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2)神经系统
包含简要结构、脑的结构和功能、脊髓、周围的神经系统等,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转载请注明出处,请勿商用!
编辑于2024-07-27 22:26:33神经系统
〈0〉简要结构
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相互联系
2)种类〈按结构和功能分〉
① 中枢神经系统
● 脑(位置:颅腔内)
● 脊髓(位置:脊柱管中)
② 周围神经系统(作用:负责联系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
● 躯体神经系统
○ 12对脑神经
○ 31对脊柱神经
● 自主神经系统
○ 交感神经系统
○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一〉脑的结构和功能
〈1〉大脑(重量占脑的60%)
1、大脑的结构
1)结构
● 左半球
○ 沟 / 裂
○ 叶
○ 脑回(勾裂间隆起的部分)
● 右半球
2)大脑-作用:各种心理活动的主要中枢
3)表面结构
● 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
/ 作用:将半球分为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
● 勾裂间隆起的部分称为脑回
● 三条大的沟或裂
○ 中央沟
○ 外侧裂
○ 顶枕裂
● 沟裂上的叶
○ 额叶
○ 顶叶
○ 枕叶
○ 颞叶
● 叶内上的 多回 / 小叶
○ 额上回
○ 额中回
○ 额下回
额叶
○ 中央前回
○ 颞上回
○ 颞中回
○ 颞下回
颞叶
○ 中央后回
○ 顶上小叶
○ 顶下小叶
顶叶
○ 顶回
○ 颞叶
○ 枕叶
角回
4)大脑表层物质(呈灰色,也叫灰质)
● 神经细胞
● 神经纤维
● 神经胶质细胞
● 毛细血管
5)大脑皮层的结构
● 分子层
● 外颗粒层
● 锥体细胞层
● 内颗粒层
● 节细胞层
● 多形细胞层
6)不同细胞的作用
● 颗粒细胞:接收感觉信号
● 椎体细胞:传递运动信息
7)白质
● 含义:大脑半球内面有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
● 作用:负责大脑 回间、叶间、皮层、皮下组织间 的联系
8)胼胝体
● 位置:大脑半球的底部
● 作用:协同对两半球的活动
2、大脑皮层的机能分区
0)大脑的52个区(鲁德曼分区)
1)初级感觉区
① 结构 / 作用:接收和初步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 初级视觉区 / 作用:接收来自眼睛的光刺激 /
● 初级听觉区 / 作用:接受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 /
● 躯体感觉区 / 作用:接受来自躯体皮肤和内脏的各种刺激 /
② 初级视觉区
● 位置:顶枕列后面的枕叶纹状区(BA17区、V1区)
● 活动过程
○ 光刺激
○ 眼睛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 经 视神经投射到初级视觉区
○ 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
③ 初级听觉区
● 位置:额叶的额横回处(BA41区、BA42区)
● 活动过程
○ 接收 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
○ 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
④ 躯体感觉区
● 位置: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中央后回,BA1、BA2、BA3)
● 活动过程
○ 接收由 皮肤、肌肉、内脏器官 传入的感觉信号
○ 产生 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内脏感觉
● 投射特点:左右交叉、上下颠倒
● 机能越重要,该技能对应的投射面积就越大
2)初级运动区
① 位置:中央前回(BA4、躯体运动区、初级运动区、运动区)
② 功能
● 发出动作指令
● 支配、调节身体的空间 位置、姿势、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
③ 投射特点:左右交叉、上下颠倒
④ 机能越重要,该技能对应的投射面积就越大
3)联合区
① 功能: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
② 动物的进化水平越高,联合区在皮层上所占的面积就越大
③ 结构
● 感觉联合区
● 运动联合区
● 前额联合区
④ 感觉联合区(认识所见事物的脑区)
● 含义:与初级感觉区邻近的广大脑区
● 活动过程
○ 从初级感觉区接收大部分输入信息
○ 对感觉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
⑤ 运动联合区
● 位置:初级运动区的前方
● 作用: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
⑥ 前额联合区
● 位置:初级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的前方
● 作用:可能与 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定、维护稳定的注意 有密切关系;与 记忆、思维、决策 有关
● 细分(按组织结构和功能差异分)
○ 背外侧前额皮层
○ 背内侧前额皮层
○ 腹外侧前额皮层
○ 腹内侧前额皮层
○ 眶额皮层
● 背外侧前额皮层
○ 作用:与自我加工有关
● 腹外侧前额皮层
○ 左侧腹外侧前额皮层:在语言加工中有重要作用
○ 右侧户外侧前额皮层:与运动意志有关
● 腹内侧前额皮层 + 眶额皮层
○ 作用:与情绪调节有关
⑦ 布洛卡区:语言运动区(说话不流利)
⑧ 威尔尼克区:语言听觉中枢,理解口头语言(听觉性失语症,不理解口头单词,不能重复刚听过的句子,不能完成听写任务)
3、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1)两半球的不同
① 右半球
● 大、重
● 灰至少
● 颞平面小
● 赫氏回大
② 左半球
● 小、轻
● 灰质多
● 颞平面大
