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各向同性媒介中的均匀平面波
这是一篇关于各向同性媒介中的均匀平面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定义:电场与磁场的相位、方向、振幅在同一时刻只沿波的传播方向随空间位置变化,而在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无限大平面上分别相同的电磁波,特点,线性各向同性均匀的无界无源(电流源和电荷源)理想介质,线性各向同性均匀的无界无源的导电媒介,沿任意方向传播的电磁波(考试重点),判断良介质与良导体。
这是一篇关于时变电磁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波动方程,时变场的位函数(解决非齐次波动方程(即有源不导电条件下的)问题),坡印廷,时谐电磁场:所有矢量函数均随时间以相同频率简谐变化。
这是一篇关于恒定磁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方程,本构关系,边界条件,磁场强度的其他求法,电感,磁场的能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各向同性媒介中的均匀平面波
定义:电场与磁场的相位、方向、振幅在同一时刻只沿波的传播方向随空间位置变化,而在与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无限大平面上分别相同的电磁波
特点
等相位面和等振幅面重合
线性各向同性均匀的无界无源(电流源和电荷源)理想介质
时谐场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满足亥姆霍兹方程:略
电场的解(复矢量形式)
法一直接解
其中Eₓ₀=|E᙮₀|eʲ
这种形式是正向行波,也只讨论正向行波
法二(已知H)
磁场的解(复矢量形式)
传播特性参量(已知:wt-kz+j)
相位常数β:单位距离空间相位kz的变化,记为β,
波长λ:空间相位变化2π所经过的距离,记为λ,
波数k:2π距离上的波长数,故称为波数,记为k,
相速度vP:正弦波的等相位面的传播速度,记为vP,
波阻抗h: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正交分量之比为常数,称为波阻抗h(有正有负),只与媒介特性有关
辅助公式:
平均坡印廷矢量(复矢量形式)有功功率流密度:
其中
线性各向同性均匀的无界无源的导电媒介
传播特性参量
复波阻抗
衰减常数α(原因是电流损耗):
波速:g越大,相速越小;频率越低,相速越小;故携带了不同频率分量的调制波在经过这种介质时会失真,称为色散失真
时谐场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满足亥姆霍兹方程
解的形式
沿任意方向传播的电磁波(考试重点)
记
则
其中E0是坐标原点处的电场复矢量,是一个与r无关的常矢量r=(x,y,z)
判断良介质与良导体 (会判断种类就行,公式不用记)
良介质
良导体
相速与频率有关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
电磁波的极化(偏振)
以此为例
线极化:相位差为零
复数形式判别方法:把E分解为ER与jEI(实部和虚部),
圆极化:Ex与Ey振幅相等,且相位差为±π/2
复数形式判别法
左旋、右旋的判定
的方向若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则为右旋波,反之为左旋极化波
椭圆极化
判定方法:不是以上两种就是这种
(线极化的)均匀平面波对平面分界面的垂直入射
因为任意极化的电磁波均可分解为线极化波
用分界面上电磁场切向分量连续推出(法向是波的传播方向)
反射系数
当h2<h1时,R为负数,说明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波形相差半个波长,称为半波损失
透射系数
且1+R=T
驻波比:描述行驻波(既有行波的成分又有驻波的成分的波)振幅的起伏程度
对理想介质分界面:从介质一至介质二
对理想导体表面
电磁波无法透入,完全反射,形成驻波
且驻波不传输能量,只有电场能与磁场能之间的转换
对良导体表面
穿透深度:场强的振幅衰减到表面值的1/e时的距离
能量关系:磁场能量,电场能量,由电场能量转化而来的焦耳热
斜入射(和光学类似)
将入射波电场Ei分解为垂直于与平行于“入射面”的线极化波
同上
首先:
垂直极化波
平行极化波
对理想介质分界面
全反射:略
全折射:当 平行极化波 斜入射两种非磁性的电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其反射系数在某一入射角时变为零,此时无反射存在,称为全折射
全折射角:布儒斯特角
发生全折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