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4)神经系统的进化与脑的可塑性
详细阐述了从简单生物到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发展过程,并探讨了神经系统在进化过程中的关键变化和特征。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身体发育、经验、学习训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神经元的轴突在发育过程中以高度精确的方式向正确的靶位生长。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商用。
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禁止转载,禁止商用!
包含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三、建设法治中国等详细知识点,禁止转载,禁止商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神经系统的进化与脑的可塑性
一、不同物种的神经系统
1、单细胞动物 & 简单多细胞动物
1)状况:无专门的神经系统
2)程度:能对外界多种刺激作出反应
2、腔肠动物
1)状况:出现了 感觉细胞、运动细胞、两者之间的神经细胞,有神经系统
2)程度:刺激动物身体的任何一点都会引起全身性的反应
3、脊椎动物
1)状况:管状神经系统出现
2)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① 〈神经系统的位置〉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内的腹侧,而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内的背侧(背视神经系统)
② 〈神经组织的状态〉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组织是实心的,脊椎动物的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
4、管状神经系统
1)结构:增加了空间和面积
2)作用:有利于兴奋的传导和神经组织与外界物质的交换,因而使神经系统有可能向更高级和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3)意义:为脑的形成提供的条件
4)脑泡(有神经管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
① 前脑
② 间脑
③ 中脑
④ 延脑
⑤ 小脑
二、哺乳动物的脑
〈一〉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1、脑指数(EQ)
=脑的实际质量(g)÷脑的预期质量(g)
=脑的实际质量(g)÷0.12×体重(g)的2/3次方
2、不同物种间的比较
结论:不同物种的脑质量越大,相对的脑指数就越大(能正确反应进化水平)
3、相同物种间的比较
结论:相同物种的脑质量与智力无关
〈二〉皮层面积的变化
结论: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其新皮层面积的增加 大于其他灵长类动物新皮层的增加
〈三〉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1、功能:听觉、视觉、运动觉
2、规律:越高级的动物,其皮层的生长不仅表现为数量的增加,而且表现为功能的增加
三、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脑的可塑性
1、复演说:个体脑发育的过程复现了脑的物种进化过程
2、神经系统的特点:神经细胞连接的高度准确性
● 解释:在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向他的把位方向成长,并以高度精确的方式选择正确的靶位
3、神经系统发育过程
1)现象:细胞突出的精简
2)这是造成成人的轴突密度小于婴幼儿的轴突密度的原因
4、神经系统的改变
1)分式:身体发育、经验、学习训练
2)改变水平:分子、突触、皮层、神经网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