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希腊教育学习笔记
这是一篇关于古希腊教育的思维导图,包括古风时期、古典时期两方面,内容丰富全面且简单明了,有需要的同学收藏下图吧!
编辑于2021-08-16 09:56:44古希腊教育
古风时期
斯巴达
一项重要的完全由国家控制的国家事业
地理和政治背景:交通不便的平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保守的军事贵族寡头统治,专制的奴隶制
教育目的:坚韧不拔的武士和绝对服从的公民
教育内容:
忍耐劳苦的训练
以”五项竞技“为主要内容的军事体育训练
以训练绝对服从精神为中心的道德教育
女子教育: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目的:1、体格强壮的母亲,生育健康的子女;2、男子出征时,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
教育方法:野蛮训练和鞭挞
教育制度:
新生儿体格检查制度,长老决定生死
7岁以前:国家监督,母亲代养
7-18:进入国家教育机构,军营生活
18-20: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受正规军事训练
20岁服兵役,30岁获得公民资格
评价:
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
但斯巴达教育中的国家导向型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着世界教育史上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
雅典
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教育
地理和政治背景:三面环海,工商业发达,地中海和黑海的贸易中心,奴隶主民主政体,民主的奴隶制
教育目的:身心和谐既美且善的公民
教育内容:
重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既重视体育训练也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
注重道德教育及美育
既有公共教育,又有私人教育,重视国家和私立教育的发展,但忽视女子教育
教育方法:温和,具有民主色彩
教育制度:
父亲负责体格检查
7岁以前:家庭教育
7-12:女孩家中母亲教纺织、缝纫;男孩进入文法、弦琴学校,学读写算、音乐舞蹈
13岁一方面在文法、弦琴学校,另一方面进入体操学校,为了健全的体魄,顽强坚韧的品质
15岁,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
18-20: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
20岁成为公民
评价:
重视理性主义,提倡身心和谐发展,强调自由教育
反对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
雅典教育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影响,与斯巴达的国家导向教育形成对比,成为教育史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的冲突线索
古典时期
智者学派
背景:古典时期是古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古希腊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简介:指一批收费授徒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教师,是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
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
教育贡献:
推动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流动:以钱而非门第为接受教育的条件,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拓展学术研究领域,扩大教育内容范围:西方教育史上的七艺前三艺由智者确定、甚至还纳入了自然科学,具有高等教育性质
重视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把道德与政治的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并提供一种新型的教育,即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标志着教育工作开始职业化:职业教师取代”大众教师“,且率先意识到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并自觉将教育现象与社会现象区分开
丰富了古希腊教育思想:智者们的教育思想已经涉及大部分的额教育基本问题,由于他们的出现,古希腊的教育思想才算真正成型
评价:智者们的教育思想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对于此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苏格拉底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现了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影响深远的教育家
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造就道德高尚、才能卓越的治国人才
思想:
美德即知识
智慧就是道德
道德可教
评价:
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雏形
相对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理论,有进步意义
不完善,忽略了道德其他方面,情感、行为等
苏格拉底法
问答法,产婆术。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
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评价
非硬性灌输,而是探讨和提问,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已知到未知,为后世的教学法所吸取
受教育者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
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知识
谈话对象是有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不适用于儿童
论智育
治国者要有广博的知识
教授政治、伦理、雄辩术和人生需要的实际知识外,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修科目
柏拉图
西方教育史著名的教育家,《理想国》与《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
从感性中无法得到真知,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认识共相,才把握真理
强调理性思维,追求共相、本质,认为思维、共相与外界无关,存在于人灵魂的内部
认识就是回忆,学习不是从外部得到,而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知识
《理想国》
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教育目的
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即哲学王,最终目标是促使“灵魂转向”
教育作用
非常重视,国家集中管理,取消私人办学,对全体公民强迫教育
以英才教育为中心,目的是培养国家领袖
实施考核、层层淘汰
教育对象
男女同样教育,同样职业
教育内容
七艺:提出算术、天文、几何、音乐,与智者的三艺合称七艺
教育阶段
学前教育0-6:儿童公养公育,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初等教育7-16:情感教育为主,重视音乐和体育
军人教育17-20
哲学家预备教育20-30
哲学家教育30-35
高等教育:培养哲学王的阶段
评价
好
国家重视教育,教育与政治结合
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
将四艺列入教学科目
第一次提出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提倡男女平等
注重早期教育,主张课程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反对强迫学习
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坏
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个性发展
拒绝改变,认为变革会给国家带来危害
教育实践
学园
柏拉图创建的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名称academy成为后世学术机构的统称
广泛的教学活动,哲学、数学、音乐、天文等
进行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
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苏格拉底法被普遍采用
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西方第一部专门的政治学著作《政治学》
教育思想
灵魂论
概述
三个部分,营养、感觉、理性的灵魂,分别对应植物、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灵魂的三个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
教育意义
说明人也是动物
人具有理性,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
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人性论上的依据
自由教育
也称文雅教育,反对教育的功利性,主张以提高一般文化素养为目的,只适合自由民,教学内容为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自由知识,即自由学科,七艺。
评价:成为西方经典的教育模式之一,对于西方教育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实践
吕克昂
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哲学学校,注重科研和相应的实验、训练,有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是实践亚里士多德教育观念的主要机构,后与学园合并为雅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