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种植学2(考研)
种植学期末复习,种植学考研,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编辑于2024-10-25 20:47:46#待办事项 种植学2(考研)
#已完成 种植义齿分类,适应症及禁忌症
种植体的分类
一段式及二段式种植体
一段式种植体:基台与位于骨内的种植体为一个整体;少用
二段式种植体:种植体和基台两个部分;有助于上皮袖口的封闭和颈部应力的分散
骨水平及软组织水平的种植体
骨水平种植体:颈部与牙槽嵴顶平齐或位于牙槽嵴根方;形成软组织封闭;平台转换
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微间隙的减小
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方式
基台外连接种植体
基台内连接种植体
种植义齿的分类
种植义齿的分类一般是根据上部结构固位方式或缺牙数目进行分类
(一)根据固位方式分类
1.固定式种植义齿(fixed implant supported denture)上部结构通过粘接剂或专用螺丝固定于种植体基台上,常用于单颗牙缺失和多颗牙缺失,修复设计包括冠、联冠或固定桥,患者不能自行取戴。种植固位义齿外形近似于天然牙,配戴舒适,固位及支持力强,咀嚼功能佳。固定式种植义齿根据固位方式分为粘接固位式和螺丝固位式种植义齿,
(1)粘接固位式种植义齿: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种植体基台上的修复体。除单冠修复外,粘接固位式种植义齿要求基台之间(或与天然基牙之间)有良好的共同就位道,以保证上部结构准确就位。粘固式固位常用于种植单冠,联冠或跨度较小的固定桥设计
(2)螺丝固位式种植义齿:基台与修复体之间采用螺丝固位的一类种植义齿,该类修复体的顶端或侧面留有固位螺孔,修复体准确就位于基台上,采用金属螺丝固位。螺丝固位式种植义齿患者不能自行摘戴,但医师可拆卸清洗、检查和维护。
2.可摘式种植义齿
(1)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implant supported complete over denture):无牙颌种植支持式覆盖义齿是通过固定于种植体上的附着体进行无牙颌义齿的支持、固位,患者可自行取戴,能够较好地恢复面部丰满度。一般用于牙槽骨吸收严重或只接受种植2~4颗种植体的无牙颌患者,根据种植覆盖义齿固位体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套筒冠固位种植覆盖义齿、杆卡式固位种植覆盖义齿、球帽式固位种植覆盖义齿及磁性固位种植覆盖义齿等。
(2)局部种植可摘义齿(implant supporte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这类修复设计极少使用,常见于种植体植入方向偏离原定位置、种植体数量不够等,而患者又不愿取出重做时,将该种植体作为支持结构进行可摘义齿修复,可有效防止义齿下沉而出现压痛。
(二)根据缺牙数目和修复方式分类
按缺牙数目和修复方式,将种植义齿分为单颗牙种植义齿、多颗牙种植义齿和无牙颌种植体支持式义齿。
1.单颗牙种植义齿,又称种植单冠,即在基台上直接制作全冠,可采用螺丝固位,亦可行粘接固位,患者不能自行取戴,美观、舒适。通常由一个种植体支持固位一个人工牙冠,个别情况(多为第一磨牙)也可能用两个种植体支持固位一个人工牙冠。采用螺丝固位方式时,种植体必须有可靠的抗旋内部结构,以避免人工牙冠与种植体之间发生松动、旋转。
2.多颗牙种植义齿,按固位方式分为固定式种植义齿和可摘式种植义齿,后者极少用。固定式种植义齿可分为种植体支持式联冠、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患者不能自行取戴。
3.无牙颌种植体支持式义齿,按固位方式分为无牙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和无牙颌种植体支持式覆盖义齿。下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通常设计6颗以上种植体,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则设计为6~8个种植体。按上部结构与基台的连接形式,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主要有球帽附着式种植义齿、套筒冠附着式种植义齿、杆卡附着式种植义齿和磁性附着式种植义齿等
