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管学习笔记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本导图梳理了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功能、相关淋巴组织。
编辑于2021-09-05 18:52:52消化管 一般结构
黏膜
上皮
细胞种类
两端
复层扁平
保护作用
其余
单层柱状
消化吸收
散在淋巴细胞
上皮细胞间隙,尤以小肠上皮中多见
与管壁内腺体相连续
固有层
疏松结缔
细胞多,纤维细密,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丰富
胃肠固有层富含腺体、淋巴组织
食管上下段黏液性腺
黏膜肌层
薄层平滑肌,收缩可促进固有层内的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行,有利于物质吸收转运
黏膜下层
致密结缔组织
含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
黏膜下神经丛,由多极神经元、无髓神经纤维构成,可调节黏膜肌的收缩和腺体分泌
食管、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分别有食管腺、十二指肠腺
食管、胃、小肠、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形成皱襞,可扩大黏膜表面积
肌层
种类
平滑肌
食管上段、肝门处
骨骼肌
其余大部分
分层
一般
内环行
外纵行
胃
内斜
中环
外纵
构成
肌间神经丛
结构与黏膜下神经丛相似,调节肌层的运动
间质卡哈尔细胞
分布
肌间结缔组织
形状
细胞
多突起
HE染色中不易辨认
核
椭圆形
胞质
较少,线粒体较多
功能
产生电信号,通过缝隙连接传递给平滑肌细胞,引起肌层自发缓慢的节律性收缩
外膜
位置
消化管壁最外层
分类
纤维膜
分布
消化管上段(咽、食管)、下段(直肠)
组成
疏松结缔组织
与周围组织相连
浆膜
分布
消化管中段,包括胃、肠最外层
组成
薄层结缔组织+间皮覆盖
功能
保持胃肠外表面光滑,减少摩擦,利于胃肠蠕动
功能
对食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性消化,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单糖、甘油酯等,进而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食物残渣
黏膜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屏障,富含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对病原生物等有害物质有重要的防御作用
含多种内分泌细胞,有内分泌功能
肠相关淋巴组织
上皮内的淋巴细胞
固有层中的林巴细胞、淋巴小结、集合淋巴小结
食管
黏膜
上皮
未角化复层扁平
食物通过时起机械性保护作用
下端与贲门连接处
食管癌易发
固有层
细密结缔组织
乳头
突向上皮
上下段黏液性腺
肌层
纵行平滑肌束
黏膜下层
疏松结缔
食管腺
开口
食管腔
黏液分布、功能
食管表面,有利于食物通过
周围有较密集淋巴细胞、浆细胞、淋巴小结
肌层
分层
内环
两端稍厚,分别形成上下括约肌
外纵
分段
上1/3
骨骼肌
下1/3
平滑肌
中1/3
两者兼具
外膜
纤维膜
胃
黏膜
分区、结构
黏膜表面有许多浅沟,将黏膜分成许多直径2~6mm的胃小区
黏膜表面遍布大量不规则小凹陷,称为胃小凹
分层
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主要由表面黏液细胞构成
表面黏液细胞
核
位置
基部
形状
椭圆形
胞质
黏原颗粒
顶部
HE染色切片上较淡以至透明
分泌物
富含中性糖蛋白
分泌至细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黏液膜,可防止高浓度盐酸与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消化以及食物对上皮的磨损
相邻细胞在近游离面形成紧密连接,起屏障作用,防止胃腔内的化学物质进入胃壁
黏液膜和紧密连接共同组成屏障,起保护作用
更新
每2~6天更新一次,脱落的细胞由胃小凹底部和胃腺颈部的未分化细胞增殖补充
固有层
含大量管状腺
胃底腺/泌酸腺
分布
胃底、胃体部
特点
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
形态
分支管状
细胞
主细胞/胃酶细胞
分布
主要位于腺下半部
数量
数量最多
越接近贲门部的胃底腺中主细胞越多
形态
典型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细胞
柱状
核
圆形
基部
胞质
基部强嗜碱性
顶部
酶原颗粒
普通固定染色标本中多溶解消失,使该部位呈色浅淡
大量RER、游离核糖体、Golgi
分泌物
胃蛋白酶原
可被盐酸激活形成胃蛋白酶
寿命
约200天
壁细胞/泌酸细胞
分布
腺上半部较多
