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
最全的郝明政治考研课堂笔记!亲自整理,记录自己正在进行的考研学习内容,由于本人也是学生正在考研,该笔记会随着我的复习逐渐完善、定期更新,预期于2025年末迎来最终版本。
编辑于2024-08-08 22:15:42三、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
物质观
内涵
恩格斯版本
站不住脚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根本特征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列宁版本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 ①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②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③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缺一不可
根本特征
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做的最高的哲学概括,也就是说物质是指所有东西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具有的共性、唯一特性。
特征
客观实在性(唯一特征)
意义
1.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从而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区别了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
2.认为物质是可知的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客观实在性,
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了一切旧唯物主义
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区别了“半截子”唯物主义
回答了四大问题
运动观
运动
内涵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特点
绝对性(普遍性)
是物质的普遍状态,运动的趋势是绝对不变的
无条件性
运动的状态不受任何主客观环境所制约
运动与物质关系
辩证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1)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的
坚持了辩证法,反对了形而上学
(2)凡是运动的都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
静止
内涵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空间的相对位置
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未发生机械运动的相对位置的移动
事物的根本性质
在事物的量变阶段,未发生质变
方法论意义
承认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相反,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就无法认识事物,也会导致不可知论。
特点
相对性(特殊性)
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趋势不是绝对不变的
有条件性
静止受参照物所有影响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辩证统一)
(1)相互区别
一方面,运动是绝对无条件的,是物质的普遍状态
另一方面,静止时相对有条件的,是物质的特殊状态
(2)相互联系
任何物质的存在应该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3)割裂后果
形而上学不变论
只强调静止而否认运动
“天不变,道亦不变”
“人可以无数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相对主义诡辩论
只强调运动而否认静止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人一次都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时空观
内涵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属性
时间
反映了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空间
反映了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是三维性
区分
时空观念形式(时空感)——意识
特征
绝对性——无条件性(宏观)
指时空的客观性——时空是物质所固有的
要坚持时空的客观性,即坚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反对认为时空是精神产物的唯心主义时空观
相对性——有条件性(微观)
指具体时空的可变性,它会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
统一
无限性(宏观)
就整体的时空而言,一维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三维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有限性(微观)
指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统一
但凡割裂全都算错
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凡是时间和空间都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运动来量度
凡是物质运动都要经历一定时间并且占据一定空间
意识观
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前提
人脑的形成
三个发展阶段
(1)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
(3)由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类的意识(决定性的阶段)
非生物→低等生物→高等生物→人类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起决定性作用是
劳动实践
意识是人特有的
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注意
人(主体)对客体(物质)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唯物且可知论
内容上是客观的
形式上是主观的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能动反映而非直观反映——辩证法
特征
能动作用
定义
指人特有的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分类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能动性
能动作用的表现形式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创造性;
(3)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最重要的表现);
(4)调控人的行为和心理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方法论意义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尊重客观规律,从而使社会的发展既合乎于目的又合乎于规律,使得人与自然相和谐,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实践观
内涵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也就是把思想变为现实的过程,或者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特征
直接现实性(客观实在性)
实践具有高于理论认识的品性
主要表现在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手段是客观的
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
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
基本结构
(1)实践主体
定义
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基本形态
个体主体
群体主体
人类主体
(2)实践客体
定义
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基本形态
自然客体
自然环境
社会客体
人与人的关系
精神客体
脑子
(3)实践中介
定义
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方法
作用
中介是链接主体和客体的桥梁
决定实践能力大小
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VS自然
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所有人类活动需要的物质基础
(2)社会政治实践——人VS人
处理人与人的政治关系(政治上层建筑)
(3)科学文化实践——人VS自我
改造思想、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处理人与自我(精神客体——人脑)的关系(思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作用
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
相互区别
(1)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
(2)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人化自然)
相互联系
(1)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
(2)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不当的实践活动,会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来环境问题;
适当的实践活动,会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构建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经济关系
政治关系
思想文化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物质生活
政治生活
精神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