适应症
6.患者主动要求。
1.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5.全身健康状况能耐受种植体植入手术。
2.牙缺失,邻牙健康,局部软硬组织健康
3.张口度正常,颞下颌关节功能无异常。
4.颌间间隙无明显异常。
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吸毒,酗酒
近期心肌梗死
近期人工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
失控呢内分泌系统疾病
静脉注射双磷酸盐类的患者
近期行放疗和化疗的患者
定期服用类固醇患者
其他:严重心理障碍,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恶病质等
相对禁忌症:某些系统性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可控制
胃肠道功能紊乱
轻度肾功能不全
心理疾患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等
#待办事项 骨结合的成功要素,组织生理学过程及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的生物学特点
#待办事项 骨结合理论
#待办事项 在种植体表面有直接骨沉积,在种植体和支持的骨组织之间没有纤维性结缔组织间隔,由于直接传导到骨,叩诊呈清音,无生理性移动,功能上等于牙粘连
#待办事项 组织生理学过程
#待办事项 第一阶段
#待办事项 种植体植入后表面被血块包绕,随后,由于骨髓内蛋白质、脂质、糖蛋白等生物高分子吸附,形成适应层 conformation layer
#待办事项 第二阶段
#待办事项 术后部分成骨细胞活动,骨吸收与骨形成同时进行,但总体仍以创伤修复为主。
#待办事项 术后 1 个月,由于钻骨切削引起的骨损伤,植入时对骨的压力而使骨组织部分吸收成为种植体松动的原因。组织学表现是组织破坏与增生同时发生的修复期。
#待办事项 巨噬细胞和其他吞噬细胞吞噬吸收了适应层,一些骨髓内细胞聚集在种植体表面,形成种植体-细胞间的有机结合。生物活性材料适应层内,诱发磷灰石的化学析岀,形成化学性钙化层,以此为基础向成骨细胞分化,随即开始生物学骨化,此过程与第三阶段有混杂。
#待办事项 第三阶段
#待办事项 术后 3 个月,种植体周开始形成胶原纤维,随后形成网状纤维结构,逐步完成骨结合。
#待办事项 骨结合的形成机理
#待办事项 骨创伤(种植窝预备过程):出血形成血凝块(纤维蛋白网)
#待办事项 炎症反应(破骨细胞、炎症因子):骨吸收 (种植体周围骨),进一步导致初期稳定性下降 (吸收后余留成骨空间)
#待办事项 激活骨再生(成骨细胞分化)
#待办事项 距离/表面成骨(成骨细胞增殖活化)
#待办事项 形成成骨中心(新生编织骨)
#待办事项 骨小梁形成(新生板层骨)
#待办事项 种植体周围新旧骨小梁融合、改建
#待办事项 二期稳定性上升
#待办事项 骨结合形成两种形式
#待办事项 接触成骨
#待办事项 种植体周边骨组织内的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细胞直接沉积于种植体表面,增殖并形成新骨。
#待办事项 距离成骨
#待办事项 种植体周边骨组织内的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细胞从未吸收的原有骨壁上开始增殖并成骨,逐渐增厚并接近种植体表面产生骨整合。
#待办事项 骨结合成功标准
#待办事项 1、临床检查种植体无松动,用金属杆叩击时发出清脆声音。
#待办事项 2、X 线显示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贴合无投射层。
#待办事项 3、种植体功能负载一年后,垂直方向骨吸收小于每年0.2mm
4、种植体无持续性或不可逆的症状,如疼痛、感染、麻木、坏死、感觉异常及下颌神经管损伤
5、达到上述要求者,5年成功率85%以上,10年成功率80%以上为最低标准
影响骨结合的因素
手术创伤
制备种植窝时产热过高可使周围已分化和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坏死。
产热过高---钻孔时的速度不能超过 2000r/min,并以 4 度生理盐水注水降温。
