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特殊儿童心理教育概论
特殊儿童
广义
残疾儿童
问题儿童
超常儿童
狭义
专指生理和心理发展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定义
必须接受特殊教育方案,以及相关服务,满足其教育需求的儿童。
分类
视力障碍儿童
听力障碍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
自闭症儿童
学习障碍儿童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
肢体障碍与身体病弱儿童
多重障碍儿童
天才儿童
正确的特殊儿童观
1、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共性大于特殊性
2、障碍儿童的缺陷与优势并存
特殊教育
概念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备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特殊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目标
特殊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补偿缺陷,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形式。
特殊教育学校
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
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特殊教育的产生
世界特殊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第一所盲校—瞽叟通文馆 英国传教士 北京。
第一所聋校—登州启喑学馆 美国传教士 山东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特殊学校—南通盲哑学校 张謇
第一所国立的特殊学校—南京市立盲哑学校 民国政府1927年创办
特殊教育的发展
特殊教育从慈善型向权益性转化
特殊教育从隔离走向融合
特殊教育的三阶段
隔离教育
一体化教育
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的安置方式
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班
随班就读
送教上门。
融合教育的特点
有利于所有儿童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特殊教育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制度转型
1、重视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
2、重视高中阶段及职业教育。
3、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
4、加强成人教育和职后教育,及劳动就业一体化体系的建设,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反复回归,有助于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特殊教育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特殊教育手段、设备和方法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视觉障碍概述
定义
视觉障碍亦称“视觉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难以做到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
分类
盲
低视力
视觉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行为特征
认知特点。
听觉灵敏
仅靠听觉认识客观事物有很多的局限性。
触觉灵敏
盲童形成空间知觉存在一定的困难。
记忆中视觉表象模糊。
视觉障碍对思维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语言发展
口语的发展特点
没有差异
书面语言的发展特点
识字容易、但理解部分词义有困难
书面语言的阅读速度可能受影响
书面语言的书写速度可能受影响。
行为特征
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
影响儿童的社会适应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
1、创设无障碍的教育环境。
2、帮助视障学生选择合适的座位
3、为低视力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助视设备和课本。
4、使用大字课本
5、帮助盲童掌握盲文
教学方法:类比推理
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内容
与普通学生相同的课程
与普通学校教材为蓝本,结合视觉障碍学生的特点改编的课程
缺陷补偿课程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定义
听觉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损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听觉障碍儿童认知发展特点
感知觉
视觉
发展迅速
听觉
大部分幼儿具备残余听力
注意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发展缓慢
听障儿童注意点品质及对策
注意范围相对狭窄
指导儿童学会观察观察
注意分配比价困难
将视听合作同步的环节改为先后环节
注意转移能力较差
结合学生情况,预留足够的活动时间
每个环节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动作
活动最好有相对固定的流程
注意的稳定性较差
教师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形式灵活多变
记忆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广度狭窄
短时记忆存在多种编码方式
长时记忆
视觉记忆相对占优势
对于词语关联密切材料的记忆明显薄弱
教育对策
充分利用遗忘规律进行复习
多种感官参与识记活动
精细复述,增强记忆
思维
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发展缓慢
抽象思维发展缓慢,带有很大的形象性
教育对策
重视直观教学法
积极发展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特点
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与社会适应
看话是听障儿童获得语言信息的重要方式
手语是一种语言
解决听障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办法
教师支持接纳的态度
教授沟通方法
创造共同活动机会
其他优秀聋人参与进来
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教育的基本原则
全面发展的原则
个别化教育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
学习障碍儿童
定义
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获得方面出现显著落后的现象。
表现
学习成绩差(最突出的表现)
注意问题和多动
情绪和行为问题
社交能力落后
类别
阅读障碍
早期表现
感知-运动不协调
听-说不协调
记忆障碍
思维能力缺乏
数学障碍
表现
数位困难
空间组织困难
计算技能不良
问题解决缺陷
学习障碍诊断的过程
筛查
智力测验
韦式智力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
转介
收集资料
诊断
教育安置
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教学
教育方法
环境调整
改进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材、教具
笔记引导策略
图示组织策略
辅助记忆策略
运用多感官教学
弗纳尔得方法
智障儿童心理与教育
智力障碍概述
智障定义
智力障碍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适应性行为表现在概念,社会和实践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智障发生在18岁以前。
智商低于70
智力障碍分类
按所需程度分类
出现率
理论上约为 3%
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注意
无意注意占优势
有意注意发展水平差,主要表现为:注意稳定性差,注意广度狭窄,注意的转移与分配困难。
感知觉
容易出现知觉错误
难以快速、全面地感知信息
记忆
记忆速度慢、遗忘快
记忆不准确
不善运用记忆策略
思维
抽象思维发展不足,表现出概念形成、判断,推理、理解的困难。
思维缺乏连贯性,条理性,难以思考难度大的、需较多步骤才能解决的问题。
思维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易受他人暗示。
言语
言语发生迟,发展缓慢
常有发音和构音障碍
词汇贫乏
语法运用不良
情绪
感受
与常人有相同的基本情绪,然而涉及高级认知过程的情感发展不足。
表达
情绪情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而倾向于行为表达。
情绪情感较为外露直接
情绪行为问题
攻击行为
退缩行为
注意缺陷多动
破坏行为
意志
受较近的直接的动机支配,缺乏长远目标
缺少完成挑战性工作的动机
缺少主见,易受暗示
品质
单纯善良
智障程度越严重,利他行为越少
自我意识
轻度障碍
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难以悦纳自己
中、重度障碍
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个性难以形成体验
智障儿童的教育
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特点
理解知识的能力差,缺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知识的速度慢,易遗忘。
学习动机弱。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内容
调整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
降低学术型课程要求。
非学术性课程依智障儿童能力调整要求。
增加功能性课程。(指帮助学生获得日常环境中所需要的技能,尤其是离校后需要的技能课程。)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教学方法。
集体授课条件下
有针对性地提问
提供辅助:学具等
合作学习
伙伴教学
个别辅导中
通过作业、提问、考试等了解智障儿童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儿童的学业能力实际,在个别辅导中加强。
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心理与教育
特征
社交缺陷
刻板行为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基本认识
从情感关怀入手
优先处理儿童的社交沟通问题
遵循普通儿童的发展原理
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发展
针对社交动机不足
减少对儿童的限制或否定
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或喜爱
用好玩的方式与孩子互动
针对社交沟通技能不足
语言理解问题
让儿童充分参与到自然的社交沟通中来
周围人的沟通示范
循序渐进,从熟悉的词汇、简单句到不熟悉的词汇和复杂句
开口说话问题
重视情感、表情及动作等非言语交流经验
多听以积累言语理解经验
创造情境引导儿童说话
自闭症儿童的学业发展。
建立人际关系与沟通人。
积累生活经验。
积累阅读经验。
利用已知理解未知。
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处理
应对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
理解行为的原因。
满足儿童的需求。
发展儿童的能力。
如何处理刻板行为。
如果刻板行为对自己和他人没有明显伤害和方案,应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当刻板行为产生一定干扰的时候应冷静且快速解决。
提供可以满足其身体需求的替代性活动。
通过改善儿童的情绪和社交,提升其对外界事物的兴趣,进而减少刻板行为。
如何处理情绪失控
控制事态发展
认可并理解孩子的情绪。
找到情绪失控的原因,并表达理解。
转移其注意力。
引导其今后理性对待突发事件。
LissL
如何下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