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构造上第六章——屋顶
包括规范、综合东南大学、重庆大学两本书。涵盖了屋顶的多个方面,包括屋顶的主要作用、形式、分类、设计要求、材料选择以及排水系统设计等。详细列出了屋顶的多种形式,如悬挑、平板等,并指出了这些形式的设计要求。在材料分类部分,思维导图提到了屋顶按材料分类的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和优势。还详细解释了屋面构造层次、保温和隔热措施以及不同种类的金属屋顶构造。
编辑于2024-06-05 13:42:22第六章——屋顶
屋顶的形式和设计要求
屋顶主要作用
抵御自然的风霜雨雪、太阳辐射、昼夜变化和各种不利的外界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承受上部荷载,包括风雪荷载和屋顶自重
屋顶形式
屋面应该设置坡度,且坡度不应该小于2%
平屋顶和坡屋顶的分界线为3%,小于3%为平屋顶,大于3%为坡屋顶
平屋顶
排水坡度一般不超过5%,最常用排水坡度2%-3%
坡屋顶
坡度一般在10%以上,常用坡度20%-30%
屋顶按材料分
瓦屋顶
钢筋混凝土屋顶
金属屋顶
玻璃屋顶
屋面的设计要求
防水要求
保温隔热要求
结构要求
建筑艺术要求
其他要求(屋顶绿化,设置直升机停机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
屋面排水设计
屋面排水的基本原则
防排结合
内容包括
选择屋面排水排水坡度,确定排水方式,屋面排水组织设计
排水坡度
表示方法
角度
较少采用
斜率
坡屋面采用多
百分比
平屋面较多采用
屋面排水坡度的影响因素
防水材料尺寸
防水材料尺寸小,接缝多,容易渗漏,所以屋面的排水坡度较大。
年降雨量
降水量大,屋面渗透的可能性大,排水坡度较大。
其他因素
屋面排水线路长,上人活动要求,屋面蓄水时坡度较小
屋面排水坡度大形成
材料找坡
也叫建筑找坡。
定义
屋面坡度由轻质材料或保温层等垫坡材料形成,适用于跨度小的平屋面,坡度宜为2%,找坡层最薄处的厚度不应该小于20mm。
特点
室内获得水平的顶棚面,增加屋面荷载,材料消耗多。
结构找坡
定义
屋顶结构自身带有排水坡度,适用于单坡跨度大于9米的屋面,坡度不应该小于3%
特点
无需在屋面上另加材料,构造简单,但顶棚倾斜,技术含量高
排水方式
无组织排水
即自由落水,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漏至地面,为防止雨水排水时淋湿墙面,一般檐口出挑较大,常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挑檐板。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现浇圈梁挑檐,防止雨水滴落溅湿污染墙面,檐口下应设置滴水,披水板等。
构造简单,造假低廉,适用于底层建筑或檐高小于10m的地面
有组织排水
定义
有组织排水经由天沟,檐沟到落水口、水落管排至地面或地下排水管。
外排水
定义
指雨水通过檐沟,水落口,由设置在建筑外部的水落管直接排到室外。
特点
不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构造简单,应用广泛
分为
挑檐沟外排水
女儿墙外排水
较常用
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
暗管外排水
内排水
定义
指雨水通过天沟,由设置在建筑内部的水落管排入地下
优点
维修方便,不破坏建筑立面造型,不受冬季影响
缺点
构造复杂,易渗透,在室内产生噪音
分为
中间天沟内排水
女儿墙内排水
排水方式的选择
根据屋面形式,气候条件,使用功能,质量等级等因素确定
采用无组织排水
低层建筑以及檐高小于10m的屋面
积灰多的屋面(堵塞排水管)
有腐蚀性介质的工业建筑(腐蚀排水管)
采用有组织外排水
除严寒和寒冷地区外的多层建筑屋面一般采用有组织外排水。
临街的低层建筑雨水排向人行横道等
采用有组织内排水
高层建筑屋面,便于排水系统等安装,维护建筑外立面的美观
多跨以及汇水面较大的屋面宜采用天沟内排水,天沟找坡较长时,宜采用中间内排水和两端外排水
寒冷地区的建筑
具有美观要求的建筑
采用有组织排水
湿陷性黄土地区宜采用有组织排水,雨雪水应该直接排至排水管网
暴雨强度较大的地区大型屋面,宜采用虹吸式有组织排水系统。
