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世界近代史: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包含英国革命、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后果。
编辑于2024-05-21 20:58:54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英国革命
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背景)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发达)
圈地运动
概念
15世纪末--19世纪,西欧的公有农地和牧地转变为现代模式的围以篱笆的小园田和联合农场的过程。
过程
第一阶段
15世纪最后30年至16世纪初期
强占了古代农村公社残余的土地
第二阶段
16世纪初至17世纪末叶
抢占自耕农的份地
第三阶段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最初40年代
大规模地转让、拍卖、法律予以保护
宗教改革推动
第四阶段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
规模的掠夺农民土地
血腥性
影响
实现了资本主义在农村的变革,推动了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的过渡
扩大了国内市场(农业市场)
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资本、原料和劳动力,完成了在农村的资本原始积累
变革了土地制度
造成了英国原剥削阶级的分化和封建制度的崩溃
阶级关系的变化(贵族的分化)
贵族阶级
旧贵族(封建大贵族)
新贵族(中小贵族、乡村绅士、部分富商)
“新”在
经济上: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
政治上: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去反抗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特点
形成于红白玫瑰战争之后
多为国教教徒
作为政府的建设力量而存在
追逐金钱的力量,同商品货币经济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措施
用暴力加速对农民的土地掠夺
积极支持参加海外殖民贸易和海外掠夺活动
作用
在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资产阶级
大资产阶级(大商人、包税商等)
中小资产阶级(高利贷资本家、租地资本家等)
农民阶级
革命的主力军
雇佣工人
革命的重要力量
清教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与专制君主矛盾的激化)
由来
英国加尔文教徒要求清除天主教残余,建立一个廉洁、民主的教会组织,因而被称为“清教”
兴起原因
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彻底
加尔文教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利益
教义
清除天主教残余,纯洁教会
反对主教制,教会组织民主化 ,主张容忍政策和信仰自由
主张节俭、勤劳;厌恶懒惰和邪恶
因信得救、宿命论
性质
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反封建政治运动
是为英国资本主义合理性大肆鼓吹的舆论运动
是资产阶级运动借来掩饰的宗教外衣
原因
英国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本身的欠缺造成的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与阶级矛盾的激化
英国历史上上的十个王朝
詹姆士一世、专制统治的表现
独裁专制、君权神授、强制征税、随意解散议会
大规模推行商业垄断
改变联合新教荷兰,打击天主教西班牙的传统政策
把英国国教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
革命的进程
英国革命的导火索——1637年苏格兰人起义
革命过程的曲折、反复
议会斗争阶段(1640-1642)
1640-1653年长期议会的召开是英国革命开始的标志
限制封建专制王权
领导、指挥了两次内战;处决国王;建立英吉利共和国
颁布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土地立法
两次内战时期(1642-1648)
第一阶段(1642-1644)
马斯顿荒原之战(1644)
第二阶段(1644-1646)
纳斯比战役(1645)
共和国时期(1649-1660)
1649年5月19日,英吉利共和国建立,标志着英国革命发展到顶峰。
克伦威尔护国政权的建立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光荣革命(1688)(革命结束)
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英国革命中的派别
革命派(议会党、圆颅党)
长老派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利益
议会支撑
独立派
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
军权支撑
斗争焦点:选举权、国家最高政权
平等派
代表社会中下层人民利益
士兵支持
掘土派
代表茅舍人和城市平民的利益
土地公有
反革命党(保皇党、骑士党)
革命的意义与特点
国内意义
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扩大了海外竞争与殖民掠夺规模
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
世界意义
对欧洲启蒙运动和美、法等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议会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仿效的榜样
英国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资产阶级革命年代
特点
资产阶级同新贵族结成长期同盟
革命形式多样化,有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武装斗争、和平夺权等
革命历程的曲折性
保守性
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进行的
革命后英国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君主立宪制
国王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首相
内阁首脑,掌行政大权
议会
权力中心,掌管立法大权
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融合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于一体
两党制
前提条件
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
光荣革命后英国政体基本稳定
君主立宪制沿议会制发展
阶级妥协是其阶级基础
意义
调节和保护英国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
对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制度
分崩离析和经济落后的德意志
三十年战争
战争表现
天主教和新教的国际性大冲突
战争主要特点
天主教同盟与新教同盟作战
历时漫长、背景复杂、影响深远
性质
一次在宗教外衣掩饰下为了政治和经济权力问题而进行的战争
爆发原因
德意志境内各种势力矛盾和斗争尖锐化
哈布斯堡家族的强大引起了欧洲各国的不安,使得欧洲各国的利益纷争错综复杂
”掷出窗外事件“(导火索)
战争经过
波西米亚时期(1618--1625)
丹麦时期(1625--1629)
瑞典时期(1630--1635)
法国---瑞典时期(1636--1648)
敌对双方
“新教同盟”
英国、法国和荷兰
“天主教联盟”
帝国皇帝、罗马教皇及西班牙
战争结果
1648年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包括了《奥斯纳布吕克条约》以及《闵斯特条约》
影响
对德意志
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生产下降
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农奴制再版”
造成了工商业的衰落与停滞
加深分裂局面
巩固了诸侯专制政体
削弱了德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地位
对近代欧洲国际关系
标志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开始建立
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确立了近代欧洲版图,调整了各国力量对比)
形成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力量均衡原则
