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每周学点新闻学1008
这是一篇关于每周学点新闻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拟态环境、可供性、人工智能、第三人效果、议程设置、数字鸿沟。
编辑于2024-10-08 09:36:24这是一篇关于论述如何拟定全媒体融合传播评价体系的思维导图,全媒体融合传播评价体系应全面、客观、准确地衡量全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效果、受众互动以及平台运营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为媒体机构提升融合传播能力提供依据和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请论述我国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的思维导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际传播格局和国际话语正面临着深刻调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对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是一篇关于结合姜萍事件反转,谈谈对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理解的思维导图,姜萍事件反转揭示了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复杂性。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事件,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解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论述如何拟定全媒体融合传播评价体系的思维导图,全媒体融合传播评价体系应全面、客观、准确地衡量全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效果、受众互动以及平台运营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为媒体机构提升融合传播能力提供依据和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请论述我国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的思维导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际传播格局和国际话语正面临着深刻调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对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是一篇关于结合姜萍事件反转,谈谈对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理解的思维导图,姜萍事件反转揭示了互联网舆论发酵逻辑的复杂性。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事件,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解读。
每周学点新闻学20241008
数字鸿沟丨Digital Divide
新传考研真题
一、定义
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了数字鸿沟的定义,认为数字鸿沟是能与不能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人之间的差距,具体体现在ABCD四个层面,即设备接入、基本技能、内容服务对象、上网动机四个层面的差异。数字鸿沟的本质是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尤其是数字技术深入社会之后,缺乏完善的技术伦理和治理机制,使得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不平等的主导性驱动力。
二、分类
“数字鸿沟”就一直受到了学术界的关自互联网诞生之初,注。数字鸿沟的发展历程是以数字技术的演变为驱动的。而此种驱动演变的内在逻辑,源于数字技术驱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机制的范式转变。数字鸿沟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接入鸿沟、使用鸿沟和智能鸿沟。
三、发展
随着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字鸿沟--算法鸿沟,形成了新旧叠加和联动协同的新格局。人工智能算法中的偏见和歧视引发了数字不平等。用户的线上行为只是更广的社会角色、兴趣、期待和看法的延展,社会领域中关于性别、城乡、地区、种族等的刻板印象会以更加夸张的方式在数字领域得到增强,进而引发技能大断层以及由资本驱动下的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
速记版
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了数字鸿沟的定义具体是指能与不能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人之间的差距,具体体现在设备接入、基本技能、内容服务对象、上网动机四个层面的差异。
人工智能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新传考研真题
一、定义
人工智能(ArtfcialIntelligence,缩写AI),是指使机器具备人类的认知、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智能技术,主要分基础设施层(物联网、互联网、5G技术等)、算法层(机器学习与云计算)、技术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VR/AR)与应用层(在新闻传播、医疗、金融等行业)四个层次。上述各种技术与传媒业结合以后,催生出算法推荐机制、机器人写作以及沉浸式新闻等新表现。
二、演进
人工智能技术的目标是为了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一种看法是它将从弱人工智能(初级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高级人工智能)再到超级人工智能的演进过程。
三、应用
人工智能给新闻传播带来场景化、精准化的用户分析,机器化、分布式的新闻生产,沉浸式、临场化新闻体验,传感化智能化的互动反馈等变化。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算法新闻、传感器新闻等都是人工智能在新闻传媒业的具体应用表现。
速记版
人工智能(ArcifcialIntelligence,缩写AI),是指使机器具备人类的认知、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智能技术。
议程设置丨Agenda Setting
新传考研真题
一、提出
1968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教堂山镇研究以实证方法确证了议程设置现象的存在,并于1972年在《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正式提出:大众媒介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议题来左右人们关注某些意见和事实,以及人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为公众提供议程。
二、理论发展一
1997年,麦库姆斯和肖在研究西班牙选举的论文中提出了属性议程设置的概念,即大众媒体不仅能告诉公众“想什么也能成功地告诉公众“怎么想”。如果说议程设置的第一层传递的是对象的显著性,第二层传递的则是属性的显著性。
