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思维导图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11章想象法和模仿法,包含参与示范法:需要现场演示;引导想象法:处理恐惧和不适感等。
这是一篇关于精油使用方法的思维导图,有嗅、抹、食三种使用方法,还介绍了涂抹时稀释的原则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 第11章 想象法和模仿法
参与示范法: 需要现场演示
步骤17
基本原理3
示范者表演
求助者练习
咨询师帮助下
求助者自我练习
获得成功经验
示范5
分解目标行为
排列次目标等级
选择示范者
预先给求助者的指导语
示范表演
指导参与5
求助者进行练习
咨询师提供反馈
使用引导辅助手段
撤销引导辅助手段
求助者自我引导练习
成功体验或强化体验4
寻找适合练习的情境
情境由易到难排序
咨询师陪同示范、指导练习
多样性求助者群体中的应用原则
示范者要与求助者的文化背景相适应
示范内容要与求助者的文化相关联
示范是否有价值要由求助者确定
引导想象法: 处理恐惧和不适感
步骤5
利用积极和消极情感难以相互协调的原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力集中于积极、愉快的表象能够阻断负面的场景
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找到负面的表象就可以重建一个积极的表象以替代之
表象包括心理图景和视觉图像
评估求助者想象潜力3
自我报告问卷法
求助者叙述练习场景
咨询师对想象细节的探索
建立想象场景
至少建立2种场景
每个场景应包括2个基本成分
增进求助者内心的平和、安定和愉快
尽可能的细腻的5感觉知
场景练习2个方法
1、集中精力于1个场景,持续约30秒时间,尽可能想象出每个细节和感觉体验
2、让求助者在模拟的焦虑、紧张、恐怖和疼痛情形之中应用想象场景
家庭作业
让求助者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引导想象练习,用5分制评估反应强度,记录在家庭日志上
多元文化应用
不同文化的想象模式可能是不同
想象场景的内容和形式要与求助者的哲学和文化背景想符合
想象中选择的象征性的符号需要选择具有文化针对性或至少被普遍接受的象征符号
内隐模仿法: 促进学习目标行为
求助者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想象某个示范者进行目标行为的过程
子主题
对情境的心理模拟,包括未来可能的情境和过去情境的重建
有助于把想象的情境转化未现实,把想法变成行动
练习场景3
与治疗目标无关、简单明了6
求助者放松,闭眼作好
咨询师描述练习场景,引导求助者想象
求助者睁开眼睛描述想象中的场景内容
咨询师询问细节
随后的练习中建议求助者关注更多的想象细节
每个练习场景都要进行数次练习,直到
求助者对场景细节非常熟悉,并产生舒适感
求助者可以相当详细地描述想象的内容
帮助求助者熟悉想象过程,并对细节敏感
帮助咨询师评估求助者的想象中执行命令的能力
建立治疗场景:求助者参与非常重要5
示范人物特征4
与求助者的相似性
想象多个更有帮助
进行应对的示范者比已掌握的示范者更有效
示范者是求助者本人或者其他人要依据求助者而定
建立个性化或是标准化的场景
使用模糊或是具体的场景,根据求助者的偏好而定
场景的各种因素3
目标行为发生的背景描述—情境
进行目标行为的示范人物描述
目标行为所带来的积极结果描述
求助者自己主动行为的形式出现的
将求助者的自我激励、自我赞扬包括在内
得到奖励结果的应是想象中的示范人物
场景的数目2
取决于求助者和他们的问题
多比少好
应用治疗场景9
按等级排列
在场景呈现之前对求助者给予引导
在场景等级中每次使用一个场景
按规定的时间呈现每个场景
获得求助者对于想象场景的反应
引导求助者对治疗场景进行言语概括
在咨询师或者录音带帮助下,每个场景至少呈现2次
求助者自我引导练习,每个场景至少想象2次
从场景等级中随机选择并呈现治疗场景
家庭作业和追踪4
自我引导的家庭作业是最重要的治疗组成部分
家庭作业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分辨出不同的情形以便做出相应的适当反应
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确定做练习的频率、持续时间、何时、何地进行练习,并直到日志记录
咨询师要核实求助者是否明了家庭作业并预约追踪时间以检查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