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梳理,梳理了社会学在产生发展、研究对象以及学科特性方面的核心要点,有助于清晰把握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和关键内容。
社会学中的“社会”(society)——“societas"、抽象;马克思:社会是人们交互产物,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社会学中社会是指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有个人意志的个体互动、相关的社会关系联结。
下图梳理了中学学习心理的知识点,包括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基本理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学的产生
18世纪共工业革命——社会问题探索——孔德提出“社会学(实证、社会静/动学)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思想启蒙、工业革命等)2.思想条件(古希腊、洛克、傅里叶、孔德等)3.学术条件(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4.马克思与社会学(分析资本主义角度)
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孔德(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进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涂尔干——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
美国社会学的发展
实用主义——萨姆纳——芝加哥学派(城市社区研究)——塔尔科特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
当代其他发展
德国法兰克福派、拉尔夫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卢曼系统学派、卜迪尔结构主义建构论等及拉美等发展中国家
社会学在中国
19世纪末传入——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发展——中国社会学发展起点(康有为/严复翻译斯宾塞作)——章太炎译日作——谭嗣同最早提出“社会学——京师大学堂首学——20世纪20年代发展迅速——吴文藻、费孝通、云南大学、孙本文(社会学原理)——1952年取消社会学79年后恢复
社会学研究对象
研究整个社会
孔德社会静学、动学(社会体系、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发展历史精神、物质方面)
社会关系、社会结构
不同属性的人间形成的社会交往形式、社会不同类属间稳定的关系模式(不同群体间的关系)
社会行动、社会过程
韦伯社会行动是人们有意识的、注入某种社会意义的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及精神领域的活动)——符号互动论——连续的社会行动就是社会过程
社会制度
孔德(家庭、政治、经济等制度)——斯宾塞(有机体,家庭、礼仪、政治、教会等)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从社会整体视角出发通过社会关系、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功能、过程以及原因规律的社会科学;社会是有机体,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研究的具体入手点;要从其组成部分开始实证研究和认识;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以社会成员间的交往活动为基础,通过社会行动和社会交互形成,固定的交往模式且会规范着社会行动;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
社会学学科特点和功能
特点:整体性、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性、应用性、建设性和批判性/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同属社会科学/与历史学、人类学不同/与历史唯物主义有区别、研究方法不同,其更多使用社会调查、统计分析
功能
发展战略、政策科学依据、社会规划、科学的社会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