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师招聘考试 教综《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包含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等。
教师编制备考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包含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研究等。
初中生物生物体的层次结构,植物体的五大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 方法和手段。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质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结构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五四运动);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简单劳动力→复杂劳动力;体力劳动力→脑力劳动力;潜在劳动力→现实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科研)。
教育的科技功能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能够传承文化;
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
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
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教育的人口功能
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有助于人口迁移。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内涵
内容:身体、心理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内孟四尔弗)
孟子
弗洛伊德
威尔逊
高尔顿
格赛尔
霍尔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外出荀找金色洛华生)
荀子
洛克
华生
斯金纳
辐合论
代表人物
施泰伦
发展=遗传+环境
吴伟士(武德沃斯)
发展=遗传*环境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内部因素
遗传因素(物质前提)
所起作用
物质基础/前提
例子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虎父无犬子。
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因和动力、决定性因素)
决定作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外部因素
环境(提供多种可能)(能动)
可能性/现实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
教育(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原因)
主导作用
康德:人之所以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洛克:日常所见之人,十之八九由教育决定。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
教育要求
循序渐进
不陵节而施
阶段性
分阶段教学
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幼儿园小学化✘
不平衡性
要点
同一方面不同速
不同方面不同步
抓关键期
及时施教
互补性
一般表述
身残志坚
眼盲耳聪/以耳代目
长善救失
扬长避短
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弹性教学
整体性
把学生看做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