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骨学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正常人体解剖学(中药学专业)概括重点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重点归纳总结了关于骨学的相关知识点。
使体壁的运动与肠壁的运动分开,这就大大加强了动物的运动和消化摄食的能力,对动物的循环、排泄、生殖等系统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包括了木火土金水,是对四季五时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源于对自然气候和物候正常和异常制胜规律的抽象归纳等。
医学免疫学知识大纲,讲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构成、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免疫分子、补体、MHC分子、细胞因子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骨学
总论
骨的形态
长骨
分布于四肢
结构
一体
又称骨干
内部:管状空腔称骨髓腔
表面:1-2个血管出入的滋养孔
两段
又称为骺
短骨
多成群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较灵活的部位,躯体承受重力的部位
腕骨,跗骨
扁骨
参与构成体腔的壁
颅盖骨,胸骨,肋骨
不规则骨
有些不规则骨内有含气的空腔,含气骨
上颌骨,筛骨
发音时能起共鸣作用,能减轻骨的重量
骨的构造
骨质
骨密质
致密坚硬
构成长骨干以及其他类型骨和长骨骺的外层
骨松质
由许多片状和杆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呈海绵状
分布于长骨骺及其他类型骨的内部
颅盖骨
骨密质构成外板和内板
骨松质位于内外板之间,称板障
骨膜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涵丰富的神经和血管
覆于除关节面以外的骨面
骨膜内层(骨内膜)
成骨细胞
产生新骨质
破骨细胞
破坏旧骨质
骨的生长、再生、发生、改建和修复
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髓
红骨髓
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
呈红色,有造血功能
成人髂骨、胸骨、椎骨等终身保留红骨髓
黄骨髓
内含大量脂肪组织
呈黄色,无造血功能
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及骨松质间隙
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黄骨髓转化为红骨髓
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
主要是骨胶原纤维
赋予骨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
主要含碱性磷酸钙
使骨具有硬度
各论
躯干骨(51)
椎骨(26)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椎骨负重主要部分
椎骨前方呈圆柱状的部分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
椎间孔
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一孔
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椎孔
椎弓与椎体围成一孔
椎管
全部椎骨的椎孔叠连在一起,形成纵行管道
管内容纳脊髓和脊神经根
胸椎
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颈椎(7)
主要特征
横突上有一圆孔,称横突孔
椎体小
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基本水平
C2~C6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寰椎(C1)
无椎体、棘突、关节突
枢椎(C2)
椎体向上伸出一齿状突起,齿突
隆椎(C7)
棘突最长,末端不分叉
胸椎(12)
椎体侧面和横突末端前面有与肋骨相关节的肋凹
椎体肋凹
横突肋凹
胸椎棘突较长,伸向斜后方,成叠瓦状
腰椎(5)
椎体大儿肥厚
棘突短直宽
水平后伸,棘突间空隙较大
骶骨(1)
尾骨(1)
肋(12对)
肋软骨
肋骨的前端
肋骨
前端
体:内面近下缘有肋沟
后端
真肋(1-7肋)
肋骨通过肋软骨直接连胸骨
假肋(8-12肋)
肋骨通过肋软骨未直接与胸骨相连,连于上一肋软骨
肋弓(8-10肋)
浮肋(11-12肋)
细长弓状扁骨
胸骨(1)
胸骨柄
胸骨体
胸骨角
胸骨体与胸骨柄相连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突起
向两侧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剑突
颅骨(29)
脑颅骨(8)
成单
额骨
枕骨
位于颅后下部,前下部有枕骨大孔
蝶骨
蝶骨体中央有含气空腔,蝶窦
筛骨
成双
顶骨
颞骨
面颅骨(15)
上颌骨
颧骨
鼻骨
下鼻骨
泪骨
腭骨
成对
下颌骨
犁骨
舌骨
听小骨(6)
锤骨(2)
砧骨(2)
镫骨(2)
颅的整体观
颅盖
冠状缝
矢状缝
人字缝
颅底
颅的内面
颅前窝
颅中窝
颅后窝
颅的外面
颅的前面
眶
骨性鼻腔
骨性鼻中隔
由筛骨垂直板和犁骨构成
鼻腔外侧壁骨片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鼻甲下方空隙
上鼻道
中鼻道
下鼻道
鼻旁窦
额窦
位于额骨
开口与中鼻道
上颌窦
鼻腔两侧的上颌骨内
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
位于筛骨内
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
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
蝶骨体内
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骨性口腔
颅的侧面
外耳门
外耳道
颞窝
颧弓
翼点
额、顶、颞、蝶四骨合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骨质最薄弱
新生儿颅盖
中轴骨骼
上肢骨(64)
上肢带骨
锁骨(2)
横架于胸廓前上部两侧
锁骨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
~形
肩胛骨(2)
贴于胸廓后面上方
三缘
上缘
外侧有喙突
内侧缘
外侧缘
三角
上角
平对第二肋
下角
平对第七肋
外侧角
有梨形凹陷关节面,关节盂
二面
前面
后面
肩胛冈、冈上、下窝
三角形扁骨
自由上肢骨
肱骨(2)
臂部,长骨
上端
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
体
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下端
肱骨内、外上髁,尺神经沟
桡骨(2)
前臂外侧部,长骨
桡骨头,桡骨粗隆
尺骨(2)
前臂内侧,长骨
鹰嘴
外尺内桡
手骨(27)
腕骨(8)
掌骨(5)
指骨(14)
下肢骨(62)
下肢带骨
髋骨(1)
形态不规则扁骨
外侧面有一深窝称髋臼,与股骨头相关节
前下有一大孔,称闭孔
髂骨
髂嵴,髂前上棘,髂关节,髂窝
坐骨
坐骨结节,坐骨棘
耻骨
耻骨结节
三骨互借软骨相连,16岁左右软骨软化,三骨融合成一块髋骨
自由下肢骨
股骨(2)
大腿部,人体最长的骨,最结实
股骨头、颈,股骨大、小转子
臀肌粗隆
股骨内、外侧髁
髌骨(2)
全身最大籽骨
胫骨(2)
小腿内侧,属长骨
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
内踝
腓骨(2)
小腿外侧,长骨
腓骨头、颈
足骨
跗骨(7)
跖骨(5)
趾骨(14)
骺软骨
青少年时期,位于长骨的骨干与骺之间
可不断增生,不断骨化,使骨长度增加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软骨处形成线状痕迹,骺线
骨在成人为206块,有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