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精神病学-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三)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编辑于2024-11-12 17:23:27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siweidaotu思维导图分享,该指南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和医学进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增补。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中心主题
精神病学 Psychiatry 第8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三)
注意障碍
(attention)
是指个体精神活动集中指向一定对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可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两类。
主动
又称为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
被动
又称为无意注意,是外界刺激所激发、没有目的的注意。
eg
上课时学生听讲属于主动注意
而有的同学突然把注意力转向教室外的脚步声则为被动注意。
前者与意志活动、环境要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需要个体做出努力;
后者是对外界刺激的定向性反射反应,不需要自觉努力。
特征
①集中性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只集中于一定事物上,具有一定范围和广度;
②稳定性
指心理活动能够长时间集中于某一客体或活动的特性;
③转移性
是指根据新的任务
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的现象。
注意障碍
1.注意增强
(hyperprosexia)
为主动注意的兴奋性增高
过分关注某些事物。
eg
被害妄想者
对周围环境保持高度的警惕
过分地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
疑病妄想者
则对身体的各种细微变化十分敏感
过分地注意自己的健康状态。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躯体忧虑障碍等。
2.注意减退
(hypoprosexia)
为主动及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和注意稳定性降低
表现为注意力难以唤起和维持。
多见于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等。
3.注意涣散
(aprosexia)
为被动注意兴奋性增强和注意稳定性降低
表现
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分心。
多见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4.注意狭窄
(narrowing of attention)
为注意广度和范围的显著缩小
表现为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
多见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等。
5.注意转移
(transference of attention)
为注意转换性增强和稳定性降低
表现
主动注意不能持久
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注意对象不断转换。
多见于躁狂发作等。
记忆障碍
记忆
(memory)
是既往事物经验在大脑中的重现。
基本过程
①识记
是事物或经验在脑子里留下痕迹的过程
是一种反复感知的过程;
识记是记忆痕迹保存的前提
②保持
是识记痕迹保存于大脑免于消失的过程;
③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现实刺激与既往痕迹的联系过程
回忆是既往痕迹的重新活跃或复现。
再认和回忆是记忆痕迹的显现过程。
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
(hypermnesia)
是病理性的记忆力增强
表现
患者对病前已经遗忘且不重要的事都能重新回忆起来
甚至包括事件的细节。
多见于躁狂发作和精神分裂症等。
2.记忆减退
(hypomnesia)
是记忆各个基本过程功能的普遍减退。
轻者
表现为近记忆力的减弱
记不住刚见过人的名字、别人刚告诉的电话号码等。
严重时
远记忆力也减退,如难以回忆个人的经历等。
多见于痴呆,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3.遗忘
(amnesia)
是记忆痕迹在大脑中的丧失
表现
为对既往感知过的事物不能回忆。
分
是否恢复
暂时性
指在适宜条件下还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
永久性
不经重新学习就不可能恢复记忆的遗忘。
遗忘程度
部分性
指仅仅对部分经历或事件不能回忆;
完全性
对一段时间内的全部事件或经历完全不能回忆。
遗忘与疾病时间关系
(1)顺行性
(anterograde amnesia)
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该类遗忘多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不能识记引起
如脑挫伤患者不能回忆受
伤后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
(2)逆行性
(retrograde amnesia)
指对疾病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多见于脑外伤、脑卒中发作后
(3)界限性
(circumscribed amnesia)
指对某一特定时间段的经历不能回忆
遗忘的发生通常与该时间段内的不愉快事件有关。
多见于分离障碍,又称为分离性遗忘。
(4)进行性
(progressive amnesia)
指随着疾病的发展,遗忘逐渐加重。
主要见于老年痴呆
遗忘+日益加重的痴呆和淡漠。
4.虚构
(confabulation)
指在遗忘的基础上
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的缺损。
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及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5.错构
(paramnesia)
指在遗忘的基础上
患者对过去所历过的事件,
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的回忆
并坚信不移。
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和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智能障碍
智能
(intelligence)
是人们获得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
迅速而又成功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检测
检查患者的一般常识、理解力、判断力、分析概括力、计算力、记忆力等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
分
1.智力发育障碍
(disorders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是指先天或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
由于各种原因影响智能发育所造成的智能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
2.痴呆
(dementia)
指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能所造成的智能低下状态。
往往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
如脑外伤、颅脑感染、脑缺氧、脑血管病变
表现
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下降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后天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丧失等
严重时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老年性痴呆患者还往往伴有人格改变、情感淡漠、行为幼稚及本能意向亢进等。
分
大脑病理变化的性质、所涉及的范围以及智能损害的广
全面性
表现为大脑弥散性损害,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均受累及
从而影响患者全部的精神活动
常出现
人格改变、定向力障碍及自知力缺乏。
多见于老年痴呆和梅毒性痴呆等。
部分性
大脑的病变只侵犯脑的局部
患者可只产生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削弱或分析综合困难等
但其人格仍保持良好,定向力完整,有一定的自知力
可见于血管性痴呆和脑外伤后痴呆的早期。
假性
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部分患者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
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
经治疗后,痴呆样表现很容易消失。
可见于分离障碍及应激障碍等。
特殊类型
刚塞综合征
(Ganser syndrome)
又称为心因性假性痴呆
表现
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
往往给人以故意或开玩笑的感觉。
eg
牛有几条腿时,“3条腿”
行为
匙倒过来开锁等。
but
复杂问题,能正确应付
如上网、下棋、打牌等
一般生活也能自理。
童样痴呆
(puerilism)
以行为幼稚、模仿幼儿的言行为特征。
表现
成人患者的言行类似儿童一样
eg
一位32岁女性患者
以幼童讲话的声调称自己才5岁
走路时蹦蹦跳跳,并喊着要吃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