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节 先秦时期美术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节 先秦时期美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雕塑,青铜器。介绍详细,描述全面,希望对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所帮助!
主要根据怼姨的课程编制,主要涵盖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以及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
招教中的“小三门”指的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三门重要科目,具体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政策法规、新课程改革,这三门科目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考查了考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还考查了考生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第二节 先秦时期美术
青铜器
制作方法
1:六齐
青铜:红铜加锡的合金
《周礼•考工记》
2:失蜡法又称蜡模法
春秋中期
3:快范法(范铸法)
最先采用、应用最广泛
商周
4:错金银工艺
战国
分类
礼器
作用:尊卑等级
藏礼于器
体现西周时期青铜礼器主要功能是维护统治秩序
纹饰
动物纹(商周)
几何纹(春秋)
人纹画像(战国)
炊煮器
鼎
鬲(li)
甗(yan)
食器
簋
盂
豆
敦
酒器
爵
尊
角
觯zhi
觚gu
卣
斝jia
水器
盘
壶
匜yi
鉴
乐器
兵器
工具及马车
青铜器的发展
商周时期青铜器整体给人庄重、威严、神秘、狞厉之美
夏(初期)
萌芽期
《二里头长流爵》
1975年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长流爵
“华夏第一爵”
出土最早的最完整的青铜器
商代
流行纹饰:饕餮纹(兽面纹)、夔龙纹
造型风格:形制凝重、直线、中轴对称
《后母戊鼎》
河南安阳殷墟
“最重最大的青铜礼器”
《四羊方尊》
湖南宁乡
“商代青铜器最大的方尊”
特点:动物纹饰
具有慨括性、写实性
《大禾人面方鼎》
世界上唯一一件人面纹方鼎
《皿方罍》
商代晚期
“方罍之王”
《饕餮乳钉纹方鼎》
郑州杜岭
商早期
《猛虎食人卣》
湖南安化
盛酒具
先秦青铜工艺典范
现存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
《龙虎纹尊》
出土于安徽
出土于江西新干
《伏鸟双尾虎》
《虎耳四足青铜甗》
最大的青铜甗
《双面人形青铜神器》
《豕尊》
湖南湘潭
《象尊》
湖南醴陵
西周
流行纹饰:窃曲纹
造型风格:庄重、简约 铭文加长
出现列鼎制度,礼乐制度
鼎制
天子九鼎(簋少一鼎)
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
士、大夫三鼎
《武王征商簋》又称《利簋》
记载“牧野大战”历史事件
陕西临潼
《毛公鼎》
陕西扶风
古代青铜器记录最多铭文字数,497个文字(金文)
“抵得一篇尚书”
《何尊》
西周早期
陕西
“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
“宅兹中国”
《虢季子白盘》
宝鸡
最大的青铜盘
《史墙盘》
“中国的青铜史书”
《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
《大盂鼎》
陕西郿县
铭文少
《伯矩鬲》
北京琉璃河
今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西周早期神面卣
《逨盘》
中华第一盘
我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的木构建筑基本形式确立
春秋时期
流行纹饰:蟠虺纹
造型风格:奇巧富丽、纹饰繁密剔透
《莲鹤方壶》
河南新郑
东方最美青铜器
运用镶嵌红铜工艺
主要特征:活泼灵动
《蟠虺纹大铜禁》又称《云纹铜禁》
河南淅川
最早使用失蜡法的青铜器
《王子午列鼎》
失蜡法代表器物
《曾仲斿父方壶》
“纪念碑式的壶”
湖北京山
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
战国时期
造型风格:精致灵巧、日用器为主,运用鎏金、镶嵌,金银错等工艺
流行纹饰:生活纹饰狩猎、采桑、
《曾侯乙编钟》
湖北随州
最大的乐器,最完整的编钟
3层8组
《采桑宴乐攻战纹壶》
四川成都
《蟠虺纹铜尊盘》又称《曾侯乙铜尊盘》
最精美最华丽的盘
失蜡法精品
《错金银猛虎噬鹿铜器座》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
《山字形器》
《铜鹿角立鹤》
雕塑
商代三星堆遗址
“长江文明之源”
《青铜立人像》
“铜像之王”
最大的的青铜立人雕像
东方巨人
《青铜纵目面具》
“千里眼”“顺风耳”
“面具之王”
《青铜神树》
1号神树最高,3.95.米
“世界上已知发现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
《青铜贮贝器》
2021年广汉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
玉石
《跽坐玉人像》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铜鸮尊》
宫廷形式
都城规划,宫廷建筑的最初形式
玉中绝品
殷商造型艺术代表作
《玉凤》
绘画
帛画(工笔重彩)
《人物龙凤帛画》又称《龙凤仕女图》
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l号楚墓
最早使用金的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己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
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
屈原原型
漆画
《人物车马出行图》
湖北荆门
主色:黑、红
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卷“风俗连环画”;最早的漆画
漆奁(Lian)
战国漆器
《木雕双头镇墓兽》
湖北荆州
《虎座鸟驾鼓》
《透雕漆禁》
《彩绘漆卧鹿》
文字
商代甲骨文
“卜辞”
出土:河南安阳殷墟
专门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最早的文字”
又称“殷虚文字” “殷契”
发现者:王㦤荣 1899年清未
象形文字主要占比
西周金文
西周代表书法
最早出现商代
又称“钟鼎文”
先秦石刻文
正式出现商代妇好墓
《石鼓文》又称《猎碣》最早的石刻文
石刻之祖:《泰山刻石》
大篆
陶瓷
原始青瓷、尚不成熟:
商代中期
郑州二里岗:最早发现
陶都 江苏宜兴
低温600摄氏度~900摄氏度
瓷都 景德镇
高温1200摄氏度~1400摄氏度
金融工艺
“太阳神鸟金饰”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建筑
世界上、中国最早的四合院、陕西 岐山凤雏村(西周) 中国最早的建筑平面规划图:《兆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