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与教育学
教师编制备考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包含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研究等。
教师招聘考试 教综《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包含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等。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层次结构,植物体的五大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
教育概述
词源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连在一起)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最早解释(分开使用)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概念
广义的教育(三位一体、教育合力 )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
更狭义的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指“德育”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育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利机场,相对民生)
永恒性
历史性
继承性
长期性
相对独立性
生产性
民族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学习者)——主体
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中介/桥梁
教育的功能
作用的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作用的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 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的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显性功能(计划内)
隐性功能(计划外)
性质
保守功能
超越功能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古老)(诸神合一)
朱熹
生物起源说(本能)(本能生利息)
利托尔诺
佩西·能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心理仿孟禄)
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米凯爱劳动)
米丁斯基
凯洛夫
教育的历史发展(原始→古代→近代→现代)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七艺
三科
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根本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无→有)(萌芽→独立→多元)
人物:理论、观点、地位
孔子
著作:《论语》
思想核心:仁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学记》
教学原则:教师长时等七(启)夕(息)
地位: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年。
夸美纽斯
著作:《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育观点
“泛智”教育
教育适应自然
班级授课制
教学原则
建立统一的学制系统
卢梭(卢梭自然爱弥儿)
教育思想:性善论
理论:自然主义教育
著作:《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裴齐要诉心里话)
理论:教育心理学化
洛克(洛克白板话绅士)
观点:“白板说”
著作:《教育漫话》
理论:“绅士教育论”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
著作:《 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思想(一个原则,两个基础,三个中心,四个阶段)
一个原则
教育性教学原则(教书+育人)
两个基础
伦理学
心理学
三个中心
课堂中心
教材中心
教师中心
四个阶段
明了(清楚)
联合(联想)
系统
方法(应用)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
著作:《民主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三即两学无目的,还有一个三中心)
三即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两学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实践)
无目的
教育无目的论
还有一个三中心
儿童中心(学生中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
蔡元培
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教育方针:五育并举
教育实践:改革北大
教育思想:教育独立
陶行知
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师之表”
生活教育理论
学校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泰斗)
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著作:《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
著作:《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的内涵
三个要素
客观事实
科学理论
方法技术
基本性质
文化性、
价值性、
伦理性、
主体性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一选二检三制定,整理分析写报告)
选择研究课题
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制定研究计划
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教育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质性研究法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随笔
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新进展——校本研究
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基本理念)
基本要素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