患者自身条件差。
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差。
种植体外形设计不合理。
种植体的应力分布不合理。
种植体早期过度负载。
重要概念
种植体生物学宽度:
#待办事项 种植体周围屏障上皮和结缔组织附着构成种植体的生物学宽度,即从屏障上皮最冠方到牙槽嵴顶之间约3~4mm的距离,也称为生物学屏障(biological
平台转移
将基台的外侧边缘向种植体内侧移动,使基台边缘水平向远离牙槽嵴的位置,叫平台转移
#已完成 种植体穿龈界面的生物学特点
种植体周黏膜组织形成黏膜附着或穿黏膜附着,从而实现生物学封闭,这是隔绝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与口腔环境的重要屏障。
正常种植体周黏膜组织和天然牙龈组织均为粉红色,质地坚韧。组织学观察发现,种植体周黏膜组织与天然牙龈组织相类似。其口腔侧被覆角化良好的牙龈上皮,种植体侧分为龈沟上皮和屏障上皮。该屏障上皮与天然牙周围的结合上皮有共同特征,长度约为2 mm,主要通过基底板与半桥粒附着于钛种植体表面。
种植体穿黏膜附着由两部分组成,即屏障上皮和结缔组织附着区。结缔组织附着区位于屏障上皮根方至牙槽嵴顶之间长约1~1.5 mm的区域。此处结缔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的TiO2层直接接触,其胶原纤维来自于牙槽骨嵴顶的骨膜,由骨膜向软组织边缘伸展,方向与基台表面平行
种植体周围黏膜血液供应只来源于牙槽嵴外侧磨骨膜上血管
种植体生物学宽度:与天然牙相似,种植体周围屏障上皮和结缔组织附着构成种植体的生物学宽度,即从屏障上皮最冠方到牙槽嵴顶之间约3~4 mm的距离,也称为生物学屏障。屏障上皮向根方迁移,会引起牙槽嵴的相应吸收,而沟底至牙槽顶的生物学宽度保持不变
#已完成 种植手术的时机,分类,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时机选择
术前准备完善(回答术前准备内容)
种植手术分类
手术时间分类:即刻种植,早期种植,延期种植
即刻种植(I类):拔牙的同时将种植体植入牙槽窝的一种种植方式
早期种植(II类或III类) II类:软组织愈合之后,牙槽窝内具有临床意义的骨充填之前植入种植体;拔牙后4-8周 III类:部分骨愈合的早期种植,在牙槽窝内具有临床意义或X线片上的骨充填后植入种植体,通常拔牙后12-16周
延期种植:牙槽窝完全愈合之后植入种植体,通常在拔牙后6个月或更长
暴露口腔内还是埋入软组织内:埋入式种植,非埋入式种植
埋入式:
优点:感染风险降低;不受咬合影响避免了微动可能导致的骨结合失败
缺点:延长种植时间,且造成软组织二次创伤
非埋入式
优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与周围骨组织具有长的愈合期,有机物建立良好的软组织封闭 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软组织损伤
缺点:必须保持良口腔卫生,防止基台周围菌斑聚集导致的骨吸收和骨结合失败
翻瓣种植术与不翻瓣种植术
翻瓣:黏骨膜需要被翻开;提供更开阔视野
不翻瓣:保证种植体周围血供,避免缝合,减少软组织损伤,保持种植体周围原有的黏膜形态,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水肿及疼痛程度
基本原则
无菌原则:医生,患者,环境
种植体表面无污染原则:暴露时间;手套
1. 防止细菌污染(无菌原则) 2. 防止脂类(骨结合不易形成)及异种蛋白(排异反应)污染 (三氯乙烯、无水乙醇彻底超声清洗) 3. 防止异种金属元素污染(钛制专用器械)
种植手术的微创原则:过度损伤软硬组织?操作
用4℃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钻头和术区, 最大限度降低术区温度
保持适当的转速: 600-1200rpm
防止机械创伤和热灼伤(≤47℃转速≤2000r/min)
防止种植窝过热
热,切削
保持较高的切削效率,使用锋利的钻头
提拉式间断钻孔技术
钻孔/1
避免粗暴操作
防止损伤邻牙和相邻解剖结构
充分暴露术区的情况下减小粘膜剥离范围
防止过度剥离粘骨膜破坏局部血供
暴力
初期稳定性原则:精度,极差,骨密度,皮质骨,种植体
保持备孔精度,避免反复预备
级差备洞
用特殊技术提高种植体周围骨密度
保护皮质骨以获得良好初期稳定性
骨量许可情况下尽量选用更粗及更长的种植体
