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3、联合区(association area)
感觉联合区:指与感觉区邻近的广大脑区,他们从感觉区接受大部分输入信息,并提供更高水平的知觉组织。
运动联合区:位于运动区的前方,又称前运动区,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
语言是联合区的重要功能,它与许多脑区有关。
前额联合区:位于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的前方,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定及维持稳定的注意有密切关系。
语言是联合区的重要功能
运动性失语症(布洛卡区):说话不流利,话语中常常遗漏功能词。
听觉性失语(威尔尼克区):不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他刚刚听过的句子。
视觉失语症(失读症):看不懂文字材料,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右半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脑的可塑性 P77
神经细胞连接的高度准确性。
细胞突触的精简。突触精简现象是造成成人的轴突密度少于婴幼儿轴突密度的原因。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P78
一、定位说 P79
脑的各种机能是由大脑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
二、整体说 P80
脑的各种机能是由大脑整体负责的。
三、机能系统学说 P80
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四、模块说 P82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五、神经网络学说 P83
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如记忆,语言面,孔识别等)都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实现。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P85
一、内分泌的概念 P85
概念: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是分泌物由腺体细胞直接渗入血液或淋巴,并影响有机体内其他细胞的功能的腺体。
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身体的发育;
一般的新陈代谢;
心理发展;
第二性征的发展;
情绪行为;
有机体的化学合成。
二、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 P86
(一)甲状腺(thyroid gland):分泌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机能,增进机体发育过程。
(二)副甲状腺(parathyroid gland):分泌副甲状腺激素,对保持血液和细胞类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三)肾上腺(adrenal gland):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
(四)脑垂体(pituitary gland):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乳激素、黑素细胞扩张素、血管加压素、子宫收缩素、抗利尿素等多种激素。
(五)性腺(sex gland):分泌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三、神经—体液调节
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叫神经—体液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