虹吸式排水系统打破了常规的重力排水系统,利用屋顶专用雨水漏洞实现气水分类,开始时由于重力作用使得雨水管道内产生真空,但管道中的水呈现压力状态,由于连续不断的虹吸作用,使得整个系统得以快速排放屋顶上的雨水。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
划分排水区域
根据屋面形式、屋面面积、高低屋面划分。排水区域的大小一般按一个水落口负担150-200平方米的屋顶面积的雨水考虑。每个汇水面积内排水立管不宜少于2根。
当高处屋面面积小于100平方米时,可将高处屋面雨水直接排到低处屋面,但出水口要有保护措施,以防雨水冲刷破坏屋面,当高处屋面面积大于100平方米时,高处屋面则自成排水系统。
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以及排水坡度
屋面宽度小于12m时,采用单坡排水,大于12m时,采用双坡排水或四坡排水。
平屋面,结构坡度不应小于3%,材料找坡坡度宜为2%,倒置式保温屋面坡度宜为3%,蓄水隔热屋面坡度不宜大于0.5%,架空隔热屋面坡度不宜大于5%,种植屋面宜为1%-3%
确定檐沟断面大小和檐沟纵坡的坡度值
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的净宽不应小于300mm,分水线处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檐沟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
钢筋混凝土檐沟、天沟采用材料找坡,纵向坡度不应该小于1%。金属檐沟、天沟采用结构找坡纵向坡度宜为0.5%
檐沟内防止卷材断裂,转角部位找平层应作圆弧或45度斜面处理。沟壁外口底部要做滴水槽,防止水流至墙面。
确定雨水管的规格以及间距
雨水管根据材料分为铸铁、塑料多种,有外檐天沟时,水落口间距不宜超过24m
无外檐天沟或内排水时不宜大于15m。水落管距离墙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20mm,管身管箍竖向间距不宜大于1.2m
雨水口周边500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并用防水材料密封,且将防水卷材铺入连接管内50mm,雨水口周边与基层连接用油膏嵌缝。雨水口处设置钢丝球防止堵塞。
平屋顶的构造层次
构造层次
结构层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分为现浇和预制
找平层
防止卷材凹陷或断裂,一般用20厚水泥砂浆
找坡层
材料找坡可结合找平层或保温层设置,分为结构找坡和材料找坡。
结合层
结合层是在找平层和防水层之间涂刷的一层粘接材料,以保证防水层与基层更好的结合。增加基层与防水层之间的粘结力,堵塞基层毛孔,减少出现潮气渗透,避免防水层出现鼓泡。
防水层
防水层卷材有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类卷材
保护层
目的是保护防水层
不上人时采用石粒或者砂砾
上人屋面的保护层,要求保护层平整耐磨,先做砂浆隔离层,然后在上面铺贴大阶砖、混凝土板等块材,保护层(找平层)应该设分格缝。
辅助构造层次
保温层、隔热层
提高室内舒适度,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冬冷夏热地区需要对屋顶进行保温和隔热处理。
隔汽层
防止室内的水蒸气进入保温层。设置在保温层下,结构层上。选用气密性好的材料。隔汽层应沿着周边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隔离层
为了消除相邻材料之间的粘结力和化学反应等不利影响设置的
正置式保温屋面
特点:将保温层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
正置式保温屋面,在保温层中设置排气管道,排除残存水蒸气。保温层上部的找平层应该断开,整个屋面排气道纵横贯通,一般每36平方米设置一个排气孔
构造层次
顶棚层
结构层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分为现浇和预制
找平层
20厚水泥砂浆,带找坡
结合层
隔汽层
一毡二油(因为冬季室内气温高于室外,需要隔汽层来防止水蒸气渗到保温层),隔汽层应沿周边墙面向上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保温层
