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罗马教育思维导图
古罗马的教育方式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教育是当时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罗马给与保证各省的统治的基础之一。下图总结了古罗马教育的共和时期、帝国时期、教育家等。
这是一篇关于古希腊教育的思维导图,包括古风时期、古典时期两方面,内容丰富全面且简单明了,有需要的同学收藏下图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古罗马教育
共和时期
共和前期
本色时期,家庭教育为主,主要教育内容为道德、政治、军事、法律、农业等,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和农民
共和后期
受古希腊影响,建立学校,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属于私立教育,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初等教育
初级学校,卢达斯,平民男孩,学读写算、十二铜表法等基本知识
中等教育
文法学校,贵族和富裕人家子弟,老师为希腊人,学拉丁文、希腊文、修辞学等
高等教育
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贵族和富裕人家子弟,学修辞学、哲学、希腊文、法律、数学、天文、音乐
帝国时期
把学校作为统治工具,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一切学校由国家管理,把学校大部分变成国立,并对私立学校实行监督
改变教育目的,培养忠于帝国的官吏和顺民
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改私人选聘教师制度为国家委派
拉丁文法和罗马文学压倒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
加强宗教教育
形式主义教学盛行
出现了法律私立学校和医护学校
教育家
西塞罗
共和后期的政治家、雄辩家、文学家、哲学家,根据当时社会的政治需要,在著作《论雄辩家》中论证了培养雄辩政治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雄辩家
定义:教育目的培养演说家,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说的人
教育内容
广博的知识,全部自由艺术和各种重要的知识
修辞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
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
培养方法
强调练习和模仿的重要地位
主张经常模拟演说
勤于写作
“人道”
西塞罗提出该教育主张,是指要尽为人之道,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充分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以同情、仁爱、礼让等规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具备文化素养的人才称作人,只有他们能尽为人之道
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品德的培养
昆体良
昆体良是帝国初期的教育家,是古希腊古罗马教育方面的集大成者,《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全面阐述了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论教育目的和作用
目的
培养善良的雄辩家,强调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崇高的德行比出色的雄辩才能更重要
作用
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但教育的作用也不是绝对的,应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与年龄差异。
评价:这种关注天性,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规律,影响了后期人文主义教育家
论学校教学的优势
学校是儿童最好的学习场所,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优越的多
不会产生孤独感并有助于客服儿童唯我独尊、自命不凡的状态
培养发展儿童友谊与合群的品性,养成适应和参加社会公共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激励学生趋善避恶
提供多方面知识
论学前教育
重视,极力主张在儿童能说话的前后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智育,快乐教育,使儿童热爱学习
教学观
在课程设置上
专业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雄辩家培养科目:文法、修辞、音乐、哲学、几何、天文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提出了分班教学思想,是最早的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在教学方法上
提倡启发诱导、提问解答
在教学原则上
量力适度原则
劳逸结合原则
教师观
德才兼备
宽严相济
因材施教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爱学生,反对体罚
懂得教学艺术
评价
是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法专家,使教学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深刻影响近代教学论的发展
思想既是对自己长期以来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古罗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梳理,是古罗马教育理论的最高成就,对西欧文艺复兴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对后世欧洲教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如:夸美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