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章 财政支出
要点、考点、知识点,财政支出概念: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编辑于2024-09-22 21:50:45第十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财政支出概念: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从三个方面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财政支出规模 (政府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概念: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财政支出结构 (钱被用到了哪些方面,是如何花出去的)
概念: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它反映了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参与的广度和重点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
概念: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它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着何种职能
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概念:财政支出分类是指从不同角度,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的财政支出进行划分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
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全面反映政府支出活动)
国际通行的统计分类方法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钱拿来做什么事)
概念: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是按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产出性质进行的分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十类
一般公共服务
国防
公共秩序和安全
经济事务
环境保护
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
医疗保健
娱乐文化和宗教
教育
社会保护
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钱怎么花出去的)
财政支出经济分类是按照政府生产公共物品的成本投入进行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
微观层面更明细
八类
雇员补偿
商品和服务的使用
固定资本消耗
利息
补贴
赠与
社会福利
其他开支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利用这一分类体系,可以从宏观上考察一国政府在多大程度上作为经济主体直接参与经济过程,其职能是偏好于资源配置,还是偏好于收入分配)
为购买性支出(或消耗性支出)
概念: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购买物品与劳务而发生的费用
政府消费性支出
用于政府自身的消费
政府投资性支出
形成投资
转移性支出
在实施转移性支出的过程中,政府仅扮演中介者的角色,依法向受益对象拨付财政资金但并不要求获得相应的物品与劳务
我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我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 (很大不足,标准不统一,部分支出按功能分类,部分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实际上它既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职能,也难以精确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既不利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约束,也难以进行国际比较)
支出功能
支出用途
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具体科目设计目标是“体系完善、反映全面、分类明细、口径可比、便于操作”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类、款、项三级
《2024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 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预备费、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
概念:财政支出规模是指一个财政年度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
反映了
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
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
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绝对指标 (反映总量,不反映比重)
概念: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也可以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总额
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相对指标 (反映数额、比例、集中程度、以及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关系)
概念: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是指在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占相关经济总量指标(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可以全面衡量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率 (反映了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同比”增长率,用△G(%)表示
△G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财政支出的增(减)额,Gn表示当年财政支出,Gn-1表示上年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以Eg表示。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代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减)额,GDPn代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n-1代表上年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的比例,以MGP表示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进而使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这为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
税率不变,经济活动扩大,税收增加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政治体制结构及政府工作效率、政府活动范围等
分类分析
整体结构
权力集中单一制国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高
政府工作效率
效率高,政府运转经费开支低
政府活动范围
范围大支出规模大
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因素
经济体制不同,政府职能也不相同,使财政支出的范围和规模存在差异
从一些重要的经济制度上看,如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实行高标准、高福利制度,则财政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必然要相对较高
社会因素
各种社会性因素,如人口、教育、卫生、社会救济、城乡发展差距等都会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购买性支出
概念: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私人部门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
分类
政府消费性支出
概念:政府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净支出
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
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等于其经营性业务支出加上固定资产折旧
商品和服务的净支出
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减去向居民住户收取的报酬
分类
居民消费
企业消费
政府消费
政府消费性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政府消费性支出是国家行使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障
在国家财政支出项目中,属于政府消费性支出的有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卫生健康支出等
政府投资性支出
概念:政府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
非营利性
长期性
外部性
转移性支出
概念: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将资金无偿地支付出去,而没有相应的商品和劳务流入政府手中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转移到他人手中的收入再分配活动
构成
社会保障支出
概念: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支出
四方面内容
社会保险
主要目的
防止个人在现在与将来的安排上因选择不当而造成贫困
退休
防范某些不可预见的风险
事故
减少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和困难
失业
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
主要包括
贫困救济
灾害救济
特殊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财政补贴
概念: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补贴的主体是国家
补贴的对象是企业和居民
补贴的目的是贯彻一定的政策,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
补贴的性质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补助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按照不同需要分类
按财政补贴的项目和形式分类
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外贸补贴
房租补贴
职工生活补贴
财政贴息
按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
生产环节补贴
流通环节补贴
分配环节补贴
消费环节补贴
按财政补贴的经济性质分类
生产补贴
生活补贴
按财政补贴的内容分类
现金补贴
实物补贴
按世界贸易组织的分类方法,根据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危害程度
禁止性补贴
可诉补贴
不可诉补贴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功能的比较
对生产与就业影响的方式不同
购买
直接
转移
间接
对政府支出效益约束的强度不同
购买
等价交换
约束强
转移
相对较弱
体现财政的不同职能
购买
资源配置
发展中国家
转移
收入分配
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