30-60mm厚玻璃棉,岩棉,聚苯板
找平层
由于保温材料表面不平。
结合层
卷材胶粘剂
防水层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保护层
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
倒置式保温屋面
特点:将保温层放在防水层之上,对防水层起到保护作用。倒置式屋面坡度宜为3%,优先考虑结构找坡。
构造层次
顶棚层
结构层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分为现浇和预制
找平层
20厚水泥砂浆,带找坡
结合层
卷材胶粘剂
防水层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保温层
憎水性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氨酯泡沫塑料板。
找平层
由于保温材料表面不平。
保护层
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
屋面防水层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
防水等级:Ⅰ级;建筑类别: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设防要求:两道防水设防;
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为Ⅰ级设防,防水设计使用年限20年;
防水做法: ①卷材防水层+卷材防水层 ②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 ③ 复合防水层
防水等级:II级,建筑类别:一般建筑,设防要求:一道防水设防
一般建筑为Ⅱ级设防,防水设计使用年限10年
防水做法: ①卷材防水层 ②涂膜防水层 ③复合防水层
柔性防水屋面
定义
如各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等指在相对于刚性防水如防水砂浆和防水混凝土等而言的一种防水材料形态
设防部位
屋面防水
地下防水:地下室,地下建筑以及构筑物等
外墙防水
特殊用房:厨房,厕所,浴室,游泳池等
按材料不同
卷材防水屋面
定义
卷材防水屋面是防水卷材加胶粘剂形成致密的构造层,柔性防水层指防水层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适应形变的能力。
卷材防水屋面,适用于防水等级1.2级的屋面防水
特点
其适应性强,整体性好不易渗漏但是施工复杂
组成
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
中档防水卷材,低温柔性和延伸率好,使用寿命15年。
高分子类卷材
高档防水材料,低温柔性好,适应变形能力强,寿命25-30年。
胶粘剂
卷材铺贴方式(主要用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一般都是单层铺贴。宜发生变形的部位宜选用空铺,点粘,条粘或机械固定等施工方法)
冷粘法
在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后,将胶粘剂涂刷在基层上,再铺贴卷材
热熔法
在卷材内用火焰加热器喷火均匀加热,直到卷材表面有光亮黑色时即可粘合,并滚压粘牢。贴好在接缝口处用10mm宽的密封材料封严。
自粘法
在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的时候,撕去卷材的隔离纸,立即铺贴卷材,在搭接部位用热风加热,保证接缝部位的粘接性能。
基本构造层次
结构层
找平层
在松软材料以及预制屋面板上铺设卷材之前都应该先做找平层。
分隔缝
为防止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变形开裂而波及卷材防水层,宜在找平层中留设分格缝。
分隔缝宜设置附加卷材,用胶粘剂单边粘贴,其空铺范围不小于100mm。
屋面板为预制装配式时,分格缝应设在预制板的端缝处。
结合层
卷材和基层之间形成一层胶质薄膜,使得卷材和基层粘贴牢固
防水层
卷材一般由屋面最低处往上铺贴,按水流方向搭接。