无干扰性愈合原则:软组织,清除,异物,埋入式愈合
完全去除种植窝周围的软组织
清除拔牙创内的牙根残片和未吸收的牙槽骨碎片
避免异物进入种植窝内
如果是埋入式愈合的种植,尽量将种植体封闭缝合在软组织下
种植体微动原则:50-150
无害微动:50um-150um
有害宏动:>150um
#待办事项 种植体的稳定性
#待办事项 初期稳定性(primary stability ):种植体与种植窝洞骨壁间通过起初的骨接触形成的机械的卡抱力和摩擦力,而为种植体提供的稳定能力。(old bone)
#待办事项 二期稳定性(secondary stability):种植体在种植窝愈合过程中,骨在种植体表面不断改建,形成新骨,并和种植体形成骨结合,进而为种植体提供的稳定能力。(new bone)
#待办事项 注意事项:就是种植体植入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待办事项 麻醉:浸润麻醉
#待办事项 手术切口设计(注意事项为原则)
#待办事项 术野充分暴露
#待办事项 黏膜瓣有充足的血运
#待办事项 尽量减少愈合瘢痕
#待办事项 可无张力关闭创口
#待办事项 不损伤邻近组织
#待办事项 保护龈乳头
#待办事项 翻瓣
#待办事项 粘骨膜与骨面的钝性分离
#待办事项 剥离切口两侧黏骨膜瓣,充分暴露种植区域骨面
#待办事项 修整牙槽骨
#待办事项 用刮匙或球钻去净骨表面粘连的软组织及拔牙后可能残留的肉芽组织
#待办事项 预备种植窝
#待办事项 定位:直径3mm左右的球钻
#待办事项 定点原则——“种植治疗方案设计原则”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方案设计
#待办事项 力要轴向传导: 上颌后牙——正对下颌牙颊尖或中央窝 下颌后牙——正对上颌牙中央窝或腭尖
#待办事项 导向(guide )
#待办事项 扩孔(widen the implant bed):依照直径逐级扩大的原则,采用直径由小到大的扩孔钻进行种植窝直径的扩大。注意(预备方式和预备深度)
#待办事项 颈部成形(Fine implant bed preparation):降低穿龈高度,增强美学效果;使种植窝颈口接近于倒锥形,与种植体领口密合,具有机械锁合力,可达到良好的稳定效果。
#待办事项 螺纹成形(tapping):攻丝,当种植区骨质密度较高时,可以采取攻丝钻在种植窝内壁形成螺纹形状,方便种植体顺利旋入
#待办事项 冲洗和吸引(rinse and suck):种植体植入前用冷藏后的4 ℃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种植窝,降低局部温度
#待办事项 植入种植体(placement of implant):机用或手用适配器顺时针旋入种植体
#待办事项 术后处理
#待办事项 术后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待办事项 若位置偏斜或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应及时加以纠正
#已完成 掌握即刻种植的适应症,手术原则和手术方法
即刻种植的适应证
1. 非美学区:
种植位点无急性根尖周病和牙周病
根方有3-5mm骨量,保证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2、美学区:
拔牙窝骨壁完整,唇侧骨板厚度1mm以上
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唇侧到牙槽骨壁距离2-3mm以上
厚龈生物型
种植位点无急性根尖周病和牙周病
根方有3-5mm骨量,保证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即刻种植的非适应证
1. 拔牙时有溢脓
2. 相邻软组织有蜂窝织炎或肉芽者
6. 有不利于伤口愈合的全身疾患者
7. 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且不能纠正者
3. 拔牙创缺乏足够的骨质者
4. 有不利的解剖结构,阻碍义齿修复者
5. 失牙位于或靠近下颌神经管、上颌窦、鼻孔等不利的解剖位置且种植时可能损伤者
手术方法
#待办事项 微创拔牙:不能破坏唇侧骨板;不能以唇侧骨板作为拔牙挺支点
探查唇侧骨板: 探查唇侧骨板的完整度和高度;探查侧骨板根尖是否有穿孔
清理牙槽窝
种植窝洞的预备
种植体植入,植骨
袖口的封闭
#待办事项 种植体植入后即刻修复(负载)的适应症及原则
#待办事项 概念
