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药剂学 第07章浸出制剂
中药药剂学浸出制剂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考研党备考秘密武器!学生党期末必备宝典!干货满满,欢迎点赞收藏!
编辑于2024-03-14 21:52:02浸出制剂
概述
含义:指采用适宜的溶剂和方法,浸提饮片中有效成分而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特点
体现方药多种浸出成分的综合疗效和特点
服用量少,使用方便
部分浸出制剂可作为其他制剂的原料(流浸膏、浸膏作为原料可进一步制备丸剂、片剂、颗粒剂)
种类
水浸出制剂
水为溶剂
汤剂、合剂
含醇浸出制剂
适宜浓度的乙醇或酒为溶剂
酒剂、酊剂、流浸膏剂
含糖浸出制剂
水提液浓缩加入蔗糖和蜂蜜
煎膏剂、糖浆剂
无菌浸出制剂
采用适宜的浸出溶液浸出药材成分,然后适当精制处理,制成无菌制剂
中药注射剂
其他浸出制剂
以中药提取物为原料制备得到的中药制剂
颗粒剂、片剂
汤剂
概述
特点
可随症加减,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
起效迅速
能发挥方药中多种成分的综合疗效
溶剂价廉易得,制法简单
缺点
临用新制,久制易发霉变质
药液味苦量大
脂溶性和难溶性成分浸提不完全
不易携带
制备
注意事项
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min
煎药器具:砂锅、陶器、搪瓷、不锈钢锅等,忌用铁锅
煎煮火候:沸前“武火”,沸后“文火”
煎煮时间:解表药、清热药、芳香药不宜久煎;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煎40-60min
特殊中药的处理
先煎
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打碎先煎30min,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
矿石类
贝壳类:牡蛎、珍珠母
角甲类
有毒中药(先煎、久煎去毒)
乌头、附子、雪上一枝蒿、商陆
久煎产生的水解产物方能起效的药物
石斛、天竺黄
后下
汤剂煎好前5-10min放入
含挥发油较多的中药:薄荷、细辛、青蒿等
含热敏性成分的中药: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
包煎
花粉类:松花粉、蒲黄
种子类:葶苈子、菟丝子、苏子
易沉于锅底的药物细粉:六一散、黛蛤散
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中药:浮小麦、车前子
有较多绒毛中药:旋覆花
另煎
适用于贵重中药:鹿茸、西洋参、人参
烊化
适用于胶类或糖类中药:阿胶、饴糖
冲服
适用于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牛黄、三七
粉碎成极细粉加入汤剂中服用
榨汁
适用于需取鲜汁应用的药材:鲜生地、生藕、梨、鲜姜
合剂
概述
指饮片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灌装者称“口服液”
特点
与汤剂相比,合剂药物浓度高,服用剂量小
便于贮藏和携带,适合工业化生产
成品中多加入防腐剂
吸收快,起效迅速
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
属于混悬液
制备
饮片→浸提→精制→浓缩→(矫味剂、防腐剂等辅料加入)→配液→分装→灭菌
需加入着色剂 ×
经过醇净化处理的合剂或口服液,应先回收乙醇,再浓缩,每日服用量控制在20~40ml
合剂中若加蔗糖矫味,通常含蔗糖量一般不高于20%(g/ml)
质量要求:成品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浸膏剂和流浸膏剂都是用乙醇做溶剂 ×
流浸膏剂
概述
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注意: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饮片1g
一般用作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或其他制剂中间体
溶剂
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
少数以水为溶剂者应加入20%-25%乙醇作防腐剂
制备方法
渗漉法
大多用渗漉法制备(渗漉时需要收集85%饮片量的初滤液另器保存)
水提醇沉法
益母草流浸膏
浸膏剂稀释法
甘草流浸膏
质量检查
性状
为澄清液体,久置产生沉淀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可滤除沉淀
乙醇量
流浸膏剂含乙醇量至少为20%以上,但浸膏剂不检查乙醇量
甲醇量
装量
微生物限度
浸膏剂
很少直接应用于临床
概述
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有效成分,蒸去大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注意: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分类
稠浸膏:含水量15%-20%
干浸膏:含水量≤5%
浸膏剂一般用作制备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的中间体,少数品种直接用于临床
制备方法
煎煮法
浸渍法
渗漉法:多采用
回流法
质量检查
性状
装量
微生物限度
酒剂与酊剂
概述
酒剂
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多供内服和外用,能祛风活血、止痛散瘀
酊剂
指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供口服或外用
含有毒药品的酊剂,每10ml相当于原药物的1g【10%(g/ml)】
其他酊剂,每10ml相当于原药物2g
毒一无二
制备
酒剂:浸渍法、渗漉法、回流热浸法
酊剂:浸渍法、渗漉法、溶解法、稀释法
注意事项
制备酊剂时,为减少酊剂中杂质的含量,酊剂中乙醇不应低于30%(ml/ml)
质量要求
性状:均为澄清液体,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乙醇量:酒剂和酊剂均应检查乙醇量
甲醇量:酒剂和口服酊剂应检查甲醇量,不得过0.05%(ml/ml)
装量
微生物限度
煎膏剂
概述
饮片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半流体制剂
特点
药物浓度高,易保存,服用方便
以滋补作用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多用于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
不适用于热敏性或挥发性成分的药物
制备
煎煮→浓缩→炼糖(或炼蜜)→收膏
炼糖
目的
防止晶型转变 ×
使糖的晶粒熔融
去除杂质
杀灭微生物
减少水分
控制糖的适宜转化率,使部分双糖转化为单糖,以防止返砂
返砂
煎膏剂在贮藏过程中析出糖晶的现象
原因
煎膏剂中总糖量过高或炼糖的转化率过低或过高所致
防止返砂方法
总糖含量控制在85%以下
蔗糖转化率控制在40%-50%
缩短煎膏剂加热时间
降低煎膏剂加热温度
适当调高煎膏剂PH值
方法
取蔗糖加入糖量一半的水及0.1%的酒石酸,加热溶解保持微沸,炼至“滴水成珠、脆不粘牙,色泽金黄”
加酒石酸/枸橼酸的作用:促进糖的转化
收膏
相对密度:1.40左右
收膏标准
“夏天挂旗,冬天挂丝”
将膏液滴于食指上与拇指共捻,能拉出约2cm左右的白丝,俗称“打白丝”
趁热滴于桑皮纸上,不见水迹
注意事项
煎膏剂中加入炼蜜或糖(或转化糖)的量一般不得超过清膏量的3倍
颗粒剂制软材辅料用量不宜超过清膏量的5倍
糖浆剂
概述
指含有原料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特点
含蔗糖量不低于45%(g/ml)
属于低分子溶液剂
分类
单糖浆
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
蔗糖浓度:85%(g/ml)或64.7%(g/g)
用于矫味剂、助悬剂、粘合剂
芳香糖浆
含芳香性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用于液体药剂的矫味剂,如橙皮糖浆
药用糖浆
含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治疗作用
制备
方法
热溶法
加热使蔗糖溶解速率加快,药液易滤过澄清;可以杀灭微生物,成品易于保存;有适宜转化率,可延缓氧化药物的变质
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转化糖含量增加,制品颜色变深
适用于对热稳定的药物和单糖浆的制备
制备单糖浆应保持微沸5min以上,以达灭菌目的
冷溶法
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的糖浆制备
混合法
注意事项
糖浆剂易长霉变质,需加入防腐剂
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得超过0.3%,羟苯酯类的用量不得超过0.05%
糖浆剂不能用热压灭菌
质量要求: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酊剂:10ml对应1g 流浸膏剂:1ml对应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