接缝之间有50-100mm左右的搭接长度,搭接部位用胶粘剂贴合。
保护层
不上人一般铺设铝箔或撒不透明矿物颗粒作为保护层
上人屋面保护层及保护防水层又是屋面面层,通常在防水层上铺设砂浆隔离层,再现浇4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层或者20厚砂浆铺贴大阶砖,混凝土板等
分隔缝
块材保护层或整体保护层都应该设置分隔缝
屋面坡面转折处,屋面与突出屋面女儿墙,烟囱等其他突出屋面的结构物四周都应该设置分隔缝。
保护层分隔缝尽量与找平层分隔缝错开,油膏嵌缝。
上人屋面用作屋顶花园时,水池花台等构造均应该在屋面保护层上设置
细部构造
泛水
泛水指的是屋面与垂直面相交处的防水处理,如山墙,女儿墙,变形缝
要点
防水卷材和附加防水卷材连续铺贴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泛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屋面与垂直面交界处砂浆找平层抹成圆弧形,上刷胶粘剂避免卷材折断。
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下滑。
铺贴至女儿墙顶下用水泥钉固定,密封材料密封,外做砂浆保护层。
将卷材收入在垂直墙面中凿出的通长的凹槽中
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用水泥钉固定,密封材料密封后,上部用金属盖板设防。
挑檐口构造(防水构造要点是做好防水卷材钉收头)
有组织排水挑檐口做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檐沟板与圈梁连成一个整体
檐沟防水层下增设附加防水层,伸入屋面的宽度不小于250mm,附加层在转折部位空铺200mm
檐沟防水层和附加防水层由沟底翻至外侧,顶部卷材收头用水泥钉固定,密封材料密封。
檐沟内转角部位的找平层做成圆弧形,防止卷材断裂
檐沟外侧下端做鹰嘴和滴水槽
檐沟外侧高于屋面结构板时,应设置溢水口
无组织排水挑檐口做法
在屋面檐口800mm内的卷材应满粘,卷材收头用金属压条(水泥钉)钉压。密封材料密封
下做鹰嘴和滴水槽
天沟
排水分区
水落口
水落口是用来将屋面雨水排至水落管而在檐口或檐沟处开设的洞口
有组织外排水最常用的有檐沟及女儿墙水落口两种构造形式
有组织内排水的水落口设置在天沟上,其构造与外檐沟相同。
直式水落口
周围半径25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防水层下增设附加防水层,防水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小于50mm,用密封胶粘贴牢固。
横式水落口
卷材和附加防水卷材铺入深度不小于50mm,用密封胶粘贴牢固,管口用过滤网片遮盖,以防堵塞水口。
屋面变形缝
要求
① 防震缝沿建筑全高设置,通常基础可不分开。在一般情况下一缝多用,当防震缝与沉降缝结合时或者平面复杂时,基础应该断开。
②防震缝的宽度按照设防烈度不同,取相应范围的值,框架结构高度不超过15米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米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宜加宽20mm
③防震缝应力求隐蔽,如设在平面形状有变化处。
④应该在构造上采取措施,防止风雨对室内的侵袭。
⑤应该考虑盖缝处理,可以采用镀锌薄钢板进行调节。
等高层面的变形缝
在缝的两边屋面板上砌筑或现浇矮墙,矮墙的高度应大于250mm,厚度为半砖墙厚
在防水层下部增设附加防水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该小于250mm
变形缝内填充不燃保温材料
上部用防水卷材封盖并放置衬垫材料(泡沫垫杆),在其上干铺卷材。
屋面卷材与矮墙的连接处理类同于泛水构造
变形缝矮墙顶部可用镀锌薄钢板盖缝,也可用混凝土板压顶。
高低屋面的变形缝
在低侧屋面板上砌筑矮墙
做法同泛水构造,并在上部附加盖缝卷材
可用镀锌薄钢板盖缝并固定在高侧墙上,也可从高侧墙上悬挑钢筋混凝土板盖缝。
屋面检修孔构造
不上人屋面需要设置屋面检修孔,检修孔四壁用砖砌或现浇混凝土
防水层下增设附加层
防水层收头在混凝土压顶圈下,然后用人孔盖盖住检修口。
屋面出入口构造
室内外留有足够的高差,以利防水
需要在门槛设置挡水,同时设置台阶,和泛水构造类似
