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绪论
这是一篇关于生理学绪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这是一篇关于消化系统合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消化系统导学、食管疾病、肠道疾病、阑尾疾病、直肠肛管疾病、消化道大出血、腹膜炎、 腹外疝等。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循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评价,心脏的电生理学,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肌的生理特性,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微循环,组织液,冠脉循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生理学绪论
概述
绪论
分论
1. 血液
2. 血液循环
3. 呼吸
4. 消化
5. 能量代谢
6. 泌尿
7. 神经系统
8. 内分泌
9. 生殖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 体液及其组成
体液(60%)
细胞内液(40%)
细胞外液(内环境)(20%)
血浆(5%)
组织液(15%)
淋巴液
脑脊液
2. 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
含义
人体各部分体液彼此分开
细胞膜是分隔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屏障
毛细血管壁是分隔血浆和组织液的屏障
各部分体液的成分有较大差别
血管内的白蛋白很多,但是血管外的白蛋白很少
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在135-150mmol/L,而K+浓度只有3.5-5.5mmol/L由于细胞壁的屏障导致细胞外高钠,细胞内高钾
但各部分体液又相互沟通
有物质交换
细胞膜
有些物质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气体···
但有些物质必须经膜中镶嵌的特殊蛋白质,才能从膜的一侧转移到另一侧
Na+比较大,要给看门老大爷受体塞红包,通道才能打开
水的跨膜移动主要受膜两侧的渗透压和静水压梯度驱使
渗透压是什么?
水喜欢凑热闹,去人多的地方
串 外科===血浆渗透压Na+占大头,>150-高渗,<135-低渗
静水压是什么?
水的压力
串 心衰→水钠潴留→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组织水肿
毛细血管壁
体液跨毛细血管壁移动也取决于管壁两侧的渗透压和静水压梯度
血浆
血浆是沟通部分体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媒介
针管扎不到细胞里
针管扎到组织液里就组织水肿了
血浆是各部分体液中最活跃的部分
3. 内环境
细胞外液就是机体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4. 内环境的稳态(自稳态)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
5. 稳态的维持和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体液调节
分型
远距分泌
通过血液循环长途跋涉
胰岛素跑到脑子里,让大脑吃糖
甲状腺激素
旁分泌
不经血液循环,作用于旁边的细胞
生长抑素在胰岛内抑制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神经分泌
神经激素是指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抗利尿激素、缩宫素、下丘脑调节肽···
神经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体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下丘脑(TRH)-腺垂体(TSH)-甲状腺轴(T3、T4)→分泌甲状腺激素
自身调节(脑、肾)
概念
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调节
特点
强度弱、范围小、灵敏度低
三种调节方式的对比
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控制部分发出指令,受控部分也能根据自身条件,反过来向控制部分传递信息
正反馈
排卵、排便、排尿、排小孩
像ml一样,男人促进女人,女人促进男人,直到达到高峰
搞笑的昭昭,排便不能负反馈===反复做活塞运动
意义
产生“滚雪球”效应,促进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负反馈
受控部分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调定点
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设定的工作点附近的一个狭小范围内变动
生理情况下人体调控的平均均值
举例
甲状腺轴、肾上腺轴
大多数反馈都是负反馈
负反馈有一个调定点
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既有正反馈又有负反馈
排卵
绝经后
前馈控制系统
控制部分还没有接收到反馈信息,就已经提前纠正信息
高瞻远瞩
前馈较快速,并具有预见性,适应性也更大
VS 正负反馈 有滞后性和波动性
缺点
有时候会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