三、理论发展二
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局限性,研究者们提出了议程设置的第三层,即关联网络议程设置,其从议题或属性的关联网络切入,研究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关联网络议程设置认为新闻媒体不仅告诉我们想什么,怎么想同时还为受众建构议题或属性的关联网络,即决定受众是如何将不同的议题或属性通过关联网络连接起来的。
四、新媒体发展
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作为大众传播者的媒体外,还包括传播渠道中的组织、群体、个体,甚至个性化推送算法也会起一定的作用。与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趋向相适应,网络议程形成的渠道也是多样的,而且多数时候依赖于多种传播渠道的交叉、共同作用。
速记版
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在《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正式提出议程设置概念,即大众媒介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议题来左右人们关注某些意见和事实以及人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为公众提供议程。
可供性丨Affordance
考研真题
一、定义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提出可供性理论。可供性一种人和物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指人感知到来自物的促发因素,而产生作出某种行动的可能。可供性提醒我们,要认识技术使用中存在的主体(agency);人与物的关系意味着“可供性”既不属于环境,也不属于个人,而是个人与其对环境的看法之间的关系。
二、新媒体的可供性
新媒体的可供性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1.信息生产的可供性包括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可伸缩和可关联;2.社交可供性,包括可致意、可传情、可协调和可连接:3.移动可供性,包括可携带、可获取、可定位和可兼容。
三、意义与发展
可供性对传播学的意义在于重新发现物质和具身。长期以来传播学界的主流研究取向是绝对的人/物二元对立,“重精神、轻物质”,将人的精神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忽略媒介技术、设施和身体。迈入数字时代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新媒介形态的涌现要求传播学转向物质和媒介本身,可供性为这一转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抓手。
速记版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提出可供性理论具体是指一种人和物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指人感知到来自物的促发因素,而产生作出某种行动的可能。新媒体平台的可供性包括信息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移动可供性。
第三人效果丨The Third Person Effect
东北师范大学新传考研真题
一、定义
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一文中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的概念。戴维森认为,这样一种认为大众媒体对“我(们(语法上的第一人称)、“你(们)”(第二人称)不能产生影响,却对“他(们)”(第三人称)产生影响的判断,也可以被看做是大众媒体的一种影响,他将其称为“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efect)。
二、界定
这里所说的“第三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定义方式:一是和我(们)、你(们)相对的第三人称的他(们);二是站在信息发出者的角度,即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旁观者的第三者。
三、理论解释
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自我强化”的理论,可以对第三人效果的出现作出解释。“自我强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自己盲目乐观,觉得与他人相比,自己遭遇不幸事件的概率较低,或者觉得自己不太容易接受负面事件的影响。第二虚幻的优越感,每个人都容易认为自己很优秀,习惯于用正面方式评价自己。第三,自我服务式归因,即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己的作用,在坏事面前容易推诿责任的倾向。
四、评价与发展
作为一个思考视角新奇的效果理论,第三人效果的研究方法常遭人诟病。在调查时,研究者不仅要询问被调查对象对自己的估计,也要询问他们对别人的估计,这可能造成心理暗示,导致被调查者得出研究者希望的结论。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与研究方式的更新,研究者需要将复杂的技术变量纳入研究,才能发挥第三人效果更大的理论价值。
速记版
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一文中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具体是指大众媒体对我和你不能产生影响,却对他产生影响的判断。
拟态环境丨Pseudo Environment
考研真题
一、定义
1922年,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影响社会公众的能力,拟态环境并非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媒体选择加工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二、成因
拟态环境是指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身外世界,人的行为已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而是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环境状态的反应,并由此产生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图景。
三、内容
拟态环境也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由于这种选择和加工是在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认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当做客观环境本身来对待。
四、发展
拟态环境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具有很强的影响社会公众的能力,它的提出为20世纪70年代的“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新媒体环境下,拟态环境越来越呈现出“现实环境拟态化,拟态环境环境化的”的趋势。
速记版
1922年,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影响社会公众的能力,拟态环境并非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经过媒体选择加工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