屋面防水层沿着墙向上翻至门槛踏步下,并附踏步盖板
有时屋面出入口需结合变形缝设置
涂膜防水
定义
涂膜防水是将防水涂料涂刷在屋面基层上,利用涂料干燥之后固化后的不透水性达到防水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II级屋面防水,也可以用作I级屋面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水。
特点
其在常温下可施工,操作简单,可在任何复杂形状的屋顶上使用,使用寿命长。
材料
涂料
常用的涂料有合成高分子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
按其溶剂或者稀释剂类型
溶剂型
水溶性
乳液型
施工时按照涂料液化方式不同分
热熔型
常温型
成膜的方式
反应固化型
挥发固化型
胎体增强材料(布)
与某些防水涂料(氯丁胶乳沥青涂料)结合,增强附着贴附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基本组成
保护层
找平层
留分隔缝
且涂膜防水的找平层采用掺膨胀剂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厚度不少于30mm
基层处理剂
涂膜防水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目的是
堵塞基层毛细孔,使得基层的水蒸气不易向上渗透到防水层,防止防水层鼓泡。
增强基层与防水层的粘结力
将基层表面尘土清洗干净,便于粘接
处理剂的种类
稀释涂料
水乳型防水涂料
涂料薄涂
掺配的溶液
涂膜防水层
防水涂膜材料
涂膜防水的涂布主要方式为
滚涂
刮涂
喷涂
刷漆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构造方法
涂膜防水层要设置胎体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涂层变形能力。
操作方法
防水涂膜的施工遵循先高后低,先远后近
涂膜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铺边铺胎体,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应使涂料浸透胎体。最上面涂膜厚度不小于1mm
一布二涂或二布三涂,在天沟、檐沟、泛水等部位均应该增加胎体增强材料等附加层。
屋面转角以及立面的涂膜应薄涂多遍,不得流淌和堆积。
涂膜施工应该先涂布排水较集中的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部位,再进行大面积涂布
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长边搭接接缝错开,且不得小于宽幅的1/3,上下胎体增强材料不得相互垂直铺设。
保护层
上人屋面同卷材防水做法
不上人屋面保护层采用同类防水涂料
分隔(格)缝(分仓缝)
刚性材料在变形应力的作用下,如果不经处理会出现裂缝,分隔缝是刚性屋面防止变形裂缝产生而设置的,间距不宜大于6*6米
设置位置
找平层
为防止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变形开裂而波及卷材防水层,宜在找平层中留设分格缝。
保护层
上人屋面块材保护层或整体保护层都应该设置分隔缝
保护层分隔缝尽量与找平层分隔缝错开,油膏嵌缝。
屋面坡面转折处,屋面与突出屋面女儿墙,刚性防水层与墙交界处并应与板缝对齐,烟囱等其他突出屋面的结构物四周都应该设置分隔缝。
分隔缝宜设置附加卷材,用胶粘剂单边粘贴,其空铺范围不小于100mm。
屋面板为预制装配式时,分格缝应设在预制板的端缝处。
防水做法
缝宽5-20mm,缝口表面用宽度200-300mm的附加防水卷材铺盖,单边粘接
可与正置式保温屋面的排气道和排气管道相结合设置
补充:抹灰类分隔缝的做法:在外墙抹灰中,等比例划分为了适应抹灰膨胀以及日后的维修工作,需要在抹灰前,事先按照设计要求弹线分隔用小木条临时固定在分隔线上做成引条,抹灰完后取出,形成凹线。
刚性防水屋面(构件自防水)
定义
刚性防水一般指钢筋混凝土构件自身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或作为一道防水措施。
刚性防水层指采用密实混凝土现浇而成的防水层
特点
