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梳理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学习教育知识与能力中教育与教育学的知识内容,包括教育概述、教育的起源及基本形态、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编辑于2021-07-22 22:42:02一.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概述
教育的含义和属性
教育的含义
含义
广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代表
最早:孟子 《孟子·尽心上》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古今不同)
继承性(古今相同)
长期性
民族性
阶级性
生产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主体)
教育影响
教育的功能
概念
分类
按作用对象分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按作用性质分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形式分
显性功能(计划内)
隐形功能(计划外)
第二节: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
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代表
利托尔诺
沛西·能
地位: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
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凯洛夫、米丁斯基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产生的需要
历史地位:第一个正确提出的教育学说
米凯爱劳动
教育形态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空间特性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间接经验)
社会教育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古代教育
原始形态的教育
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教育特征
教育没有阶级性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学校教育
中国
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
我国最早的学校
西周
场所
国学
乡学
内容: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春秋:私学兴起(孔子)
战国
教育内容:儒、墨两家影响最大
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学术自由
汉代
场所
官学
中央
太学:第一个完备规制的学校(西汉汉武帝)
鸿都门学:第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宫邸学
地方
私学
教育内容:儒家经典
选士制度: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场所;(魏晋时期)国子学
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
隋唐
场所(唐)六学二馆
选士制度:科举制
宋代
场所:书院
内容:四书五经
选士制度:科举制
明清
国子监
内容:四书五经
选士制度:科举制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1898年:废八股
清末新政1905:废科举
古代埃及
宫廷学校: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职官学校: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
文士学校(奴隶主阶级):特征
“以僧为师”
“以(书)吏为师”
印度
古希腊
古代雅典:培养政治家和商人
崇文
古代斯巴达: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尚武
西欧中世纪(进入建立封建主义时期)
教会建校:七艺
文法
修辞
辩证法
智者学派
算数
几何
天文
苏格拉底
音乐
柏拉图
共同特征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子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主题
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道德性,专制型,刻板性,象征性
现代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
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教育的世俗化
社会主义国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终身教育
提出:法国保罗·朗格朗
基本特征
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
教育全民化
教育民主化(教育公平)
教育多元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
第四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的教育思想(萌芽期)
中国古代
教育家
孔子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作用
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
性相近,习相远
上智、中人、下愚
培养目标:德才兼备的君子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原则、方法
启发诱导(最早)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
终身教育
孟子
人性论:性善论
教育作用:扩充善性
教育目的:明仁伦
理想人格:大丈夫人格
教学思想:循序渐进:“盈科而进”
荀子
人性论:性恶论
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教育目标:大儒
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尊师
教学思想
循序渐进
直观性,知行统一
墨子
基本主张:兼爱,非攻
人性说
教育目的:贤士,兼士
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文史,科学和技术,培养思维能力
获得知识的来源:实践,传闻,推论
三表法
书籍
《大学》曾子
《学记》
地位: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教学原则
首次提出教学相长
豫(预防),时(及时),孙(顺序),摩(切磋研磨)
启发性原则
长善救失
藏息相辅
外国古代
苏格拉底
“美德就是知识”
启发式教学,“产婆术”又叫“问答法”“谈话法”
柏拉图
著作:《理想国》
提出:“知识即回忆”
地位: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主张:培养通晓“理念世界”的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地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昆体良
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研究教学法的书
主张:遵循儿童特点进行教育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独立期)
教育学的独立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夸美纽斯
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
著作《大教学论》
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教育平等
教育目的
现实目的:过好现实生活
最终目的:为人的永生做准备
教育适应自然
第一次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
学制系统:主张统一学制
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洛克
教育著作《教育漫画》
教育思想:“白板说”
卢梭
教育著作:《爱弥儿》
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
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康德:最早
赫尔巴特
著作:《普通教育学》是科学规范教育学诞生的标志
思想:
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特点: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杜威
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儿童为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
教育目的:认为“于其之外无目的“
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发展期)
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
拉伊《实验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基本观点“陶冶”“唤醒”
实用教育学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教育学》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
美国:鲍尔斯,金蒂斯
巴西:保罗·弗莱雷
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完善期)
布鲁纳
结构课程理论
《教育过程》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布卢姆: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
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教育思想:全面和谐
中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
蔡元培
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教育思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陶行知
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
创办晓庄学校
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晏阳初
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
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梁漱溟:致力于乡村教育理论与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