#待办事项 即刻修复(immediate restoration)是指种植体植入一周内戴入修复体,与对颌牙列无咬合接触。
#待办事项 即刻负重(immediate restoration)是指种植体植入一周内戴入修复体,与对颌牙列有咬合接触。
#待办事项 即刻修复(负重)的适应症
#待办事项 1、 牙列缺损患者,邻牙健康、稳固,无牙周疾病
#待办事项 2、 颌位及咬合关系正常。
#待办事项 3 、种植位点骨质类型为I -III 类骨, 牙槽嵴顶存在完整骨皮质。
#待办事项 5 、种植位点骨量充足, 不需要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等技术增加骨组织量。
#待办事项 6 、种植体周围为健康的角化牙龈
#待办事项 4 、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达到35N . cm 及以上
#待办事项 原则
#待办事项 即刻修复、即刻负重的咬合设计
#待办事项 1. 单颗牙缺失:即刻修复(脱离牙尖交错、前伸及侧方咬合)。如患者咬合正常, 或对颌为活动义齿等咬合力较小时, 也可以采取恢复咬合接触的即刻负重修复方式。
#待办事项 2. 连续多颗牙缺失:采用固定桥或联冠。避免游离端。
#待办事项 3.牙列缺失:增加种植体数目, 种植体均匀分布于整个牙弓。种植体连接在一起, 以利于分散咬合力, 有效防止旋转, 抵抗水平向及侧向作用力。避免悬臂梁, 引导负荷沿轴向传递至种植体, 防止种植体承受过大侧向力
#待办事项 即刻修复、即刻负重的注意事项
#待办事项 1、固位方式:首选螺丝固定
#待办事项 2、初期稳定性:35N.cm
#待办事项 3、骨质密度: I -III 类骨
#待办事项 4、种植体形态:粗糙表面、螺旋状种植体(锥形种植体)
#待办事项 5、患者咬合力:轻咬合,无咬合(咬合力大、夜磨牙、紧咬牙不适合)
#待办事项 6、患者全身情况:骨代谢疾病,甲亢,糖尿病,头颈部放疗不适合
#待办事项 基台选择:临时基台
#待办事项 即刻修复、即刻负重的优缺点
#待办事项 ( 一) 优点
#待办事项 1 · 使骨组织和牙龈组织的愈合同期完成, 缩短治疗周期, 减少手术次数。
#待办事项 2 · 尽早恢复美观、发音及部分咬合功能。
#待办事项 5 · 牙列缺失患者, 可以维持颌位关系。
#待办事项 3 · 有利于诱导种植体周软组织成形。
#待办事项 4 · 适当的咬合力刺激有利于种植体周骨组织新生与改建。
#待办事项 6 · 种植支持的临时修复体可以作为最终修复体的参考。
#待办事项 ( 二) 缺点
#待办事项 1 · 咬合力控制不正确易导致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的纤维性愈合。
#待办事项 2 · 当即刻修复体咬合力过大时, 容易发生种植体周边缘性骨吸收
#待办事项 种植义齿修复的基本原则及流程,单颗及多颗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方法及原则
种植义齿修复的基本原则(47页)
正确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
形态:牙冠的正常形态;正常的覆盖覆合
功能:咬合
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
固位:抵抗义齿脱位的力量 支持:义齿承担咬合力的能力 稳定:义齿受侧方力时的稳定性
保护口腔软硬组织健康
骨组织健康:种植修复后一年,垂直骨吸收小于0.2mm,没有角形吸收
软组织健康:足够的角化牙龈包绕
不损伤余留牙:种植体和临牙保持安全距离
关节健康
坚固耐用:种植修复材料耐磨,保证功能
合理的牙合 力传导和应力分散:受力沿轴向传导
美学
单颗及多颗修复方法及原则56页
单颗牙
基台的选择: 高度:基台顶端和对颌牙1-1.25mm修复空间;粘接固位时基台高度不应低于4mm 穿龈形态:龈下1.0-2.0mm 基台角度:直基台;角度基台:10-25度
咬合设计原则: 轻微牙合 接触:20微米间隙 沿种植体长轴传导,减少侧向力
修复方法
安装永久基台
试戴牙冠
基台螺丝预载荷
调整咬合关系
修复抛光,固定
多颗牙:固定修复体
方案:多颗种植体分别支持的单冠,多颗种植体支持的联冠,多颗种植体支持的固定桥
联冠优势:分散牙合 力,防止食物嵌塞,增加修复体非固位力 分别支持:不能用于不能获得共同就位道的
咬合设计
前牙浅覆合浅覆盖,后牙轻咬合,轴向受力
避免设计单端桥,咬合减轻
悬臂设计
上颌小于10-12mm,下颌小于15mm
悬臂大于15mm,折断风险增加
