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宋朝
该思维导图全面且系统地梳理了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5-06-20 09:32:34宋朝
参考文献
《宋史》
《两宋史纲》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
《宋史研究》
《宋史十二讲》
宋朝概况
南北宋分界
以1127年为分界,分为南北两宋
疆域
东南际海,西尽巴僰,北极三关,东西六千四百八十五里,南北万一千六百二十里——《宋史》卷85《地理志》
京城
实行四京制
东京开封府(首都)
西京河南府
北京大名府
南京应天府
帝系
北宋
(1)太祖赵匡胤(960-976)
(2)太宗赵光义(976-997)
(3)真宗赵恒(997-1022)
(4)仁宗赵祯 (1022-1063)
(5)英宗赵曙(1063-1067)
(6)神宗赵顼(1067——1085)
(7)哲宗赵煦(1085-1100)
(8)徽宗赵佶 (1100-1125)
(9)钦宗赵恒(1125-1127)
南宋
(1)高宗赵构(1127-1162)
(2)孝宗赵昚 (1162-1189)
(3)光宗赵惇 (1189-1194)
(4)宁宗赵扩 (1194-1224)
(5)理宗赵昀 (1224-1264)
(6)度宗赵基 (1264-1274)
(7)恭宗赵显 (1274-1276)
(8)端宗赵昰 (1276-1278)
(9)卫王帝昺(1278-1279)
评价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北宋的建立
甲.陈桥兵变
960年春节,后周7岁小皇帝柴宗训接到契丹、北汉南侵急报。宰相未辨虚实,急遣赵匡胤出征。赵匡胤军行至陈桥驿,在赵匡义、赵普等人煽动下,将士拥其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
乙.北宋建立的背景及影响
背景
是唐五代以来骄兵悍将拥立皇帝积习的重演
中央和地方实力对比的重大变化
镇兵转变为中央禁军
郭威与柴荣的经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赵匡胤个人的才能不能忽视
影响
北宋的统一及其与辽、夏的和战
统一
北宋最高统治者认为,当时对辽朝还没有取胜的把握,只能在边境上采取守势
而南方割据政权统治区域大都是物产丰富的地区, 这些政权的实力又较为薄弱
因此,北宋统一战略部署是先消灭南方的割据政权,然后北上削平北汉以及收复幽云地区,即所谓“先南后北”
与辽、夏的和战
辽朝
宋太祖
采取先议和,打算用财物赎回燕云十六州
如不行再将钱财散了募军去打
宋太宗
以进攻为主
979年,高粱河之役,宋太宗亲征,失败
986年雍熙北伐,失败其中涌现杨业名将
北宋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强化
制度的发展
军事上的集权与分权
禁军
不再设禁军最高统帅
禁军分为三衙掌管(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
军队
杯酒释兵权
更戌法——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守内虚外的军事部署
内外相制布防策略
集中政权——官制上的集权与分权
中央
政治权力的分割
添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权
军事权力分割
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列掌权
财政权力的分割
以三司使分割丞相财权
地方
地方州郡长官不得兼掌其他州郡,且均为差遣性质
文臣知州
通判监察牵制
漕臣、宪臣、帅臣、仓臣等“四司”分割官长权力
转运使是北宋最重要的路级机构
集中财权、司法权
地方漕、宪、帅、仓诸监司和路制的设立
选官上的分权
改革完善科举制度,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彻底收回取士大权力。
北宋官制体系示意图
政策的推行
官名与实职分离政策
官
京官官名
“尚书”等
职
文士所带的
“XX学士”之类
差遣
有实权的临时派出官
三年一换
养兵政策
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
文人担任武将
宋枢密院长官、副官一般均由文人担任
文人担任各州县长官
各级地方官亦均是文臣
武将不能参掌最高军事机密
文人地位高于武将
武将中地位最高的三衙长官见了文官大臣也必须恭敬执礼
北宋内外危机
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
北宋与辽的和战:澶渊之盟
1004年订立
内容
宋给辽朝赠礼
互称兄弟
双方各守疆界,不得增筑城堡、改移河道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庆历和议
宋仁宗在位(1040-1042),1044年签订
内容
西夏向宋称臣
宋给西夏岁赐
开放榷场
