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消化腺学习笔记
消化腺是指动物体分泌消化液的腺体。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除胆汁外,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本图内容丰富全面且简单明了,适用于考试复习!
组织胚胎学--胚胎发育,内容有内胚层消化管→消化系统、内胚层消化管→呼吸系统、间介中胚层→泌尿系统、间介中胚层→生殖系统、中胚层间充质→循环系统。
脂质代谢 生物化学,其脂质特点: ①不由基因编码独立于从基因到蛋白质的遗传信息系统之外 ②不易溶于水。
糖代谢 生物化学,分享了糖化学、无氧氧化/乳酸发酵(胞质)、有氧氧化(胞质+线粒体)、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血糖及其调节的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考研复习知识点之史纲思维导图。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消化腺
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小叶
大唾液腺
一般结构
复管泡状腺
被膜薄伸入→腺实质→小叶
腺实质=导管+腺泡
导管
①闰管: 是与腺泡直接相连短而细的管道;由单扁/单立上皮细胞围成,腔小 ②纹状管(分泌管): 单高柱状上皮围成,腔大;核圆顶部胞质嗜酸;垂直纵纹;EM(质膜内褶线粒体→表面积增大,水和电解质转运) ③小叶间导管: 单柱→假复 ④总导管: 开口于口腔
腺泡
①浆液性腺泡→分泌物稀薄,主要含酶蛋白质 LM: 核圆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部胞质呈强嗜碱性;顶部胞质有嗜酸性分泌颗粒 EM: 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颗粒 ②黏液性腺泡→分泌物粘稠,主含粘蛋白 LM: 核扁圆、位于细胞基部;细胞质呈泡沫或空泡状 EM : 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粘原颗粒 ③混合性腺泡→由粘液性腺细胞和浆液性腺细胞组成;浆半月
肌上皮细胞→收缩促进分泌
三大唾液腺结构特点
腮腺-纯浆液性腺
闰长纹短,占25%,含淀粉酶多
下颌下腺-混合性腺
闰短纹长,占70%,含淀粉酶和粘液
舌下腺-混合性腺
闰无纹短,占5%,以粘液为主
三大唾液腺→唾液→①水分粘液-润滑 ②唾液淀粉酶-消化 ③溶菌酶干扰素-防御 ④浆细胞产生的IgA+腺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泌片→SIgA-免疫
胰腺
头体尾
外分泌部-浆液性复管泡状腺
小肠I细胞分泌的缩胆囊素-促胰酶素调节→40~50个胰腺泡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无肌上皮细胞,泡心细胞=闰管起始部上皮细胞
小肠S细胞分泌的促胰液调节素→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水和碳酸氢盐
胰液
1000-2000ml胰液,无色无味,PH为7.8-8.4,渗透压等于血浆
①水(97.5%) ②无机物(0.6%): 泡心细胞和小的导管细胞→HCO3- Cl- Na+ K+等离子 ③有机物(1.8%): 腺细胞→多种消化酶
内分泌部(胰岛)
散在于腺泡间,大小不等,染色较浅的内分泌细胞团;胰尾较多,100万个左右,胰岛细胞间有丰富cap
①A细胞(α): 20%,体积大位于周边部,分泌高血糖素→分解G抑制糖原合成血糖↑ ②B细胞(β): 70%,位于中央部,分泌胰岛素→促进糖原合成脂肪贮存血糖↓ ③D细胞(δ): 5%,分散在周边部,分泌生长抑素→抑制其他细胞分泌活动 ④PP细胞: 很少,位于周边部,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道运动胰液分泌胆囊收缩
肝
①人体最大的腺体 ②产生胆汁,合成多种蛋白质及多肽类物质 ③参与糖脂类激素药物等的代谢 沟窝右叶上面为纤维膜其余为浆膜;门管区(各种管道密集处)
肝小叶
①肝的基本结构单位 ②多面棱柱体,长2mm,宽1mm ③肉眼观呈颗粒状,人约50万~100万个 ④组成:中央是中央静脉,周边是放射状肝索肝血窦 肝细胞→肝板→肝索(相邻肝板吻合形成切面索状的迷路样结构);界板(肝小叶周边的肝板);肝血窦(肝板之间)
肝c
L.M: ①胞体(大多边形,分界清) ②细胞核(大而圆居中、可有双核) ③细胞质(嗜酸性,含散在的嗜碱性物质) E.M: 各种细胞器丰富(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堪称体内细胞之最 功能: 合成和分泌胆汁,合成血浆蛋白质,解毒,生物转化 肝细胞三种不同的功能面: ①血窦面 ②胆小管面 ③细胞连接面→血窦胆小管面有丰富微绒毛→增加面积 多倍体肝细胞数量多→活跃功能,再生能力强有关
中央静脉
a. 位于肝小叶长轴的中央; b. 为小静脉; c. 壁上有肝血窦的开口,故壁不完整,汇合为小叶下静脉
肝板/肝索
a.由肝细胞组成的板状结构; b.围绕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排列; c.板上有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 d.板上有孔,使相邻肝血窦相通
肝血窦
肝板之间,腔大不规则,内皮细胞围成
小叶间动脉(含氧)和小叶间静脉(含肠道吸收物)→肝血窦→物质交换→汇入中央静脉
利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①血流缓慢 ②窗孔+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
肝巨噬细胞(kupffer): 清除肝血窦中的抗原、衰老细胞、监视肿瘤等功能
NK(肝内大颗粒淋巴细胞): 免疫防御
窦周隙
位于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狭窄间隙;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充满血浆+微绒毛)
贮脂细胞(肝星状细胞)→维A代谢和贮存脂肪,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在慢性肝病, 贮脂细胞异常增殖,导致肝硬化
胆小管
相邻两个肝细胞之间局部包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连接成网
肝细胞→微绒毛伸入;连接复合体封闭细胞间隙→防止胆汁外溢
当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或胆道堵塞、内压增大时,胆小管正常结构被破坏,胆汁溢人窦周隙,继而进入血液导致出现黄疽。
门管区
每个肝小叶周围有3-4个门管区
门静脉→小叶间静脉
肝动脉→小叶间动脉
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出肝
非门管区: 中央静脉→小叶下静脉→肝静脉
肝内血液循环
①肝静脉(功能性血管): 对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进行代谢加工 ②肝动脉(营养性血管): 提供氧
1500-2000ml/min;占搏出量的30-40%
肝的胆汁形成和排出途径
肝细胞(吸收血浆中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胆小管(结合胆红素+胆盐+胆固醇合成胆汁)→闰管/赫令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肝总管→①胆囊管入胆囊 ②胆总管入十二指肠
肝再生
强大的再生能力
胆囊与胆管
胆囊
①分为底体颈 ②功能→贮存浓缩胆汁,将胆汁排入肠腔
胆管
肝细胞分泌胆汁→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贮存 胆囊中胆汁浓缩→胆囊管→胆总管→肠腔
分类
小消化腺(管壁内):显微镜→食管腺、胃腺、肠腺 大消化腺(管壁外):肉眼可见→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舌下)、胰腺、肝
结构
实质:腺泡(腺细胞)与导管 间质:被膜和叶间的结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