构件自防水即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或采用抗渗添加剂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如刚性混凝土屋面,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地下室混凝土墙或底板等设计均采用抗渗混凝土
构件自防水屋顶利用钢筋混凝土面层本身的密实性,重量较轻,节约材料和造价,施工简单
适用范围
可用作1.2级屋面多道防水设防中的一道防水层,不再单独适用作为屋面防水层
要求基层变形小,一般只适用于无保温层的屋面。保温层为多孔材料,其上不宜浇筑混凝土,细石混凝土防水层铺设在这种松软的基础上容易开裂。
不适用于高温,有振动,地基有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建筑,不适用于大跨度,轻型屋盖的屋面,以及受震动或冲击的屋面。
做法及构造层次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细石防水混凝土作为防水层的屋面称为刚性防水屋面。
隔离层
(于柔性防水屋面区别,那个是结合层)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影响。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
使得刚性防水与结构层相对分离避免热胀冷缩的破坏。
找平层:尽量用结构找平
结构层
刚性防水屋面泛水构造要点
刚性防水层与屋面突出物间留分隔缝
另铺贴卷材盖缝形成泛水
刚性防水层端部用油膏填实,或同蓄水种植屋面处刚性防水层向上延伸,与墙体间采用疏松材料如聚苯板缓冲隔离。
刚性防水层不能紧贴女儿墙上,之间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屋面排气构造
正置式保温
对于封闭式保温层(保温材料完全被防水材料封闭且吸湿性保温材料不适用于封闭式保温层,例如加气混凝土和膨胀珍珠岩)或保温层干燥有困难(雨期施工,吸湿材料受潮或泡水,未能有效控制保温材料的含水率。含水量过高会倒置保温不佳,使防水层鼓泡)的卷材屋面,采用排气构造是控制保温材料含水率的有效措施。当卷材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铺贴卷材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
设计要求
找平层设置分格缝可以兼做排气道,排气道宽度宜为40mm
排气道应纵横贯通,与排气孔相同。排气孔可以设置在檐口下或纵横排气道的交叉处
排气道纵横间距宜为6m,屋面每36平方米设置一个排气孔,排气孔做防水处理
倒置式保温
倒置式屋面不会产生水汽聚集,可以不设置透汽孔或排汽槽。
防止保温材料下部长期积水,保温层下部应该设置排水通道和泄水孔。
屋面的保温与隔热
保温和隔热
改善室内热环境
满足节能要求
保温
在严寒或寒冷地区,屋顶通过设置保温层阻止室内热量的散失。炎热地区,屋顶通过设置隔热降温层阻止太阳辐射热传递到室内。夏热冬冷地区,屋顶则需要两者兼顾。
公共建筑屋顶传热系数k值。夏热冬冷地区小于等于0.7
保温材料
定义
为轻质疏松多孔的材料,常用30-60厚的玻璃棉、岩棉、聚苯板等
憎水性保温材料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聚氨酯泡沫塑料版
按成分分为
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
按照形状
松散保温材料
膨胀珍珠岩
整体保温材料
用水泥、沥青等胶结材料与松散保温材料相结合,如喷涂泡沫聚氨酯
板状保温材料
加气混凝土板、岩棉板
保温构造,按保温层的位置分
正置式保温(内置式保温)
倒置式保温
隔热
屋面隔热降温的原理:减少直接作用于屋面表面的太阳辐射量。
主要构造做法
屋面间层通风隔热(设置架空通风层、顶棚通风隔热)
带阁楼的坡屋顶屋面
蓄水隔热
一壁三孔:蓄水池的仓壁+溢水孔,泄水孔,过水孔
种植隔热
反射降温隔热
采用浅色表面
铝箔隔热屋面
增大围护结构热阻和热惰性指标
屋面间层通风隔热
架空通风隔热间层
原理
架空的面层遮挡直射阳光
架空层内加热产生空气对流
要点
架空层位于屋面防水层以上,不用再设置保护层
不易在寒冷地区采用
采用混凝土板,架空隔热屋面坡度不宜大于5%
架空通风层可用砖、瓦、混凝土板等材料