北宋的政治经济危机与内部矛盾的激化
“冗官”、“冗兵”、“冗费”问题
冗官
官吏“十倍于国初”,而且中级以上的官员,待遇极其优厚
冗兵、冗费
据宋仁宗时人统计,军队每年军费支出总额达4800万缗,约占财政总收入的十分之六七。
原因
养兵政策
招募饥民位兵
统治者的腐化
税收、差役、杂徭沉重
交纳农业税时,沿用了前代的“支移”和“折变”等苛法,遂极大地加重了负担。
二税之外,有丁口之赋和杂变之赋
宋朝民户还要到各级衙门去服差役和杂徭
王小波、李顺起义
时间
993年
核心思想
”这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 均贫富”的口号。
结果和影响
结果
失败
影响
不仅使唐末农民起义处于萌芽状态的平均思想具体化、明朗化,
而且对以后的农民起义具有重大的影响。
它是中国农民战争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
北宋内部的政策调整与改革
庆历新政
主持者
范仲淹
内容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 覃恩信、重命令。(了解)
目标
以整顿官僚机构为主要目标
结果
最终失败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上万言书
王安石变法
核心
理财
内容
富国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募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强国法
置将法
保甲法
保马法
设军器监
变法失败与元佑更化
元佑更化
神宗死后,年方十岁之子哲宗即位,哲宗的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 起用司马光做宰相,新法全部被废掉,变法派人物被斥逐流放(被成为“元丰党人”)。史称“元祐更化”
对王安石及其变法之评价
有褒有贬
北宋末的腐朽统治及其衰亡
宋徽宗的腐朽统治
表现
皇帝宠信奸臣
买卖官爵
修建大量园林宫殿。
方腊起义
1120-1122年
北宋规模最多大一次农民起义
起义发展到高潮时,宋徽宗宣布撤销造作局。随着起义军的失败。又恢复了往常的剥削。
宋江起义
属于方腊起义中的一支
1121年被招安,后又再度起兵反宋1121年被杀
海上之盟与金兵南下
海上之盟
合约双方
宋与金
内容
金负责攻长城以北各辽朝城市,宋负责攻燕京等地;战争结束后,燕云诸州归宋,宋则将原来输辽的银、绢转送给金
金兵南下
靖康之变与北宋的灭亡
1126年金军再次南下
1127年发生靖康之耻
两宋的文化科技
宋学与理学
程朱理学
理在事先,理在事中
陆王心学
理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张王心学
史学
《资治通鉴》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光)
《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
为历史编纂学开创了新途径
《通志》(南宋 郑樵毕)
最大的贡献在二十略,这是全书的精华,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等五略为旧史所无。六书讲文字,七音讲语音,更是郑樵的首
志学与金石学
两宋时期,志书大量出现,编纂体例渐趋完备
宋代学者开辟了金石学这一领域。金石学家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是对古器物及古器物拓本的搜集
是对古器物的鉴定及金石文字的考释
是以古器物及金石文字来考订历史记载。主
宋词
北宋
苏轼、柳永
两宋之交
李清照
南宋
陆游、辛弃疾
话本小说和说话人
唐代就出现了,到了宋代,随着城市的日趋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娱乐生活需求的“说话”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戏曲
傀儡戏(皮影戏)
宋代还有一种以歌舞讲唱为主的戏曲
在南北宋之际,南方各地则流行着各种唱法的地方戏,总称“南戏”
绘画
宋徽宗
《柳鸦芦雁图》和《芙蓉锦鸡图》
张择端
画的《清明上河图》
北宋中期的李公麟
初以画马得名,后来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画宗教画和人物故事画方面,而尤以后者最为杰出。他是北宋最卓越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书法
北宋书法家历来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代表。
雕塑
收禅宗影响,佛教雕塑的世俗化
科技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
火药
北宋时,利用火药制造的火器,主要是燃烧性的,随后爆炸性的火器也大量地制造和应用
到了南宋,更发明了管状火器
建筑技术
