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学术思想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学术思想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道家,儒学与中国文化。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用。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学术思想——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清代朴学,宋明理学,汉代经学,早期儒家,儒。
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章思维导图!考研必看!主要聚焦于姓氏与名、字、号。详细探讨了姓氏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教学内容整理
考研三步翻译技巧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六章 学术思想
儒学与中国文化
礼乐刑政一体——礼教社会
儒学源于西周的礼乐文化
礼,起源于祭神
孔子“以仁入礼”
“礼治”社会
知书达礼
内在超越——儒教
在古代起到了宗教的作用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
君子风范——儒学与中国文化性格
正人正己,成贤为圣
安贫乐道,自信乐观
忧国忧民,刚健自强
儒家的现代价值
全球化的文化认同
现代社会里的身心安顿
道德理性、精神生活
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见利思义,仁者爱人
普世价值中的中国智慧
以礼待人
忠恕之道,“黄金法则”
道家
概述
道家与儒家的区别
儒家:入世之学
政治教化
社会
道家:出世之学
宇宙人生
个人
老庄思想
老子
生平
主要思想
自然即道的本体论
把道作为最高范畴
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
宇宙的原始状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世界的本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法自然
自然地演进和发展
无为自化
无欲以静,天地将自定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相反相成
物极必反,互相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守雌贵柔的人生观
策略思想
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知荣守辱、知雄守雌
消极性
过分强调“柔弱”
消极退让、无为而治、否定进步
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
针对的对象
统治者的强作妄为、胡作非为
“道”的来源
原始氏族制
楚文化精神
先秦古籍
庄子
自然无为(核心)
精神世界的自由
逍遥游
“心斋”“坐忘”
现实人生的超越
抹杀事物的区别
自我欺骗、逃避现实
天性自然的肯定
“自然”反对“人为”
“德”
补充:庄子三言
运用文学语言的三种表现形式
内容
寓言
寄托寓意
重言
借众先贤往圣的言论加强自己思想的分量
厄言
感情的自然流露
稷下道家:黄老之学
战国时期,稷下迅速发展
显扬老学,淡化庄学,兼采儒墨名诸家
政治哲学
君人南面之术
自然长生之道
魏晋玄学
定义
老庄思想为主旨+儒家经义
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深奥难测而又无法明确
代表人物
贵无派
何晏
《道德论》《论语集解》
贵无
天地万物,已无为本
返璞归真,一任自然
王弼
《周易注》《老子注》
阮籍、嵇康
道家的自然主义
“自然”与“名教”完全对立
贵有派
裴𬱟、郭象
《崇有论》
自然与名教,儒家与道家统一
道家与中国文化
道法自然——道家对中国社会的建构
不争之争:道家的政治智慧
诗意栖居:道家的生活方式
艺术自觉:道家与中国艺术
山水清音
黑白虚实
提意取神
厚德载物——道家与中国的文化性格
身重于物,珍爱生命
少私寡欲,淡泊名利
自由超越,专注性灵
自由精神——道家在近现代的新阐述
民族复兴
道家和儒家的对比与互补
对比
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
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
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
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互补
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
儒家:局限于人伦
儒家
独善之路
公众号:梦野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