修复方法:
安装永久基台
试戴支架内冠
试戴义齿,确定义齿被动就位
基台螺丝预载荷
调整咬合关系
修复体抛光,固定
#待办事项 种植义齿修复的流程
#待办事项 种植术前准备
#待办事项 一般检查
#待办事项 影像学检查
#待办事项 口腔影像学技术是一种无创、有效、直观检查局部解剖结构、骨质、骨量、口腔内余留牙情况 及种植体与骨组织界面结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的重要手段,是口腔种植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检查 内容。口腔种植影像学检查应根据诊断目的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应尽量以最小的辐射
#待办事项 适应症及禁忌症
#待办事项 口腔种植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评估手术风险,如患者有不利于手术的疾病必 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待办事项 手术计划
#待办事项 1.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及修复设计制订手术方案
#待办事项 2.根据手术方案,准备合适配套的手术器械和多种尺寸种植体供手术选择
#待办事项 3.术前用药
#待办事项 4.按照种植手术流程完成种植体植入
#待办事项 5.术后用药及注意事项
#待办事项 修复计划
#待办事项 虽然修复是在种植体植入并完成骨结合后才开始,但最终的修复效果是整个治疗的目的,所以应该在手术前就制订修复方案,确保整个治疗效果的可预期性
#待办事项 健康维护计划
#待办事项 种植义齿的维护是长期成功的保证,不仅需要医务人员的专业维护,更需要患者日常生活中 的积极配合。
#已完成 引导骨再生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材料选择,适应症及手术原则
生物学原理
根据各类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的特点,将屏障膜置于软组织和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环境
阻止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允许有潜在生长能力、迁移速度较慢的前体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优势生长,同时保护血凝块,减缓压力,实现缺损区的骨修复性再生。
材料选择
GBR的生物材料——骨粉
自体骨
同种异体骨
异种骨
人工合成骨
屏障膜
可吸收:胶原膜
不可吸收:钛膜;膨胀聚四氟乙烯膜;高密度聚四氟乙烯膜
生长因子
适应症
牙槽嵴水平向,垂直向骨量不足
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拔牙窝边缘与种植体治疗存在2mm以上的空隙,种植体表面有冠向的暴露,颊侧骨面厚度<1mm时就需要同期进行GBR技术
种植失败后的治疗:种植位置不当时,唇舌侧骨壁开裂者
牙槽嵴保存
手术原则:pass原则
GBR的PASS原则
1、Stability屏障膜、种植体、骨粉稳定,创口稳定,保护好血凝块;
2、Space maintenance创造并维持空间,使骨组织得以生长和沉积;
3、Angiogenesis促进血管新生,提供成骨干细胞;
4、Primary wound closure创口应无张力I期闭合,避免屏障膜暴露于口腔,确保无干扰愈合。
书上
成功关键是屏障膜的稳定支持,植骨材料的骨再生作用和受植区的健康及创口的无张力缝合
屏障膜的放置必须稳定可靠,能够完全隔离软组织,保证骨缺损区内骨细胞的优先生长
创造并维护骨组织得以生长和沉积的空间
保护好血凝块,稳定伤口
创口应无张力,避免屏障膜暴露于口腔内
#待办事项 即刻义齿负载中的生物力影响,种植义齿设计与生物力学关系
#待办事项 即刻义齿负载中的生物力影响
#待办事项 种植义齿设计与生物力学关系
#待办事项 种植体的负荷:指种植体所承受的各种应⼒和⼒矩。
#待办事项 (1) ⽛合 ⼒:轴向⼒和⾮轴向⼒
#待办事项 (2) 周围组织的作⽤⼒(如颊唇⾆的肌⼒)
#待办事项 (3)重⼒和⽓流压⼒
#待办事项 (4)系统内应⼒
#待办事项 种植体所受的负荷(按三维⽅向)
#待办事项 近远中向
#待办事项 颊舌向
