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原理之教师与学生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学原理之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导图,此脑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学原理之教育科学研究的思维导图,包含教师与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过程、常用的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等。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学原理之教学的思维导图,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统一活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9教师与学生
1教师
教师职业与教师角色
教师职业的历史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兼职到专职,教师职业产生 第二阶段:从专职到专业,教师专业地位确立 第三阶段:从数量到质量,教师专业发展运动兴起
核心特质
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特点
价值性、伦理性、复杂性、教育性、创造性
意义
传播人类文明、传递社会价值、开发学生潜能、升华人生价值
教师的角色
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知识体系的组织者、 共生关系的对话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不断发展的学习者
补:四有好老师
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问、要有仁爱之心
教师的专业发展
两种力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国家从政策层面对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主体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
1.”理论性——实践性“ “集体性——个人性“ 2.教师培训 3.学历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早期:教师在职培训——教师知识与信念改变——课堂教学实践改变——学生学习成就改变 新:教师发展——课堂教学实践改变——课堂教学实践改变——教师知识与信念改变
补:教师素养
高尚的师德
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宽厚的文化素养
专业的教育素养
教育理论素养 教育能力素养 教育研究素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
补: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教育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
教师自身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寻求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要积极参加职前培训(师范教育)与在职培训 制订自我发展生涯规划 进行教育研究 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育反思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
教师队伍专业化的主要途径
实施教育资格考察制度 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 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 形成公认的教师专业团队
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师生在社会道德和心理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民主平等,和谐融洽 合作共享,共同成长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 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教育教学权、指导评定权、获得报酬权、 科学研究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学习权、批评教育权
义务
遵守国家法律,弘扬高尚师德的义务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 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义务 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 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义务
3学生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幼儿
身体素质的快速发展期
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前运算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小学生
身心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中学生
身心处于发展较快阶段,青春发育期(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
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当代中小学身心发展的时代特征
1、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 2、学习能力强,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接受迅速且途径多,对新事物、新观念与新信息有自己独特的接收方式、判断标准和接纳形式 3、创新也是与批判精神不断增强 4、追求新知,渴望成才,但抗挫能力下降 5、关注自我形象,勇于展露自己的才华与优点 6、要求独立,同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7、憧憬未来,充满自信,但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思想追被和坚强意志 8、崇尚自我,发展个性 9、价值观趋于务实化、多元化
学生观
1、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2、学生是发展着的个体 3、学生应当获得全面的发展 4、学生发展应当具有个性化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题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受教育权
学习机会权
学习条件权
学习成功权
平等权
改善教育条件不佳的办学条件
教育质量的公平
子主题
教育过程中的平等
人身安全与隐私权
申诉权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班主任(重点)
班主任的角色与作用
角色
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 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学校文化的建设者
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
深入了解学生 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做好学生发展的引导工作 组织好班集体活动 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有效应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新问题 做好校内校外的沟通问题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理论
专制型 放任型 民主型
原则
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点 规范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统一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服务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设
共议并确立班集体发展目标 民主选举班干部 开展多样化的主题班会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