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下册)——语法 Part 1
这是一个关于现代汉语(下册)——语法 Part 1的思维导图,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1-09 21:02:36现代汉语(下册)——语法 Part 1
语法概说
语法:语言三要素(语法、语音、词汇)之一,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层级性。
现代汉语的特点: ①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②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③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④词、短语、句子结构基本一致。
语法单位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分为实语素(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和虚语素(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结构类型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
合成词(由两个及以上语素构成)
复合式(都是词根+词根,联合型、偏正型、补充型、动宾型、主谓型)、重叠式、附加式(都是词根加词缀)
短语:由词组成,没有句调,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句法结构由若干词按语法规律组成)的组成成分。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语:表示动作行为,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 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 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词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词前面的修饰语 补语:谓词性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
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词的语法功能(主要依据)、形态和意义(二者为参考依据)。
分类
实词:能够充当句法成分,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实在。
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时地的名称。分为专有、普通、时间、处所、方位名词
语法特征: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e.g.牛吃草;柳树叶子、河边柳树 ②前面一般能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e.g.一个人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e.g.星星 ④经常用在介词后,组成介词短语。e.g.被人发现 ⑤单复同形。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
语法特征: ①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e.g.他来了;我们热爱祖国 ②能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e.g.很怕他 ③能构成“V不V”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e.g.看不看书 ④多数能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e.g.看着他 ⑤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套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意义,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e.g.说说
判断动词“是”表示判断和肯定,后不能有补语和助词“着,了,过”,没有动词重叠式,可以有“V不V”并列提问式。e.g.你是不是人
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等。
语法特征: ①常作定语和谓语或谓语中心。e.g.太阳红、红太阳 ②一般不带宾语。 ③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e.g.太小 ④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即以形态变化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副词“很”。e.g.早早 ⑤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他词缀。e.g.红彤彤 ⑥有些状态形容词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而且程度很深,不用加“很”或重叠。e.g.雪白
名形动词的比较,见教材P13
区别词:往往是成对或成组的,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性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语法特征: ①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e.g.西式服装;大号的 ②不能单独作主、谓、宾,组成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后可作。e.g.公私不分 ③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e.g.非正式会谈
区别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前者只能作定语,后者可作定语、谓语、补语、状语。
数词:表示数目或次序。分基数词和序数词。
语法特征: ①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e.g.四位老师 ②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e.g.一片浮云 ③合体数量词后不能加量词。e.g.仨人 ④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则可以表示二者。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
分类:名量词(个,对,尺,桶,挑)、动量词(次,年,脚,看)
语法特征:
①总是位于数词和名词之间,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作定、状、补、宾等。e.g.一个人 ②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逐一、多,能单独充当定、状、主、谓,不能作补、定。e.g.歌声阵阵 ③有时单独作句法成分。e.g.我想有个家 ④量词和名词在普通话和方言里各有习惯。e.g.一个人~一块人
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语法特征: ①大都能作状语,几乎都能修饰动词,进半能修饰形容词。 ②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不、没有”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③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e.g.打得赢就打。
代词:起代替、指示作用。
语法特征: ①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其他。 ②指示代名词指代人、事物。 ③疑问代名词表示询问、反问、设问。
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
叹词: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在句法结构中只起到附着和连接作用。
介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主要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
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助词: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语气词: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后面有停顿的地方,它本身念轻声。
词的兼类和借用
兼类条件 e.g.通知,密切,麻烦
①不同的词必须读音相同且意义有明显联系。
②经常在不同语境中至少有两类词的语法功能,即词性数>1。
借用条件 e.g.一船人,一车红薯,一盘水
甲类词临时借用作乙类词。
短语: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分类
结构类
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陈述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e.g.阳光灿烂
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e.g.想她
偏正短语:由有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面,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面,叫中心语。
定中短语: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的”作定语的标记。e.g.他的猫
状中短语:由状语和动词、形容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地”作状语的标记。e.g.刚回来
中补短语:由有补充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补充部分是中心语,由谓词充当;后面补充部分是补语,也由谓词充当,起述说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的问题。有的补语前有助词“得”作标志。e.g.学得好
联合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几项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e.g.讨论并且通过
连谓短语:由多项谓词性词语连用,谓词性词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以上五种基本结构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e.g.上山采药
兼语短语: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合二为一,形成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一个“兼语”。e.g.派你去
同位短语: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语法地位相同,有互相说明的复指关系,指同一事物。e.g.主席毛泽东
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组成,主要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e.g.大门外
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量词组成。
数量短语:由数词加量词组成。e.g.一个
指量短语:由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加(数)量词组成。e.g.这件
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常修饰谓词。e.g.用大碗盛汤
助词短语:由助词附着在词语上组成。
“的”字短语:由助词“的”字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作主语、宾语。e.g.大的要照顾小的
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表示比喻、推测,属于形容词性短语,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e.g.木头似的站着
“所”字短语:由助词“所”字加在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e.g.所想
功能类
体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名词。
谓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谓词。
多义短语:因语法组合或语义组合或二者共同造成有多个意义的短语。
e.g. 结构层次不同:老教师休息室 结构关系不同:学习文件 语义关系不同:母亲的回忆 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都不同:咬坏孩子的狗
句子(见“现代汉语(下册)——语法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