#待办事项 垂直向
#待办事项 单⼀的咬合接触⼤多数会发⽣三维⽅向的合⼒,⽽颊⾆向的合⼒分散造成种植体发⽣疲劳破坏的⻛险最⾼。⽽利⽤⽮量分解的⽅法可以延⻓种植体的使⽤寿命
#待办事项 牙合 力传导的三种形式
种植体的受力
#待办事项 单一牙合力转化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力与种植体外形密切相关
柱形种植体-骨界面会产生较大的剪切力
通过对螺纹的优化设计可控制危害程度大的张力和剪切力
柱形种植体表面涂层,在表面形成微米级的凹坑状结构,从而将部分剪切力转化为压应力
冲击负荷;
⼒矩负荷
冠⾼度: 冠⾼度是颊⾆向⼒和近远中⼒的⼒臂,颊⾆向⼒包括⼯作侧或平衡侧合⼒、⾆体推⼒和⼝周肌⾁压⼒。对垂直向⼒来讲,冠高度不会对其产⽣有效⼒臂,对于偏载咬合接触或侧向⼒⽽⾔,冠⾼度则会产⽣显著的⼒臂效果。
悬臂梁⻓度: 当种植修复体中存在悬臂梁设计或偏载负荷远离种植体时,垂直向⼒会对整个修复体产⽣较⼤的⼒矩负荷;作⽤于悬臂梁的⾆向⼒会产⽣围绕种植颈部的旋转⼒矩。
合⾯宽度: 宽合⾯会增加偏载负荷的⼒臂⼤⼩。通过减径、调合使正中接触⾯增⼤,可⼤⼤降低颊⾆向扭转⼒矩
种植体内外径的差值和种植体容纳基台固定螺丝的孔隙大小是决定种植体抵抗断裂破坏能力的关键因素
#待办事项 种植体受⼒的临床应⽤
#待办事项 1. 在应⼒⽔平较低的情况下,具有粘弹性的⻣组织与相对坚硬的钛种植体结合状态稳定。
#待办事项 2. 作⽤于种植体的应⼒越⼤,种植体的应变与⻣组织内的应变相差越悬殊,种植体与⻣组织间的紧密接触容易受到破坏。
#待办事项 3. 种植体的⼏何外形可对⻣界⾯应⼒的传递产⽣显著影响。
#待办事项 4. ⻣组织的密度与⻣强度有关,也和其弹性模量(刚度)相关。
#待办事项 5. ⻣移植可增加种植体周围⻣的质和量,提⾼⻣组织抵抗应变的能⼒。
#待办事项 6. 种植体上部修复体的设计也会对⻣内应⼒⼤⼩产⽣影响
#已完成 种植术中,术后常见生物并发症及处理
术中并发症
【神经损伤】
下牙槽神经、颏孔,距重要解剖结构:1-2mm 安全间隙。
处理:抗水肿 / 神经营养药物
【上颌窦或鼻腔损伤】上颌牙种植时
处理:小孔自行愈合,大孔需上颌窦修补
【邻牙损伤】牙间距离较小时
预防:术前测量间隙、正畸增加间隙、窄种植体等
处理:牙髓治疗或根尖切除术
【钻折断】发生于骨致密区
处理:需取出,但骨组织损伤大
【种植体植入位置不佳】过近、过远、过颊、过舌等难于修复
处理:使用角度基台。双层冠等,但不利于义齿受力
【种植体穿出骨壁】
未发现可能导致骨吸收
预防:三维 CT,术前骨地图,手术导板
处理:种植体需在骨壁内。可采用GBR 技术,暴露过多需取出
术后并发症
【术后水肿】与创伤程度和手术时间有关
预防: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剥离范围
处理:冷敷、地塞米松。 3-7 天消退
【感染】短期最严重的是种植体根尖周炎
表现:跳痛、叩痛、 X 线根尖暗影
处理:立即取出,抗炎治疗
【创口裂开及黏膜穿孔】
缝合张力过大或严重水肿
处理:少量只需注意局部清洁;暴露多需清创重新复位或软组织转移
【骨移植失败】
人工骨从瘘孔排出,移植骨块坏死
处理:死骨取出,待伤口愈合再行处理
生物并发症处理
1. 去除龈周局部刺激因素
2. 去除种植体表面刺激因素
3. 药物治疗
4. 手术治疗
5. 调合
6. 取出种植体
种植失败后处理
①失败的种植体应及早取出
②刮除炎症组织
③暴露正常骨组织
④二期种植
#已完成 种植机械井发症的定义及常见机械并发症的临床症状,诱因及处理
#已完成 种植义齿的机械并发症
是指种植义齿部件出现机械性或结构性破坏,导致种植义齿完整性和功能发生丧失的状况。大多数机械并发症发生在完成种植修复后,但也可发生于种植和修复过程中,
修复体脱位、基台脱位、附着体固位力下降、冠体崩瓷螺丝孔变形、基台螺丝折断、基台折断、种植体折断及修复体断裂等。机械并发症发生后,若长期未处理可能伴随生物学并发症(如种植体周炎)。
#已完成 修复体,基台脱位
#已完成 临床表现及处理
#已完成 修复体表现及处理:
#已完成 螺丝固位:螺丝松动后脱落;
1)检查冠固位螺丝,发现异常则进行更换
2)检查对颌牙及修复体的咬合,若存在早接触或前伸、侧向 牙合 干扰,则进行调磨或重新制作修复体。
3)按照预定扭矩重新旋紧螺丝,检查是否存在非被动就位,一旦发现则重新取模制作新的修复体。
4)检查患者存在的咬合副功能,制作牙合 垫
#已完成 粘接固位:直接脱落
1)检查基台的粘接面高度,若不足可采取调磨、正畸压低对颌牙或更换修复体固位方式(如螺丝固位基台、基台体冠)等方法增加固位力.
