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汉朝立法概况
这是一篇关于汉朝立法概况思维导图,汉朝立法在中国古代法律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在继承秦朝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汉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进行了创新和调整,形成了具有汉朝特色的法律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一、立法概况,二、刑事立法,三、经济立法。
这是一篇关于清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立法概况,二、刑事立法,三、民事立法,四、经济立法,五、司法制度。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2行政立法、司法制度思维导图,涵盖官员选任、监察、司法机关、诉讼及审判等多方面内容,明朝立法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其法律体系对维护明朝的封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一篇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立法概况,二、刑事立法,三、司法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但立法活动却十分活跃,在法律制度的继承、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隋唐法律的高度成熟奠定了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考研英语一写作
汉
一、立法概况
指导思想
汉初: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轻徭薄赋、约法省刑
汉武帝:德主刑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礼法并用
主要立法
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约法三章是西汉立法的开端)
《九章律》:萧何所作,盗贼网捕杂具,新增《户律》、《兴律》、《厩律》
九章律是两汉的基本法律
汉律六十篇:《九章律》+《傍章律》-叔孙通-有关朝廷礼仪-18篇+《越宫律》-张汤-有关规范宫廷侍卫诸方面事项-27篇+《朝律》-赵禹-明定朝贺制度-6篇
法律形式
律:汉律,基本形式
令:最高效力,律的补充
科:科从“课”发展而来,是律以外规定的犯罪与刑罚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单行法规
比:又称为“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正条时比照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
二、刑事立法
文景刑事改革
文帝
直接原因:媞萦上书
改革措施
①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舂 ②劓刑改为笞刑三百 ③斩左趾改为笞刑五百 ④斩右趾改为弃市刑
弊端
①扩大了死刑范围②出现了变相死刑
景帝
①两次减少笞刑数目 斩左趾改为笞刑五百,笞五百改为笞三百,笞三百改为笞二百(532) 劓刑改为笞刑三百,笞三百改为笞二百,笞二百改为笞一百(321)
②颁布《箠令》,规定笞杖规格,受刑部位以及行刑过程不得中途换人
评价: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使以肉刑为主的刑制拜托了原始形态,刑法的残酷程度大为减轻,刑罚程度趋于规范,为后世五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女徒顾山-赎刑范围,代替女犯的劳役刑
刑罚适用原则
“上请”
是指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司法机关不得擅自裁判处理,而须奏请皇帝裁决的制度。
“亲亲得相首匿”
直系血亲三代以内和夫妻之间,除谋反、谋大逆以外的罪行,均可因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免于刑罚。
子女隐匿父母/妻子隐匿丈夫/孙子隐匿祖父母,皆不追究刑事责任。
父母隐匿子女,丈夫隐匿妻子,祖父母隐匿孙子罪行的,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犯死罪,则上请廷尉,决定是否追究首匿者的罪责。
矜老恤幼
主要罪名
危害中央集权制的犯罪
①阿党(地方-地方)附益(中央-地方)
②左官:“舍天子而仕诸侯”
③非正:非嫡系子孙继承爵位,依律免为庶人
④出界:诸侯王擅自越出封国疆界
⑤逾制:诸侯百官在器用、服饰等方面逾越规制
⑥漏泄省中语:泄露朝廷机密事宜
⑦酎金不如法:在祭祀时诸侯所献贡金的成色不符合标准
⑧事国人过员:滥征人力
危害君主专制的犯罪
①欺谩、诋欺、诬罔②废格诏书③怨望诽谤④左道⑤矫制
危害皇帝尊严和安全的犯罪:
①不敬、大不敬②阑入、失阑罪③犯跸
危害国家政权的犯罪:
①蔽匿盗贼:指地方官吏隐瞒盗贼消息不上报朝廷的行为
②见知故纵:对不检举揭发犯罪活动的官吏所定的罪名
③群饮酒:三人以上无故群饮
④通行饮食:为盗贼提供饮食,传递情报,充当向导者,罪至大辟
惩治思想言论的犯罪:
腹诽罪
三、经济立法
一、盐铁酒专卖
二、抑商政策
商人不许穿丝衣、不许乘车马、不许购买土地、不许本人及子孙做官、多征一倍算赋、请发成边
《告缗令》:向商人征收苛重的财产税
三、对外贸易立法
不准以铁、兵器、马匹、铜钱与匈奴互市
(金、戈、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