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构造第13章----建筑抗震,变形缝
东南大学和重庆大学的,详细介绍了地震烈度、地震震级、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以及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建筑不规则类型和构造措施中的变形缝。变形缝是因建筑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的不规则、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等,易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背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生活,教育,经济,法律,政治,历史文化,司法独立,2013 州政府与联邦政府,2008 美国黑奴与国父,2009 新英格兰移民。
这是一篇关于虚拟语气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虚拟语气的其他句型,从句中的虚拟语气,if条件从句引导的虚拟语气,四种语气。
这是一篇关于剩余语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倒装句,完全倒装,主谓一致,省略,强调,部分倒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进阶学习者,都能从中受益,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法水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建筑抗震
抗震要求
地震烈度
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通过仪器给出地震大小的一种量度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
抗震设防烈度
指建筑物在抗震设计时设定的可以承受的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以上的地区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三水准设防: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建筑不规则类型
平面不规则类型
扭转不规则
凹凸不规则
楼板局部连接不连续
平面不规则体现
长宽比过大
过于狭长
突出部分长度过大
楼板各层扭转
细腰等
挖洞过大
竖向不规则类型
侧向刚度不规则
竖向抗侧力不连续
楼层承载能力突变
建筑立面不规则体现
结构不连续,柱子剪力墙的增减
立面大幅度的收紧或突出
转换层设置的位置部分
建筑应该具有
平面规则性。均匀性
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的连续性
结构的整体性
结构受力的直接性和简单性
材料轻质、高强化和荷载取值与布置合理性
结构的延性和耗能性
地震区的建筑设计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
多跨建筑优于单跨建筑。框架-剪力墙体系优于纯框架结构
安全加固
按块材墙的拉结、门垛、壁柱、圈梁、构造柱、芯柱,女儿墙压顶
墙体部分
独立拆分
形成独立单元
构造措施
变形缝
名词解释
由于建筑平面设计和建筑立面设计的不规则或者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者破坏,故在设计时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能保证建筑物有足够变形空间,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
变形缝的类型和设置要求
伸缩缝
定义
为防止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而使房屋出现开裂和破坏, 沿建筑物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预留的垂直缝隙。受力是水平力
伸缩缝间距影响因素
屋盖楼盖类型
①整体式间距小(自由伸缩余地小,内部应力大),装配式间 距大(工厂生产)
②无保温隔热层间距小,有保温隔热层间距大(温差变化减缓)
③无檩体系间距小,有檩体系间距大(构件连接灵活)
要求
从基础顶面将墙体、屋盖、楼盖全部断开(上断下不断)基础不断开
宽度
20-30mm
画图
地坪层伸缩缝
楼面层伸缩缝
内墙伸缩缝
卡锁型或者盖版型,已经不用盖缝木条了。
内墙转角伸缩缝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房屋破 坏而设置的叫做沉降缝。
沉降缝所受的是垂直力引起的上下变形,因此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必须完全断开 ,使两侧成为独立的单元,可以自由沉降。 沉降缝应尽量与伸缩缝、防震缝合并设置。沉降缝兼有伸缩缝的作用,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当需要设置时,可以将二者合一
位置
①建筑位于不同种类的地基上 ,地基土压缩性有明显差异处
②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
③建筑物形体比较复杂,在建筑平面转折部位
④建筑高度、荷载有很大差异处
⑤长宽比过大的结构的适当部位
⑥建筑结构,承重材料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沉降缝宽度
一般地基
建筑高度小于5米为30mm
5-10米为50mm
10-15米为70mm
软弱地基
5层以上大于120mm
湿陷性黄土
大于30-70mm
当不能设置沉降缝时,为了减少不均匀沉降
修正建筑平面和体型,使其尽可能接近规则
选用轻型结构,减轻墙体自重,采用架空式地坪代替室内填土
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调整各部分荷载分布
对于砌体结构,设置全圈梁等
采用桩基础
防震缝
定义:
防止建筑物由地震作用造成建筑物的开裂,破坏,坍塌,水平力为主,垂直力为辅。
设置位置
①在抗震设防烈度6-9度地区内应设防震缝。
②建筑物立面高差在六米以上
④建筑物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
地基不均匀沉降,各部分沉降过大
建筑物长度过大,需设置伸缩缝时
建筑物形体比较复杂,在建筑平面转折部位
构造形式不同,承重结构材料不同。这个时候需设置防震缝,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高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多层砌体建筑防震缝的设置条件
建筑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
结构形式不同
错层,高差大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防震缝设计要求
建筑平面不规则且无加强措施
部分结构刚度和荷载相差较大时
地基不均匀,各部分沉降过大
① 防震缝沿建筑全高设置,通常基础可不分开。在一般情况下一缝多用,当防震缝与沉降缝结合时或者平面复杂时,基础应该断开。
②防震缝的宽度按照设防烈度不同,取相应范围的值,框架结构高度不超过15米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米时,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2m宜加宽20mm
③防震缝应力求隐蔽,如设在平面形状有变化处。
④应该在构造上采取措施,防止风雨对室内的侵袭。
⑤应该考虑盖缝处理,可以采用镀锌薄钢板进行调节。
墙体变形缝构造
总体要求,构造要点
①在一般情况下一缝多用,三缝合一。
②将缝两侧建筑构件全部断开,保证自由变形。
③变形缝应力求隐蔽,如设在平面形状有变化处
⑥砖混结构变形缝可采用单墙或双墙承重、框架结构可采用悬挑方案。
砖墙变形缝的形式
砖墙外墙厚度大于一砖时
企口缝(错位105mm)(缝宽20mm)
错口缝
平缝(砖墙外墙厚度小于等于一砖时)
墙面变形缝画图
内墙
卡锁型变形缝(不承重)
外墙或者楼面
盖版型变形缝
屋面变形缝画图
构造图种类
楼面层变形缝
屋面变形缝
等高层面的变形缝
在缝的两边屋面板上砌筑或现浇矮墙,矮墙的高度应大于250mm,厚度为半砖墙厚
在防水层下部增设附加防水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该小于250mm
变形缝内填充不燃保温材料
上部用防水卷材封盖并放置衬垫材料(泡沫垫杆),在其上干铺卷材。
屋面卷材与矮墙的连接处理类同于泛水构造
变形缝矮墙顶部可用镀锌薄钢板盖缝,也可用混凝土板压顶。
高低屋面的变形缝
在低侧屋面板上砌筑矮墙
做法同泛水构造,并在上部附加盖缝卷材
可用镀锌薄钢板盖缝并固定在高侧墙上,也可从高侧墙上悬挑钢筋混凝土板盖缝。
转角变形缝
地下室变形缝
墙体变形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