2)粘接基台表面喷砂,增加微观粘接面积。
3)若发现为临时粘接剂,则更换为永久性粘接剂重新固位。
4)检查内冠与基台的间隙,若间隙过大则重新取模制作。
5)检查是否存在前伸、侧向 牙合 干扰,一旦发现则进行调 牙合 或重新制作修复体
6)若牙冠与基台在颈缘的密合度差,则需重新取模制作。
#已完成 基台松动表现:修复体会出现水平向或冠根向的位移,单冠出现旋转
#已完成 去除上部修复体
#已完成 检查修复体周牙龈及袖口内壁
#已完成 检查修复体咬合
#已完成 检查基台在口内的就位情况,所有异常应重新安装
#已完成 若基台接口处有损坏,应更换新基台,并取模制作新的修复体
#已完成 所基台固位螺丝发生损坏,应及时进行更换
#已完成 主要诱因
#已完成 (1)螺丝固位
1)冠固位螺丝在安装时扭矩未按要求达到规定的预负载(pre load)。
2)修复体长期受到较大的非轴向力,冠固位螺丝产生金属疲劳并发生松弛脱位(不正确的调 牙合、错误的种植体植入位点和轴向都可能造成破坏性的非轴向力)
3)修复体在安装时未被动就位,造成冠固位螺丝松动
4)患者存在夜磨牙、紧咬牙等习惯,造成修复体负荷过大
#已完成 (2)粘接固位的种植义齿
1)使用了粘接力较弱的临时粘接剂(如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其可在唾液环境下发生溶解且碎裂的可能性也较大
2)基台高度过低,粘接面积过小,造成修复体在承受非轴向力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抗
3)牙冠内壁与基台的间隙过大,粘接剂层受到牙冠微动的应力破坏发生破碎
4)修复体长期受到较大的非轴向力。
5)牙冠未被动就位,或未能完全就位
#已完成 2.基台脱位的主要诱因
#已完成 (1)在安装基台时,扭矩未能达到厂家规定的预负载。
#已完成 (2)基台受到骨、牙龈阻挡,或由于插入方位有误,未达到完全就位
#已完成 (3)基台受到过大的非轴向力,造成基台螺丝的松动脱位。
#已完成 (4)基台螺丝发生金属疲劳,从而发生松动或断裂。
注意和螺丝固位完全一样
#已完成 基台螺丝折断
取出更换
更换后,有滑丝现象,需内部栓到重新攻丝预备
完全磨除螺丝残片,桩核冠修复
取出旧种植体
#已完成 基台折裂
主要诱因
① 戴台未完全就位
② 基台存在设计、加工缺陷
③ 基台所受负载过大
④ 基台有非轴向力
处理
尽快更换 排查诱因
#已完成 种植体折裂
临床表现:
种植体颈部折裂
种植体体部折裂
主要诱因
① 承受非轴向力
② 种植体自身材料的强度不足,或设计缺陷
③ 暴力操作
④ 基台松动
处理
① 取出或沉默
② 即刻植入种植体
③ 位点保存,延期植入
④ 更换修复方式
#已完成 修复体断裂
#已完成 主要诱因
① 咬合力过大
② 支架或义齿加工缺陷
③ 种植义齿设计缺陷
④ 材料抗力不足,材料疲劳。
⑤ 修复支架非被动就位。
#已完成 崩瓷处理
#已完成 (1)当崩瓷面积较小且边缘圆钝时,可不作任何处理。
#已完成 (2)当崩瓷面积较小且边缘尖锐时,可适当调磨崩瓷边缘使其圆钝。
#已完成 (3)当崩瓷面积太大、松动或冠已裂开,应重新制作冠桥。
#已完成 (4)轻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