架空层的高度:屋面宽度和坡度越大,净空越高,但不易超过360mm
屋面宽度大于10m时,设置通风屋脊,周边设置一定数量的通风口,进风口设置在当地炎热季节最大频率风向的正压区,出口设置在负压区,通风口可开在女儿墙上。
女儿墙上开孔影响造型则可在离女儿墙250mm宽的范围内不铺设架空板
隔热板的支撑物
砖垄墙式
通风口正对夏季主导风向采用
原理:巷道式通风
砖墩式
与风向无关,但效果不如砖垄墙
顶棚通风隔热
原理
利用吊顶棚与屋盖间的空间做通风隔热层。
设置部位
设置一定数量的通风孔,平屋顶通风孔经常开设在外墙上,坡屋顶通风口设在挑檐顶棚处,檐口外墙处,山墙上部。
通风层必须有足够的高度,仅作为通风隔热的空间净高一般为500mm
通风口需要考虑防水,可利用百叶挡雨
蓄水隔热
原理
水吸收大量热由液体变为气体,减少屋盖吸收的热能。
水面反射阳光的辐射
水层冬季有一定保温的作用
范围
蓄水屋面可以减少防水层的老化和开裂,延长其使用寿命。不用于寒冷地区,地震地区和震动较大的建筑物
一壁指的是蓄水层的分仓壁,三孔指的是溢水孔,泄水孔和过水孔,两管指的是给水管和排水管
要点
蓄水池做法
蓄水池采用抗渗的现浇混凝土,再用20mm厚防水砂浆抹面
防水层做法
防水层和蓄水池之间应做隔离层
水层深度以及屋面坡度
蓄水深度为150-200mm,蓄水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0.5%
蓄水区的划分
蓄水区边长不宜超过10m
长度超过40m的蓄水隔热层应分仓设置,分仓隔墙采用现浇混凝土或砌体。壁上留过水孔,使各蓄水区的水层连通,但是在变形缝两侧应设置成互不连通的蓄水区。
女儿墙与泛水
蓄水屋面的四周可做女儿墙并兼作蓄水池的仓壁。女儿墙上应将屋面防水层延伸到墙面形成泛水,泛水的高度应高出溢水孔100mm,若从防水层面起算,泛水的高度则为水层深度与100mm之和,即250-300mm
溢水孔与泄水孔(排水孔)与过水孔
蓄水池外壁上均匀布置若干溢水孔,距离为分仓墙顶面高度不得小于100mm
泄水孔和溢水孔均应该与排水檐沟或水落管连通。
池底设泄水孔,每开间约一个。蓄水区间应用混凝土做分仓壁,壁底部留过水孔。变形缝两侧应设计成互不连通的蓄水区。
管道的防水处理
蓄水屋面应该设置给水管和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出口相连接。
种植隔热
原理
改善热岛效应,减少雨水排放,显著减少建筑能耗,是一种生态的隔热措施
主要太阳辐射是由植物和土层蒸发蒸腾消耗和光合作用转化,只有一小部分热量进入建筑内部。
分类
根据植物类型
粗放型屋顶绿化
土层不超过10cm,多为景天科植物,也称为轻型绿化
精细型屋顶绿化
屋顶花园
半精细型屋顶绿化
按种植床实现方式
覆土型
施工时现场安装
容器型
层次整合,现场安放容器,便于工业化生产,植物单一
排水层、蓄水层、基质、植物整合为一个标准容器
粗放型屋顶绿化常用
一般覆土种植屋面
种植介质层
厚度一般不超过300mm,不小于100mm
隔根层
耐根穿刺防水层,设在排蓄水层下,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向建筑墙面上延伸150-200mm
滤水层
蓄水层上设置滤水层,铺设细骨料或无纺布,阻止土壤进入排蓄水层。滤水层铺设在基质层下,搭接缝的有效宽度达到100-200mm,向建筑侧墙面延伸至基质表层上方50mm处
种植床(苗床)
床梗设在承重结构上,高于种植层60mm左右,每个床梗的底部设不小于2个泄水孔防止烂根
排蓄水层
轻质多孔的粗骨料,深度不小于60mm
种植隔热屋面的排水坡度为1%-3%
种植床和女儿墙之间留300-400mm利用天沟组织排水。如采用泥沙等栽培介质,屋面排水口设挡水槛。
防水层
种植屋面采用一道或多道防水设防。裂缝采用一布四涂盖缝。
安全防护
上人屋面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种植隔热层屋面坡度大于20%时,应该对排蓄水层和种植土采取防滑措施
蓄水种植隔热屋面
将种植屋面和蓄水屋面结合起来
水池和女儿墙之间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做分隔缝
普通防水层上做保护隔离层,上部现浇60厚钢筋混凝土水池代替耐根穿刺防水层
构成
防水层
先做涂膜/卷材防水层,再做保护层
蓄水层
蓄水层包括水和粗骨料的深度不小于60mm
滤水层
粗骨料上面铺细骨料滤水层或无纺布
种植层
种植床梗