数量
越接近幽门部的胃底腺中壁细胞越多
形态
细胞
体积大,多呈圆锥形
核
圆
细胞中央
可有双核
胞质
强嗜酸性
丰富线粒体
为形成盐酸的过程提供大量ATP
胞膜
细胞内分泌小管
形成
细胞游离缘的胞膜内陷形成的分支小管
分布
可环绕核,甚至接近基部质膜
结构
腔面
大量微绒毛
管膜
质子泵 (H+、K+-ATP酶)
把壁细胞内形成的H+输入小管
Cl-通道
从血液摄取的Cl-输入小管
与H+结合形成盐酸进入腺腔
开口
开口于腺腔
周围
微管泡系统
即许多小管、小泡
结构特征随分泌活动不同时相而变化
静止状态
微绒毛少而短
分泌小管少
微管泡系统发达
功能状态
微绒毛增长、增多
微管泡系统迅速转变为分泌小管 微管泡系统随之减少
说明微管泡系统的膜与小管的膜可以融合和相互转化
分泌物
盐酸
激活胃蛋白酶原形成胃蛋白酶,并为其活性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以对食物进行初步分解
杀菌
内因子
这种糖蛋白在胃腔内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使Vit B12在肠道内不被酶分解,并促进回肠吸收B12,供红细胞生成所需
病理
萎缩性胃炎
壁细胞减少,内因子缺乏,B12吸收障碍--->恶性贫血
寿命
约200天
颈黏液细胞
数量
较少
分布
胃底腺顶部,常夹在其他细胞之间
形态
细胞
楔形
核
扁平
基底
胞质
黏原颗粒
核上方,HE染色浅淡
分泌物
可溶性酸性黏液,对黏膜有保护作用
寿命
1周
干细胞
分布
从胃底腺顶部至胃小凹深部一带
形状
细胞
胞体较小,呈低柱状
功能
可不断分裂增殖
向上迁移分化为表面黏液细胞
向下迁移分化为其他胃底腺细胞
内分泌细胞
ECL细胞
组胺
促进邻近壁细胞分泌盐酸
D细胞
生长抑制素
直接抑制壁细胞功能
通过抑制ECL细胞间接作用于壁细胞
功能
胃黏膜中功能最重要的腺体
贲门腺
分布
近贲门处
形状
单管/分支管状腺
分泌物
黏液或溶菌酶
幽门腺
分布
幽门部
形状
分支较多且弯曲的管状黏液性腺
细胞
很多G细胞
产生胃泌素
刺激壁细胞分泌盐酸
促进胃肠黏膜细胞增殖
少量壁细胞
三种腺体分泌物混合形成胃液
成人每日分泌量1.5~2.5L
pH0.9~1.5
盐酸、胃蛋白酶、黏液,大量水、NaCl、KCl等
腺之间和胃小凹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
散在的平滑肌细胞
较多淋巴细胞,一些浆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黏膜肌层
内环行、外纵行两层薄层平滑肌构成
黏膜下层
致密结缔组织,内含较粗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可见成群的脂肪细胞
肌层
较厚
分层
内斜
中环
外纵
平滑肌
贲门、幽门括约肌
外膜
浆膜
小肠
黏膜
特殊结构
皱襞
形成
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肠腔面突起形成
形态
环形
半环形
螺旋走行
分布规律
距幽门5cm处开始出现,十二指肠末段和空肠头段极发达,向下逐渐减少、变矮,至回肠以下基本消失
肠绒毛
形成
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
形态
宽大叶状
十二指肠
长指状
空肠
短锥形
回肠
分布规律
十二指肠、空肠头段最发达
根部上皮和下方固有层中的小肠腺上皮相连续
功能
扩大小肠内表面积
小肠腺/利伯屈恩隐窝
单管状
直接开口于肠腔
分层
上皮
单层柱状
细胞
吸收细胞
数量
最多
形状
细胞
高柱状
核
椭圆形,基部
胞质
丰富SER,Golgi
胞膜
相邻细胞顶部
紧密连接
阻止肠腔内物质由细胞间隙进入组织,保证选择性吸收的进行
游离面
光镜下
纹状缘
电镜下
密集而规则排列的微绒毛
扩大细胞游离面面积
细胞衣
分布
微绒毛表面
构成
细胞内镶嵌蛋白的胞外部分
双糖酶、肽酶
吸附的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
功能
食物消化的重要部位
特殊受体
有利于相应物质的吸收,如回肠的内因子受体,有助于Vit B12吸收
吸收过程
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 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 脂肪酶:胰脂肪酶
书P141
功能
吸收功能(上述)
参与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的释放
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吸收细胞,向肠腔分泌肠激酶
可激活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表面受体有利于相应物质的吸收,如回肠的内因子受体,有助于Vit B12吸收
杯状细胞
分布
散在吸收细胞之间,从十二指肠到回肠末端,逐渐增多
功能
分泌黏液,润滑保护
内分泌细胞
数量
少
分布
十二指肠和空肠
分类
I细胞
产生缩胆囊素-促胰酶素
