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烷烃
这是一篇关于烷烃的思维导图,包括烷烃的结构、物理性质、异辛烷、分类、环烷烃稳定性、化学性质等内容。
编辑于2021-09-25 13:35:57烷烃
碳自由基
烷烃中碳氢键均裂时会产生一个氢自由基和一个烷基自由基(碳自由基)
甲基自由基碳呈sp2杂化,三个sp2杂化轨道具有平面三角形的构型
稳定性顺序:3°C·>2°C·>1°C·>H3C·
断裂C-C键所需能量比C-H键小,C-C键较易断裂。大分子在中间断裂的机会是比较多的
结构
正四面体,sp3,109°28'
所有烷烃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乙烷中C-H键长比C-C键长短,不是正四面体
所有烷烃中的碳都是四面体结构√
物理性质
状态
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5-16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低沸点的烷烃为无色气体,有特殊气味,高沸点烷烃为粘稠状液体,无味),17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
密度
比水轻
沸点
本质:随分子间作用力的增大而增高,叉链的位阻作用导致分子不易接近,分子间作用力减少
正烷烃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低级烷烃中沸点增加的更明显更易分离
同分异构体中直链烷烃的沸点通常比叉链烷烃高,叉链越多沸点越低
环烷烃比相同碳原子数的链烷烃大
熔点
影响因素: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越高②晶体排列越紧密,熔点越高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强
分子对称性越高熔点越高(乙烷比甲烷和丙烷大)
环烷烃比相同碳原子数的链烷烃大
异辛烷

同分异构体
支链多的结构比较稳定
分类
链烷烃CnH2n+2
环烷烃(脂环化合物)
同分异构
单烯烃
环烷烃
环的大小及侧链长短与位置变化
分类
大小
小环:三、四元环
普通环:五、六、七元环
中环:八至十一元环
大环:十二元环及以上
不饱和度
环烷CnH2n
环烯CnH2n-2
环炔CnH2n-4
环数目
单环
多环
分类
集合环烷烃:环上1个碳原子用单键直接相连而成的多环烷烃(联苯形式)
桥环烷烃:2个环共用2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
稠环
2环之间共用1根共价键(共用2个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桥环
2环之间共用2个不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螺环烷烃:单环之间共用1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
数环数
将桥(稠)环烃变为链状化合物时需要断裂的碳链数
环烷烃稳定性
环己烷张力最小、最稳定,但是内酯中五元环张力最小、最稳定
化学性质
通用反应
卤化反应
类型
氟化
氯化
在紫外光或热(250-400℃)作用下反应
①在室温暗处不发生反应②高于250℃发生反应③在室温有光作用下能发生反应④用光引发反应,吸收一个光子就能产生几千个氯甲烷分子⑤若有氧或有一些能捕捉自由基的杂质存在,反应有一个诱导期,诱导期时间长短与这些杂质的多少有关


氯化试剂活泼,过渡态来得早,过渡态的势能与反应物比较接近,故过渡态结构近似于反应物,受活性中间体稳定性的影响小
溴化
溴化试剂不活泼,过渡态来得晚,过渡态的势能与活性中间体接近,故过渡态的结构近似于活性中间体的结构。
有实用意义
碘化
活性
反应的难易程度
烷烃
3°H>2°H>1°H>CH4
卤素
F2>>Cl2>>Br2>>I2
选择性
氯代:1°H:2°H:3°H=1:3.8:5
溴代:1°H:2°H:3°H=1:82:1600
反应部位的转移性Br>Cl
因为氯代中进攻2°H的选择性比进攻1°H的选择性好,但是差别不是很大,从几率的角度看1°H要容易,因而氯代1°H的产物还是不少的。在溴代反应中选择性差别很大,几率的影响就显得不大。过渡态具有较多自由基的性质,自由基稳定性的差别体现出来了,活化能有明显差别。
选择性差异只能溴代,选择性一样选择氯代因为氯气反应更快且价格更便宜
氯化、溴化反应对氢的选择性,往往在温度不太高时有用;如果温度超过450℃,因为有足够高的能量,反应就没有选择性,反应结果往往是与氢离子的多少有关
热裂反应
无氧存在时,烷烃在高温(800℃左右)发生碳碳键断裂,大分子化合物变为小分子化合物
制备短链烯烃的常用方法。无氧存在时,烷烃在高温(800℃左右)发生碳碳键断裂,大分子化合物变为小分子化合物。大分子烷烃热裂成分子更小的烷烃、烯烃。
热作用下的自由基反应,所用的原料是混合物
热裂后产生的自由基可以互相结合,热裂产生的自由基也可以通过碳氢键断裂产生烯烃。CH3·和H·均可与自由基发生链终止反应,也可与烷烃作用。
用催化剂进行热裂反应,可降低反应温度,但反应机理就不是自由基反应而是离子型反应

氧化反应
自动(部分)氧化
烃基过氧化氢(ROOH)或其他过氧化物在适当温度下很易分解,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引发链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这就是过氧化物易产生爆炸的原因。
燃烧(彻底氧化)
所有的烷烃都能燃烧,燃烧时反应物全被破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1mol纯烷烃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放出的热称为燃烧热

硝化反应
直接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烷烃与硝酸或四氧化二氮进行气相(400-450℃)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
气相硝化法制备硝基烷烃,常得到多种硝基化合物的混合物
通过自由基进行反应。烷烃在气相中发生热裂解,生成自由基,再和硝酸进行链反应
硝化反应和卤化反应不同之处:硝化反应会发生碳碳键的断裂生成小分子的硝基化合物
实验室中使用较少,工业中使用较多
磺化反应
与硝化反应类似
氯磺化
高级烷烃与磺酰氯(或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的照射下,生成烷基磺酰氯的反应
异构化
从一个异构体转变为另一个异构体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烷烃可异构化——直链烷烃异构化为支链烷烃
特殊反应
环烷烃的反应
小环(三、四元环)烷烃的开环反应
类型
与氢反应
条件:Pt/C,50℃或Ni,80℃
与卤素反应
Br2,室温
Cl2,FeCl3
注意:开环中与卤素反应的条件和卤化反应中的条件
与氢碘酸反应
与卤化氢反应
在含氢最多和含氢最少的碳原子之间开环,氢加在含氢较多的碳上,存在例外,很复杂的结构不好说
活性
三元环>四元环>五、六、七元环
桥环烷烃
桥碳不形成双键,形成双键会破坏桥环的稳定性
桥碳正离子很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