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洲史知识导图
非洲史第五章十一世纪前的北非和东北非的主要知识点有希腊统治下的埃及、罗马统治下的北非、基督教在北非的传播、阿拉伯人在北非的统治、阿克苏姆的起源与发展等。
编辑于2021-07-22 19:01:56第五章:11世纪前的北非和东北非
希腊统治下的埃及
亚历山大的希腊军队在前332年征服了埃及,托勒密王朝统治了埃及300年,埃及被看作是巨大贸易网络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枢纽点(前250年有4000艘贸易船队);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本土的埃及语演变成科普特语(希腊语书写快、形式简单,科普特基督徒的教堂语言);竞争性税收制度(赋税主要供养亚历山大城的商人和统治阶层);希腊人的殖民统治将埃及更彻底地的融入到地中海世界,加速了埃及的衰落;希腊的艺术、宗教、科学有许多古埃及的思想成就;文明
枢纽点、骆驼、埃及语、税收、殖民、艺术宗教、文明
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即应试教育,需要熟读和硬背知识; 但是成人的学习,更应该是以自我导向型的学习。
罗马统治下的北非
前146布匿战争罗马征服迦太基并占领了先前腓尼基人的贸易殖民地,称为非洲;位于迦太基西部的柏伯尔王国被称为努米底亚和毛里塔尼亚,后被占领并入罗马帝国;大力开发北非的农业潜力,谷类和橄榄油运到罗马免费分配给都城享有特权的人;罗马的北非社会有着不同阶层,分化明显,作为统治阶层的的罗马行政人员和富有的罗马化的迦太基人住在城镇和沿海城市,大型庄园使用奴隶劳动;城市里推广罗马文化,将拉丁语、拉丁文作为官方语文;罗马控制的南方边界一直受到撒哈拉独立的柏伯尔人的侵袭;土地公共法,赋税,许多农民抛弃土地转变为土匪;前420年北欧汪达尔人越过地中海赶走罗马人
布匿战争、努米底亚和毛里塔尼亚、农业潜力、阶层分化、发展城市、拉丁语、南方边界、土地赋税、前420北欧汪达尔人
①判断学习的目标、读书的类型
②把知识类书籍当作老师;兴趣类书籍当作导游;致用类书籍当作医生;
④不对书本负责,只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身能力;
⑤拥抱新知,到会辨别而信,并整理分析接收到的信息,能够经常追问和反思。
基督教在北非的传播
公元1世纪的亚历山大是最重要的早期基督教中心,据说基督主教的职位就是由使徒和和福音作者马可设立的;基督教为埃及受压迫民众承诺来世的幸福,生活孤立的宗教民众组成团体回避难以忍受的物质生活;2-3世纪向西传播到北非说柏伯尔语的国家,在4世纪之前罗马人一直无情迫害基督教会和教徒,302年戴克里先皇帝的疯狂迫害,直到继承人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成为官方宗教
1世纪的亚历山大、来世幸福、2-3世纪向西传播、4世纪之前被迫害、戴克里先 、君士坦丁皈依
北非伊斯兰教国家的发展
7世纪帝国的核心地带因穆罕默德的继承问题引发冲突,帝国首都于680年由倭马亚王朝迁至大马士革,又于750年由阿巴斯王朝迁到巴格达,反对者被称为”什叶派“,倡导回归虔诚并严格遵守《古兰经》;北非柏伯尔也附和什叶派和反对哈里发帝国的哈瓦利吉派;10世纪早期的法蒂玛王朝于950年征服了突尼斯北部和阿尔及利亚属于马格里布王朝的大部分地区,969年控制了尼罗河流域并宣布埃及独立于巴格达
7世纪、680倭马亚大马士革、750阿巴斯巴格达、北非柏伯尔、哈瓦利吉派、法蒂玛950征服突尼斯北、969宣布埃及独立
阿拉伯人在北非的统治
军事占领:缴纳人头税、改宗或者死亡;非穆斯林臣民是主要税收来源;柏伯尔酋邦只要纳贡就可以保留自己的组织,柏伯尔人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轻易接受新的伊斯兰教信仰;阿拉伯人组织柏伯尔人俘虏作为奴隶或贸易或掠夺来的人口在农业庄园里劳作;伊斯兰教在北非柏伯尔人之间主要是通过军队中的士兵进行传播,正是主要由柏伯尔人组建的伊斯兰教军队在711年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征服了西班牙(摩尔人);阿拉伯人在埃及主要通过税收来征粮,人头税较希腊罗马的压迫要轻,此外重新启动了灌溉工程以促进农业生产,埃及人口不断增长;阿拉伯语迅速成为官方语言、宗教语言、书写、教育语言,伊斯兰教渐渐得到传播,10世纪初绝大部分马格里布被征服的土地以及埃及的臣民都是穆斯林
柏伯尔、军队中的士兵、在埃及的统治、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
马格里布
埃及西边的整个北非沿海地区;控制迦太基和肥沃的突尼斯平原;征服过程受到拜占庭帝国和北非柏伯尔人的强烈抵抗,690-699年期间击败拜占庭的船队,随后征服并摧毁了迦太基,建立了突尼斯城;柏伯尔人将阿拉伯人赶出了凯尔旺要塞但未能坚持,后被团结的阿拉伯人打败;711年伊斯兰军队到达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并随时准备跨海进入西班牙