每区面积不易大于100平方米,床梗宜高于种植层60mm左右,床梗底部每隔1200-1500mm设一个溢水孔,溢水孔下持平水层面,且溢水孔处铺设粗骨料或安装滤网防止细骨料流失。
人行架空通道板
架空板设在蓄水层上、种植层之间。
反射降温隔热
取决于材料颜色和粗糙程度。
一部分被屋面反射出去,一部分被屋面材料吸收后升温。采用浅色的外饰面可以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采用浅色平滑的材料。
增大围护结构的热阻和热惰性指标
采用带隔离的坡屋顶屋面
坡屋顶采用现浇面板上铺设保温隔热板
铝箔隔热屋面
在吊顶棚通风隔热层中加一层铝箔纸板隔热效果更好,铝箔的反射率在所有材料中是最高的。
金属屋顶保温构造
单层金属板屋面
单层压型板屋面
复合金属板屋面
双层压型板复合保温屋面
多层压型板复合保温屋面
压型钢板复合保温卷材防水屋面
保温夹心板屋面
以压型金属板为支撑结构等单层卷材屋面
坡屋面
坡屋面的坡度一般均大于10%
坡屋顶组成
支撑结构
屋面构件
坡屋顶的两种做法
屋架,山墙,梁架承重的传统建造方法
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顶
坡屋顶的承重形式
山墙承重
山墙上搁置檩条,檩条上架椽子,再铺屋面板
屋架承重
屋架形式多用三角形,由上弦,下弦所示及垂直腹杆和斜腹杆组成,根据材料不同有木屋架,钢屋架,钢筋混凝土屋架等。跨度不大于12米采用全木屋架,不超过18米采用钢木屋架。
梁架承重
柱和梁组成梁架,檩条搁置在梁间承受屋面荷载并将各梁架链接为一完整的骨架。
坡屋顶的屋面构造
屋面支撑构件
檩条
檩条根据材料不同有木檩条,钢檩条,钢筋混凝土檩条。檩条一般与屋架种类相同
椽子
垂直于檩条方向铺设,椽子上铺钉屋面板或者直接钉挂瓦条挂瓦。出檐椽子下端对齐,以便钉封檐板。
屋面板
檩条间距不大于800mm时,可在檩条上钉屋面板。屋面板上铺防水卷材一层
防水层
平瓦,油毡瓦,水泥瓦,金属瓦
坡屋顶隔热
原理
在屋顶设置通风间层来隔热,利用通风间层外层遮挡阳光
利用屋顶受太阳辐射产生的对空气加热的作用,形成热压通风降温
利用夏季主导风向的风压,导入屋顶通风间层特点
通风口面向夏季主导风向
增设保温层
反射降温隔热,采用浅色表面
利用瓦片之间间隙遮阳通风
利用吊顶,阁楼,老虎窗,通风屋脊
瓦屋面
瓦屋面按照屋面基层的组成方式
有檩体系
屋架上搁置檩条,瓦材通长铺设在有檩条、屋面板、挂瓦条等组成的基层上。
无檩体系
在屋架、山墙、屋面梁上直接铺设大型屋面板,通常由各类钢筋混凝土板构成。瓦主要起装饰作用。
平瓦屋面
屋面坡度不小于1:2
块瓦屋面
块瓦屋面的无檩体系
坡度不应该小于30%
水泥砂浆卧瓦
挂瓦条挂瓦
块瓦屋面的有檩体系
檩条上铺钉木望板,木望板上铺设保温材料,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设卷材,再铺设顺水条,顺水条上面设挂瓦条并挂瓦
沥青瓦屋面
油毡瓦屋面
重量轻,颜色多,施工方便,适用于木基层,混凝土基层。坡度不小于20%。
固定方式以钉为主,粘为辅,构造层次相对简单。
钢板彩瓦
坡屋顶细部构造
檐口构造
檐口:建筑物屋顶与外墙的顶部交接处称为檐口,坡屋顶的檐口一般分为挑檐和包檐两种,挑檐是将檐口跳出窗外,做成露檐头或封檐头形式,包檐是将檐口与墙平齐或用女儿墙将檐口封住。
包檐天沟做法
山墙构造
坡屋顶有组织排水
檐沟
坡屋顶在屋檐处设置檐沟,常用镀锌薄钢板,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出檐做成钢筋混凝土檐沟,檐沟有不小于1%的纵向排水坡度。
天沟、斜天沟
坡屋面两个斜面相交的阴角处做天沟或斜天沟,一般用镀锌薄钢板或彩色钢板制作,两边伸入瓦内100mm,并卷起包在瓦下的木条。沟的净宽应在220mm以上
水斗与雨水管
一般设置在窗间墙或转角处
坡屋顶泛水
山墙或女儿墙与屋面相交处
镀锌薄钢板做通长泛水
屋面与出气管相交处
开孔处四周围以镀锌薄钢板
屋面与烟囱相交处
镀锌薄钢板伸入瓦底100mm以上
屋顶窗处
设有两道防水
老虎窗
屋顶开口处架设立窗扇,老虎窗支承在屋顶檩条或椽子上,一般在檩条上立柱,柱顶梁架上盖老虎窗的小屋面,小屋面可以采用单坡或者双坡形式。有的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小屋面和侧墙与坡屋顶钢筋混凝土基层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