● 赫氏回小
2)单独研究两半球的功能
方法:切断胼胝体(割裂脑手术)
3)割裂脑研究
结论
● 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 左半球:语言功能,负责 语言、阅读、数字运算、逻辑推理
● 右半球:知觉物体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欣赏艺术
4)误区
① 没有一项人类活动是只能用大脑的一个半球完成
② 因此左脑型右脑型理论错误
③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并不是绝对的(机体功能不可能只有一个半球决定)
〈2〉边缘系统
1、边缘叶
1)组成
① 扣带回
② 海马
③ 海马旁回
④ 齿状回
2)临近 大脑皮层
① 眶额皮层
② 岛叶
③ 颞根
2、边缘系统的功能:调节呼吸、内脏反应、处理感觉信息、调节情绪反应
3、边缘系统的各部分作用
1)海马:记忆功能
2)杏仁核:表情面孔、色彩情绪、图片情绪词(受情绪词刺激)
3)扣带回
① 前部:情绪注意监控
② 后部:在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
〈3〉间脑
1、脑间的结构
① 丘脑
● 位置:大脑两半球的下部
● 形状:鸡蛋型神经核团
② 下丘脑
● 位置:丘脑下部
2、作用
① 丘脑的作用:感觉信息加工的中继站
② 内侧膝状体:接收听神经传入的信息
③ 外侧膝状体:接收视神经传入的信息
3、下丘脑的作用
① 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
② 对 进食、饮水、性行为、睡眠、觉醒 等生理性动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③ 在产生情绪中有重要作用
〈4〉脑干
1、结构
1)中脑
2)脑桥
3)延脑
2、中脑
1)位置:位于脑间和脑桥之间
2)特点:形体小,结构简单
3)组成:顶盖+被盖
4)顶盖
① 位置:中脑背部
② 组成:上丘+下丘
5)上丘-作用:皮层下视觉反射中枢
6)下丘-作用:皮层下听觉反射中枢
7)被盖
① 位置:顶盖下部
② 组成:黑质+红核
③ 作用:运动系统的重要结构,与随意运动有关
3、脑桥
1)位置:中脑下方,中脑与延脑之间
2)作用: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的传递信息的必经之路
4、延脑(延髓、生命中枢)
1)位置:脑桥的下方
2)特点:背侧覆盖着小脑,是一个狭长的结构,全长4厘米左右
3)作用:与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支配 呼吸、排泄、吞咽、肠胃 等活动
5、脑干
1)结构:网状结构,又叫网状系统 (有白质与灰质交织混杂的结构)
2)网状结构(网状系统)
① 构成:中脑部分+脑桥的被盖+延髓的中央部位
② 分类(按功能分)
● 上行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 作用:控制着机体的觉醒和意识的状态,与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
● 下行网状结构(下行激活系统)
○ 作用:对肌肉紧张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5〉小脑
1、位置:脑干的背面
2、组成:左半球、右半球
3、小脑皮层:小脑表面的灰质
4、髓质:小脑内面的白质
5、作用: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动作的协调
〈二〉脊髓
1、概况
1)地位: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2)位置:脊椎管内
3)形状:椭圆形,前后稍扁,上接延脑,下端终止于一根细长的中丝
2、主要构成
1)结构:以前后两条纵沟分成对称的两半
2)脊髓中央-主要成分:神经元的胞体和横纵交织的神经纤维
3)黑质之外是白质,由纵行排列的神经束组成
3、主要作用
1)脊髓是连接脑和外周围神经的桥梁
2)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三〉周围的神经系统
〈0〉组成
1)躯体神经系统
① 脑神经
② 脊神经
2)自主神经系统
〈1〉躯体神经系统
1、脑的12对神经
1)嗅神经(感觉神经)
2)视神经(感觉神经)
3)眼动神经(动作神经)
4)滑车神经(动作神经)
5)三叉神经(混合神经)
6)外展神经(动作神经)
7)面部神经(混合神经)
8)听神经(感觉神经)
9)舌咽神经(混合神经)
10)迷走神经(混合神经)
11)副神经(动作神经)
12)舌下神经(动作神经)
2、脊的31对神经
1)8对颈神经
2)12对胸神经
3)5对腰神经
4)5对骶神经
5)1对尾神经
3、脊神经的特点
1)由脊髓前根和脊髓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
2)脊髓前根的神经纤维属于运动性
3)脊髓后根的神经纤维属于感觉性
〈2〉自主神经系统
1、组成
1)交感神经系统
2)副交感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系统
1)发出:有脊髓的全部胸髓和上三节腰椎的灰质侧角内发出
2)作用:通过短的节前纤维和脊髓两侧的交感干神经节联系,然后由交感干神经节发除节后纤维,以支配胸腹部的脏器和血管的活动
3、副交感神经
1)发出:发自 中脑、脑桥、延脑、脊髓骶部
2)位置:位于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
4、特性:在技能上具有拮抗性质
1)交感神经:在集体应付紧急情况时发挥重要作用
2)副交感神经:起平衡作用,抑制机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他们获得必要的休息
5、自主神经系统的命名原因: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受或很少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表现为人不能随意地控制内脏的活动
人们通过特殊的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些脏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