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3)脑功能学说
脑功能学说经历了从定位说到整体说再到机能系统学说的发展过程,这些学说相互补充、不断完善,为大家理解人脑如何支持各种心理和行为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商用!
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禁止转载,禁止商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禁止转载,禁止商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脑功能学说
一、定位说与整体说
1、定位说 概述
1)宗旨:人脑存在不同的功能分区,而脑的不同功能由不同的脑区负责
2)代表人物:加尔、施普茨姆(这两位也是提出人物)
3)主要观点
① 脑是负责心智活动的器官
② 大脑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分为不同的脑区,各脑区负责不同的心智功能
③ 负责不同功能的脑区分布在脑皮层表面的不同部位
④ 心脏功能区的结构大小可以显示该心智功能的力量和强度
⑤ 婴儿的头盖骨随着脑的发展而逐渐硬化,因此头盖骨的形状可以用于判断内部心智功能的发展程度
2、辩证看待定位说
1)缺点
① 举例的许多官能都没有精确的定义
② 颅骨的某些外部特征与表皮的发育程度不是严谨对应
2)启示:不能用颅骨的外部特征来推测脑的发育程度,更不能以此来说明人的能力的高低
3)意义
① 认为不同的心智功能定位与大脑的不同脑区,试图揭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② 对后来的脑研究产生广泛影响
3、整体学说 概述
1)宗旨:认为大脑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并通过整体的共同活动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2)提出者:弗洛伦斯(法国 生理学家)
4、均势原理 和 总体活动原理
1)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
2)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而与受损的部位无关
二、机能系统说
1、起源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人物:鲁利亚
3)现象: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会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征,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
2、观点: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技能定位
3、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
1)含义:负责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
2)组成: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3)功能: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他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4、第二机能系统:信息处理系统
1)含义:负责信息的 接收、加工、存储、输出
2)组成:大脑皮层后部,包括枕叶、颞叶、顶叶、相应皮层下组织
3)功能:接收来自机体内外的刺激(包括 听觉、视觉、躯体感觉),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的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5、第三机能:行为调节系统
1)含义:负责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
2)组成:额叶的广大脑区
3)功能: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的调节与控制
三、模块说
1、由来: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
2、优点
1)认为人脑内部存在功能不同的神经组织(模块),这一观点与定位学说的观点类似
2)认为心理与行为依赖不同神经组织(模块)的协同合作,而不是单一模块的功能,这一点与整体学说类似
3、挑战:如何精确的界定特定模块的结构边界和功能边界
四、神经网络说
1、基础和依据:神经元学说
2、神经元学说
1)理论基础:认为神经元是人脑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元,而人脑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它们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联系,成为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2)意义
① 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兴起了神经网络技术,并发展出相应的认知模型方法及人工智能算法
② 神经网络技术被应用于脑功能和脑结构研究,是探讨脑的奥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3、神经网络说
1)理论基础:脑功能的实现依赖神经元所构成的复杂的神经网络
2)意义:神经网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脑功能和脑结构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
3)集线器:较大的节点(脑区)在网络连接中有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