李诫《营造法式》
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已发展到较高的阶段
开宝寺塔
医学
宋太祖:《开宝本草》
南宋人宋慈 (约1186年~1249年) 所著的《洗冤集录》,系统地论述了检验尸体的各种方法, 是世界上第一部司法检验专著
天文学及数学成就
水运仪象台
世界上第一座结构复杂、自动运转的 “天文钟
秦九韶(南宋)
《数书九章》
沈括《梦溪笔谈》
被誉为中世纪的科学百科全书
南宋的政治和经济
南宋的建立
南宋的建立
1127赵构
南宋初军民的抗战
平民自发
太行山八字军
河东红巾军
官方抗战
这些将领中有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等,岳飞是最突出的代表。
中兴四将
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宗
南宋与金的关系
“绍兴和议”
时间
1141年十一月,南宋与金签订了和约, 史称 “绍兴和议”
内容
宋向金称臣
以淮河中到大散关为分界
宋交岁贡
“隆兴和议”与“嘉定和议
隆兴和议(1164)
内容
南宋不再向金称臣
原来的“岁贡”改称“岁币
疆界与绍兴时相同 (宋放弃新收复的海、泗、唐、邓、商、秦六州)。
嘉定和议(1208)
内容
增加赔偿
称呼不变
疆界不变
赔款300万
南宋的内部矛盾
钟相杨幺起义
1130-1135
等贵贱,均贫富” 的思想(联系王小波、李顺起义)
高宗调集了岳飞的部队前往镇压。岳飞用招降办法分化瓦解起义军的队伍
土地兼并的激烈与农民负担的沉重
南宋时期,地租仍是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但佃户所受地租剥削及额外负担,比北宋更苛重
有田者未必有税,有税者未必有田”
南宋的灭亡
1279崖山之战灭亡
南宋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宋金并立时期,南方的水利事业大大超过北方。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时,植棉区已不限于两广和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
手工业的发展
南宋纺织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
南宋制瓷业的规模宏大
造船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南宋政府大力奖励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
北宋的经济
北宋土地政策和户等阶层的变化
“不抑兼并”政策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不抑兼并” 标志着土地私有制最终替代了国家土地所有制。
影响
刺激商品经济
又造成大土地所有制急剧膨胀。
户等和阶层身份的变化
户等
主户
占有土地交纳赋税的人
主户分为五等,上三等称为上户其余成为下户
下户承担最主要的税收,但是占有最少的土地
客户
没有土地、为地主耕种的佃户
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
北宋朝廷两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区推广“踏犁”。 “
②水利工程
在河北地区修作陂塘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堤、西湖等处
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南北作物品种的交流在北宋日益广泛
手工业的进步和工匠地位的变化
甲.制瓷业
官窑(河南开封)、 钧窑(河南禹州)、汝窑(河南汝州)、定窑(河北曲阳)和哥窑( 浙江龙泉)
景德镇
乙.矿冶业
矿冶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增加上。
丙.造船业
徽宗时造的出使高丽的大海船,称为 “ 神舟”,据估计可装载20000石以上货物,载重量约为1100吨。
丁.雕板印刷和造纸业
雕板印刷术在北宋时有飞速发展,广泛被用来刻印书籍。国子监刻印的书,后世称为监本
戊.纺织业
丝织品的种类繁多,绢有五十多种,绫有二十七种
己.工匠地位的变化
私营作坊使用雇佣工匠
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募来的和雇匠
商业的繁荣
城市与市镇
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线,
城市中行业分区性逐渐消失,因此行会的地位更显重要,组织更加严密
出现草市
市内还出现了“瓦舍”(或称“瓦肆”)
白银和交子
问题
徽宗时,改交子为“钱引”,扩大流通区域。但钱引不备本钱,大量印发,于是成为人民的一大祸害。
浮动主题
只表示官衔和俸禄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