促进胰腺腺泡分泌胰酶、促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
S细胞
促胰液素
刺激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水和碳酸氢盐,导致胰液分泌量剧增
调节
当酸性食糜从胃排入小肠,刺激它们的分泌活动
最终促进碱性的胆汁和胰液中和胃酸,胃胰酶的消化作用提供碱性环境
干细胞
分布
小肠腺下半部
形状
细胞
较小,柱状
功能
不断增殖分化,向上迁移,补充在绒毛顶端脱落的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 也可分化为帕内特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更新
周期为3~6天
固有层
疏松结缔
结构
中央乳糜管
位置
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内,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
以盲端起始于绒毛顶部,向下穿过黏膜肌层形成淋巴管丛
形状
管腔大
内皮细胞
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
功能
吸收细胞释放的乳糜颗粒进入中央乳糜管后输出
有孔毛细血管
位置
中央乳糜管周围
功能
肠上皮吸收的氨基酸、单糖等水溶性物质主要经此进入血液
肠腺/隐窝
形成
相邻绒毛之间根部之间的上皮内陷,伸入固有层中,形成肠腺/肠隐窝
形态
单管状,直接开口于肠腔
上皮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干细胞
内分泌细胞
帕内特细胞
位置
肠腺基部,尤以回肠为多
分布
常三五成群
形态
细胞
较大,圆锥形
核
卵圆形,基部
胞质
顶部含粗大嗜酸性颗粒
基部嗜碱性
电镜下含丰富RER,发达Golgi和粗大酶原颗粒
分泌物
溶菌酶和防御素/隐窝素
溶菌酶溶解肠道细菌的细胞壁,有一定灭菌作用
细胞
淋巴细胞
可聚集形成淋巴组织
回肠较多,形成集合淋巴小结
肠伤寒,细菌常入侵,引起局部溃疡甚至肠穿孔
也可穿过黏膜肌进入黏膜下层
浆细胞
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黏膜肌层
内环行
外纵行
薄层平滑肌
黏膜下层
致密结缔,血管、淋巴管较多
大量十二指肠腺
黏液性腺,导管穿过黏膜肌层开口于小肠腺底部
分泌黏稠的碱性粘液,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胃酸侵蚀
小肠上皮和腺体的分泌物称为小肠液
成人每日分泌量1~3L
pH约为7.6
大量水、NaCl、KCl等
肌层
内环
外纵
外膜
十二指肠壁
纤维膜
其余
浆膜
大肠
盲肠、结肠、直肠
黏膜
结构
表面光滑,无绒毛
半月形皱襞
结肠袋之间的横沟处
直肠横襞
直肠下段,三条,横行
分层
上皮
单层柱状
吸收细胞、大量杯状细胞
吸收细胞主要吸收水和电解质,以及大肠内细菌产生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固有层
大肠腺
直管状
细胞
吸收细胞
大量杯状细胞
少量干细胞、内分泌细胞
无帕内特细胞
功能
分泌黏液
孤立淋巴结
黏膜肌层
同小肠
黏膜下层
结缔组织内有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
可有成群脂肪细胞
肌层
内环
局部增厚形成结肠袋
外纵
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
带间纵行肌菲薄甚至缺失
外膜
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 升结肠、降结肠前壁 直肠上1/3的大部,中1/3的前壁
浆膜
升结肠、降结肠后壁 直肠其余
纤维膜
结缔组织常有脂肪细胞聚集
肠脂垂
阑尾
管腔小而不规则,大肠腺短而少
固有层
极丰富淋巴组织
大量淋巴小结可连续成层,并突入黏膜下腔,致使黏膜肌层不完整
肌层
很薄
外覆浆膜,富含血管
功能
具有黏膜免疫功能
肛管
功能
吸收水、电解质
吸收大肠内细菌产生的B族Vit和Vit K
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口腔、咽
口腔
口腔黏膜
上皮
复层扁平,仅硬腭角化
感觉神经末梢
底部
口腔底部上皮菲薄
通透性高,有利于某些化学物质的吸收 如: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
固有层
形态
红色(富有毛细血管)
构成
感觉神经末梢
结构
乳头
结缔组织突向上皮形成
富有毛细血管
小唾液腺
联系
在唇、颊处连于骨骼肌,在硬腭处连于骨膜
无黏膜肌层
舌
表面黏膜
分层
复层扁平上皮
固有层
腹面
薄,光滑,上皮未角化
根部
舌扁桃体
许多淋巴小结构成
上皮
背面
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深部肌层
骨骼肌
分层
纵行
横行
垂直
牙
咽
黏膜
肌层
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