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药剂学 第13章散剂
中药药剂学散剂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考研党备考秘密武器!学生党期末必备宝典!干货满满,欢迎点赞收藏!
中药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考研党备考秘密武器!学生党期末必备宝典!
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考研党备考秘密武器!学生党期末必备宝典!干货满满,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中药药剂学新型给药系统章节重点知识点总结,考研党备考秘密武器!学生党期末必备宝典!干货满满,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散剂
概述
特点
分散度大,起效迅速
散剂更稳定 ×
制备简便,剂量可随症加减
运输、携带方便,适用范围广,对溃疡、外伤等能起到收敛保护的作用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服用时口感差,剂量大时还会造成服用困难
比表面积大,一般其臭味、刺激性、吸湿性及化学活性等表现强烈,且挥发性成分易散失,腐蚀性强,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分类
医疗用途
内服散剂
外用散剂
药物组成
单方散剂
复方散剂
药物性质
一般散剂
特殊散剂
含毒性药物散剂
低共熔混合物散剂
含液体药物散剂
眼用散剂
剂量
单剂量散剂
多剂量散剂
制备
一般散剂的制备
原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成品
混合
制备散剂的关键操作(炼油为制备膏药的关键操作)
制备方法
打底套色法
量少色深的药粉放入已饱和表面能的乳钵中,再将量多色浅的药粉逐次加入乳钵中混合均匀
该法只侧重色泽,违背了药粉等量混匀的原则
等量递增法
混合效果好,省时,适用于含毒性药物、贵重药、剂量小药物的散剂
分剂量
重量法
含毒性药物、贵重细料药物
容量法
自动包装机
特殊散剂的制备
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因毒性药物剂量小,服用易损耗等,一般在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辅料稀释制成倍散
0.01~0.1g——10倍散
0.001~0.01——100倍散
0.0001~0.001——1000倍散
稀释剂:乳糖(最佳)、淀粉、糊精、蔗糖、硫酸钙、碳酸钙等
着色剂:确保倍散在制备中混合均匀,借助颜色深浅来识别稀释倍散;常用胭脂红、靛蓝等
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经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通常在混合后较快的发生,但有时需等一段时间后才出现
药物形成低共熔物后,药理作用增强或无明显变化,宜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方中其他药物混合
若药理作用减弱,则应先用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与其他组分混合的方法,避免出现低共熔现象
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时,应先将其共熔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合 ×
产生共熔现象与药物的品种和使用的比例量有关
樟脑和薄荷脑
薄荷脑与冰片
樟脑与水杨酸苯酯
当液体组分量较少时,可用方中的其他固体组分吸收后混匀
当液体组分量较多时,方中其他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将其吸收时,可加适宜辅料(如乳糖、淀粉、蔗糖、磷酸钙等)吸收
当液体组分过多,且属于非挥发性成分时,采取加热等方法除去大部分水,使其呈稠膏状,再加方中其他固体组分或辅料,低温干燥,混匀
采用水飞法或其他方法制成极细粉
无致病菌,不得含有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眼部损伤或术后用散剂,绝对无菌
质量要求
性状
进行均匀度检查(特殊)
外观均匀度
含量均匀度
粒度
内服散剂——细粉
外用散剂、烧伤或严重创伤用散剂、儿科用散剂——最细粉(通过七号筛的粉末总量不得少于 95%,120目)
眼用散剂——极细粉(200目)
水分
不得超过9%
装量差异
装量
无菌
微生物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