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十九章 统计调查
要点,考点,知识点,概念:统计调查是指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
《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至第八章逻辑导图作品集,全面梳理经济学基础理论框架。该作品集通过清晰逻辑导图,深度解析市场需求、供给理论、生产成本、市场结构等关键章节,助力学习者快速掌握经济学核心概念与逻辑关系。
考点,要点,知识点,包含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统计表等,介绍详细,知识全面,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点,考点,知识点,探讨了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以及国际收支状况如何反过来影响汇率。内容丰富,要点梳理,非常值得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十九章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概念:统计调查是指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
子主题
统计调查包括
第一手统计数据
原始统计数据
概念:从各个调查单位收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统计数据,这些个体数据需要通过汇总、整理,形成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数据
第二手统计数据
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
统计调查收集的主要是第一手统计数据
统计调查的种类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
全面调查
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
普查
全面统计报表
非全面调查
对调查对象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非全面统计报表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连续调查
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
不连续调查
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以上)所做的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
统计调查的方式
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
农业普查
特点
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
普查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或遗漏,保证普查结果的准确性
普查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也比较高
普查的适用范围比较窄,只能调查一些最基本及特定的客观现象
实际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和方法
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总体
通常把研究的事务或客观现象的全体称总体
个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成员)称为个体
样本
所抽取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经济性
时效性强
适应面广
准确性高
两种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
根据一个已知的概率选取被调查者,无需调查人员在选样中判断或抽选。
从理论上讲,概率抽样是最理想、最科学的抽样方法
保证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代表性
将调查误差中的抽样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形式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整体抽样
等距抽样
非概率抽样
用一种主观的(非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
类型
偶遇抽样
判断抽样
配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所选择的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部分比重,调查这一部分单位的情况,能够大致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适用范围很广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或由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优点
灵活机动
通过少数典型单位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
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
收集第一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
报告法
采访法
登记法
电话访问法
网络调查法
实验设计法
收集第二手统计数据的方法
主要来源
公开的出版物
未公开的内部调查
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要评估第二手统计数据的可用价值
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避免误用和滥用
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验
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明数据来源
大数据与行政记录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
通过非传统政府统计调查获取的数据
包括
政府部门的行政记录数据
大数据的特殊类型
概念:政府部门在行使其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通过审批、注册登记等记录的大量信息数据
个人信息记录数据
单位信息记录数据
自然和资源记录数据
其他管理记录数据
途径
直接应用
统计估算
统计加工
商业记录数据
互联网数据
电子设备感应数据
其他非传统数据
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误差及误差的来源
误差
通常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
登记性误差 (理论上是可以被消除的)
概念:调查过程中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调查者:主要有调查方案中有关的规定或解释不明确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等
被调查者:因人为因素干扰形成的有意虚报或瞒报调查数据
应予以特别重视
代表性误差 (通常无法消除,但事先可以进行控制或计算)
在用样本数据进行判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
主要原因
抽取样本时没有遵循抽取原则
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存在误差
样本容量不足
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质量评价标准
精度
准确性
关联性
及时性
一致性
最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