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学知识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思维导图,讲述了教育学的领界、教育学的演变、教育学的使命、教育本质、教育功能等,值得收藏学习哦!
不擅长处理抽象信息,用比喻内在化需加强,对随意信息喜欢。包含整体性学习策略、整体性学习技术、超越整体性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教育学
教育学的由来和使命
教育学的领界
教育学的概念解析
20世纪从日文翻译而来,泛指与教育有关的学问,在实际中,教育学可以是一本教材,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一个学科门类。教育科学,也是指广义的教育学。
教育学的对象视域
规律对象观
观点:20世纪50年代,“教育学是研究对年轻一代人进行教育之规律的科学”
质疑: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客观的,是教育研究追求的结果,而不应是对象。
现象对象观
研究教育对象,揭示教育规律
质疑
只有独特的教育视角,没有独立的教育现象。(例子父亲在孩子面前耕种)
教育现象过于丰富复杂,一门学科不可能包含所有的教育现象。
问题对象观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从艺术到科学
教育学是学术理论还是思想经验
认识层面
是学术理论
实践层面
以教育思想、教育经验代替教育理论
区别
子主题
联系
教育学是理论学科还是实践学科
教育学的嬗变
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与流变
教育学独立的条件与特征
条件
是社会和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使人类对教育系统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是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努力的结果。
教育学知识的流变。
实在论-自然主义教育学
唯理论-理想主义教育学。
实证论-科学主义教育学。
实用论-进步主义教育学。
教育学在中国的演进与发展
1901到1949年教育学的出现与构建。
1949到1976年教育学的演变与破坏。
1949到1957年,学习苏联教育学阶段
1957到1965年教育学中国化的尝试阶段。
1966到1976年教育学的破坏阶段
1977年至今教育学的复归与发展。
教育学的使命
教育学与教育实践
解释教育实践问题。
提升教育实践水平。
推动教育实践改革。
教育学与教育智慧
教育学-教育理念-教育智慧。
教育学-教育情感-教育智慧。
教育学-教育知识-教育智慧。
教育学-教育研究-教育智慧。
教育学与教师发展
养成专业精神。
奠基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能力。
教育本质与教育功能
教育本质
本质主义的教育本质观。
字源学理解
说文解字:任何事物都有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
辞源:事物分现象和本质两部分,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何为本质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本质观。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本质
理念是独立于事物而存在的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万事万物的共相
亚里士多德的本质观
何为本质主义(蛋黄思维)
绝对主义
基础主义
科学主义
历史上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上层建筑说(影响最大)
生产力说
双重属性说
特殊范畴说
反本质主义的教育本质观
反本质主义的核心观点
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批判
如何认识教育学反本质主义思维
当前关于教育本质达成的共识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功能
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
教育学的永恒主题与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
教育制度与教育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
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施
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教师与学生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