西边北非沿海、控制迦突、690-699击败拜占庭、摧毁迦太基、建突尼斯城、凯尔旺要塞、711摩洛哥
阿拉伯人的进犯:尼罗河流域和马格里布
起源
作为游牧民族阿拉伯人跨越沙漠边缘寻找更合适土地的行动由来已久;阿拉伯占据着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红海和波斯湾之间、非洲和亚洲之间的关键性的贸易位置,阿拉伯商队穿越阿拉伯沙漠长期经验累计下,清楚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有着富饶肥沃的土地;伊斯兰教强大的信仰之力在于教义简单,容易理解,精神是友善和宽宏,之前互相敌对的阿拉伯部族由共同的语言联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力量,为了需找新的土地而团结起来征服外族
游牧民族、贸易位置、经验、伊斯兰教教义、团结
征服埃及
阿拉伯军队于640年征服新月沃土并开进到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拜占庭统治的压迫和腐败以及对科普特教会的迫害使得绝大部分埃及人对阿拉伯人采取不抵抗政策,642年将拜占庭赶出埃及,但受到拜占庭在亚历山大的强大海军的威胁,将在内陆的统治中心迁到尼罗河三角洲的顶部,在孟菲斯遗址上建造了新的都城开罗;努比亚由弓箭手组成的强大军队将阿拉伯人限定在第一瀑布之北,阿拉伯对努比亚的征服因遭到努巴和马库拉王国的强烈抵抗而失败,双方达成协议和平共处互惠贸易
征服新月、开进尼罗河、不抵抗、海军威胁、努比亚的弓箭手、努巴和马库拉王国
"干货"其实是一种伪学习,失去了其学习本身的韵味。
阿克苏姆的起源和兴起
起源
前3000年开始埃塞俄比亚北部边界的高原、厄立特里亚和苏丹东部已经确立了混合农业,前4000-前2000年出现了大量的规模较小的集中定居点,古埃及的商人称之为彭特之地,出口黄金、木材、芳香油和兽皮经红海到埃及;掌握梯田制造技术和灌溉技术的萨巴人在公元前6世纪跨越红海进入东北非,一是为贸易寻找象牙,二是意识到意识到农业潜力巨大的提格雷和阿姆哈拉丘陵地带和肥沃流域,在前500年萨巴人的狩猎和贸易活动扩展至此,说吉兹语并创造了吉兹字母;来自萨巴和阿杜里斯港的商人利用希腊在埃及的殖民统治扩展了海外贸易,阿杜里斯港成为东北非地区最重要的象牙市场;公元1世纪北非说吉兹语的种植者和商人已经形成了在政治方面独立于阿拉伯的强大国家
前3000混合农业、厄立特里亚、前4000-前2000集中定居点、彭特之地到埃及、前6世纪的萨巴人、提格雷和阿姆哈拉、阿杜里斯港、象牙市场、公元1世纪、吉兹语
兴起
3、4世纪已经相当繁荣,出口象牙、卖作奴隶的俘虏、进口银器、黄金、橄榄油和酒 ;300年铸造货币;4世纪,来自亚历山大的基督教传入,国王埃扎那接受基督教,实行文字改革,350年侵入麦罗埃岛;两世纪后来自叙利亚的基督一性论派的修道士的修道传统并入独特的阿克苏姆基督教会;王室的经济基础:对外贸的控制(阿杜里斯港)、灌溉和梯田农业
进出口、宗教、埃扎那350侵入麦罗埃、经济基础
衰落
6世纪末被波斯人赶出阿拉伯半岛;7世纪伊斯兰的兴起及其在西亚和北非的扩张进一步弱化了阿克苏姆的贸易地位,波斯湾取红海而代之;环境退化;800年往南迁都进入埃塞俄比亚内陆,外贸的重要性下降、希腊与阿拉伯的影响弱化,更具独特性的非洲基督教文化开始崭露头角
6世纪波斯人、7世纪伊斯兰、环境退化、800年都城南迁、希腊与阿拉伯
努比亚的基督教
500-600年间基督一性论向南推进到努比亚,并为他们带来独特的教义和严格的修道传统
在这个质疑主义盛行的时代,作者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验证“拆书法” 是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比如他自己曾经写了一本书关于《拆出你的沟通力》, 就将知识体系划分为4个章节(塔楼),并有不同层次的楼层(进阶级) ,他用拆书法将几十本书中的知识分解出来,将这些知识石砖用于 构造关于沟通力这座知识大厦。
埃及的科普特教会
埃及的大量基督徒接受基督一性论的教义,却不接受罗马的官方教会;基督一性论者强调基督的神行否认基督也可能是一个凡人;451年罗马教会驱逐基督一性论者,宣布为“异端”,埃及就出现了两个教会,大量埃及民众信守一性论并建立科普特教会,用科普特语代替“麦尔基教会的希腊语
所谓核心能力,是一组特别的知识体系。每个岗位都需要核心能力, 知识配比不用;核心能力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知识有人认识不到
基督一性论、451异端、科普特语代替麦尔基教会的希腊语
多纳特斯派
柏伯尔基督徒一直否认罗马的权威并拒绝接受罗马的官方教会,400个北非主教反对罗马基督教会的权威;来自努米底亚皈依基督教的奥古斯丁被称为希波的圣奥古斯丁命中注定成为罗马基督教教义的奠基者之一;独立的柏伯尔酋长国内既有多,也有本土宗教信仰和传统,因此在7、8世纪应对来自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挑战的时候不是一个可以促进团结的有效力量
柏伯尔基督徒、400个北非主教、努米底亚的奥古斯丁、伊斯兰教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