开明专制
18世纪下半叶,中欧、东欧的一些国家封建专制君主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用专制的手段推行的改革手段
实施“开明专制”的国家
奥地利
玛丽亚·特丽萨
约瑟夫二世
普鲁士
腓特烈二世
俄国
叶卡捷琳娜二世
内容和性质
性质:一场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政治改革
经济改革
军事改革
教育改革
影响
有了较快的发展,缩短了同先进国家的距离
基本实现了“富国强兵”
促进各国文教事业空前繁荣
普鲁士
普鲁士精神
专制主义统治
充满侵略性的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精神
带有狂热的奉献精神
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传统
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17世纪俄国的历史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
改革原因:落后性
改革内容
军事上义务兵役制,引进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建立海军
经济上大力鼓励工商业发展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文化上引进西方的书籍、西方历法,改革俄国的生活方式,建设公共设施
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为俄罗斯的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提高了俄国的国际近代史
局限性
加强了对农奴及广大人民的剥削与控制,强化了农奴制
在改革时,手段野蛮、残酷,人民苦不堪言
文化上的上下层断裂
彼得大帝突出贡献
学习西欧,结合俄国的国情,赶上世界水平
全面改革,消除俄国政治、经济等弊端
大胆地起用人才,唯才是举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西欧的启蒙运动
性质
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背景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营造舆论的要求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
过程代表人物
过程
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是英国
发展于法国(最典型)、德国和俄国
扩大到意大利、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
传播到北美
代表人物
霍布斯
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
《利维坦》
约翰·洛克
反对“君权神授”,提出分权说
《政府论》
伏尔泰
自由平等
《哲学通信》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学说
《论法的精神》
卢梭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
《社会契约论》
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
魁奈
重农学派
内容
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总的来说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追求自由平等
特点
一切求助理性
攻击目标明确
有破有立,破立结合
打着全民的旗号,团结与并肩战斗
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作用
对西方
有力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等级制和天主教会,描绘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蓝图
推动了美、法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到来
影响了部分欧洲封建制,实行开明专制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有力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对世界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推动了人类民主政治文明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殖民、殖民地、殖民主义
殖民是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
殖民地指一个国家在国外侵占并大批移民居住的地区
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国家或者地区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剥削的政策
西欧诸国殖民扩张的概况
第一次殖民高潮
16世纪
工场手工业时期、商业资本主义
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
种族灭绝、掠夺财富、贩卖黑人
建立国家控制的公司对外殖民侵略,并不断扩大殖民地范围,为争夺殖民利益不断爆发殖民战争
掠夺财富、积累资本
第二次殖民高潮
19世纪前期
蒸汽机时代、工业资本主义
英法美俄
军事侵略、经济侵略
以炮舰、商品打开国门,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第三次殖民高潮
电气化时代、垄断资本主义
英法美俄日意比奥
资本输出增大
以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世界,利用资本输出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
英国取胜的原因
地理位置优势
出于大西洋航运中心,便于对外殖民
制度和政策优势
17世纪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优势
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
军事优势
海军强大
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西欧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世界市场拓展
人种重新分布
物种大交流
国际劳动分工实现
全球文化交流加强
对西欧国家的影响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在与伊斯兰世界的对抗中占据优势
对殖民地的影响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
明末清初的中国
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停止圈地
招民垦荒
蠲免租赋
摊丁入亩
推动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平定“三藩”
蒙古族
漠南蒙古
漠北喀尔喀蒙古
漠西厄鲁特蒙古
学术文化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提倡“八股文”
大兴“文字狱”
查禁对清朝不利的书籍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
“幕藩体制”
“士、农、工、商”
锁国政策
幕藩体制下的日本社会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1526--1857
阿克巴与印度的统一
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
“黄金时代”中的危机
“沙加汗时期”
奥朗则布与莫卧儿帝国的盛衰
剥削印度教寺院财富和土地
全力维护极少数伊斯兰教封建主集团的利益
文化和社会生活
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教文化的交流
伊斯兰教建筑艺术
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
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
1453年
向亚非的扩张
对外征战
贝尔格莱德
罗得岛
社会经济制度
等级制
米勒特制
行会制度
文化的发展
《世界志》、《大事年代记》
《群和总汇》
土耳其“布鲁萨式”的绿色清真寺
土耳其诗歌
利普利里家族的实际统治
对东欧和俄国的征战
对奥地利征战
对俄征战
对奥地利、波兰联军征战
伊斯坦布尔的起义
1730年
帝国大厦动摇
对俄战争的失败
奥斯曼帝国版图日益缩减,国力不断削弱
军事采邑制的破坏
农民经济的衰落是奥斯曼帝国解体的根本原因
文化的衰落
缺乏接受文化的能力、学习愿望
轻视工业、贸易
重视政治、军事、宗教、农业的传统
普莱德清洗(1648年12月6日)
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