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发展阶段
从教育学的概念、各个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著作阐述教育学,希望此脑图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1-05 11:22:05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含义
“教育”一词的起源
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教育的概念
广义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
学校教育{三有(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三要素
教育者(主导)
受教育者(主体)
教育影响(纽带、桥梁)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社会属性
永恒性
教育和人共始终
历史性
古今不同
相对独立性
有自身规律、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继承性
古今相同
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产性
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
教育的基本功能
作用对象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
表现为个体社会化、个性化、谋生、享用等功能
社会功能(派生功能)
社会流向(阶级、区域、职业)和社会变迁(政治、经济、文化方面)
作用性质
正向功能
积极影响
负向功能
消极影响
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
计划内
隐性功能
计划外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内容
人类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
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
口诀
本能生利息
心理起源说
内容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
孟禄(美)
口诀
心理仿孟禄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劳动起源说
内容
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
米丁斯基、凯洛夫(苏联)
口诀
米凯爱劳动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
无阶级性、公平性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教育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古代社会
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
庠、序、校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春秋
私学兴起
六艺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
书写、文字、执政能力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
军事体育
尚武
雅典
政治、哲学、文字、艺术等
尚文
封建社会
中国(战国-清朝)
汉代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
科举制兴起
宋朝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清朝末期
科举制废除
外国(中世纪)
教会学校
教授七艺
骑士学校
教授七技
阶级性、等级性
近现代社会
近代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片实施(德国最早)
教育的世俗化、法制化
现代
教育全民化
教育民主化
教育多元化
教育现代化
教育终身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
法国保罗·朗格朗是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教育与劳动相脱离;教育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独属于人的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特点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只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经验、习俗、论文)(尚未独立)
中国
一本书
《学记》战国乐正克
地位
(中国古代、世界上、人类史上)世界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内容
“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一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一循序新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教学相长(教和学的关系)
一人
孔子
著作
《论语》
道德教育
仁政
教育作用
社会作用
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要素
庶、富、教
著名论断
个体功能
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性相近,习相远”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把受教育范围扩大到平民)“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教育目的
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政治家
学而优则仕
教育内容
文(六经)行忠信,主要内容是仁和礼
特点
忽视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传授
脱离社会生产劳动
教育方法
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启发诱导(世界最早)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因材施教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口诀:孔子启发因材施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西方
苏格拉底
产婆术(又称苏格拉底法、问答法)
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
柏拉图
《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分阶级教育、自由教育;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论灵魂》
古希腊三杰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培养》或《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创立阶段
创立派
培根
称谓
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观点
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夸美纽斯
称谓
教育学之父
著作
《大教学论》
标志着教育学独立,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观点
教育原则:教育要适应自然
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
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教学方法:直观性——教育学的”金科玉律“
口诀:级智夸大独立
康德
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赫尔巴特
称谓
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代表人
著作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观点
教育原则: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理论基础: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的基础上
传统三中心论:”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清楚)、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小明联系小芳)
口诀:一概念,二基础,三中心,四阶段
杜威
称谓
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
著作
《民主主义教育》
观点
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
五步探究教育法
教育无目的论
从做中学
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康得首开课,巴特来规范,杜威真现代。
其他派
卢梭
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
著作《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洛克
代表作是《教育漫画》,提出了白板说,倡导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奇
称谓
慈爱的儿童之父
著作
《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斯宾塞
《教育论》主张教育为完满生活而准备——教育预备/准备生活说
反对形式教育,重视实科教育
绅士洛克话白板,卢梭爱儿倡自然,裴斯心理重劳动,斯宾塞准备学知识
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马卡连柯
集体主义教育(平行教育原则)
凯洛夫
《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教育劳动起源说)
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赞可夫
《教育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
布鲁纳
《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倡导发现学习
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提出全面和谐发展大的教育思想
巴班斯基
《教育过程最优化》,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姆(没)有掌握目标,纳(哪)来发现结构,瓦根找范例(饭粒),高度赞发展,巴班最优化,全面和谐好斯甚
中国教育思想
蔡元培
杨贤江
晏初阳
黄炎培
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