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律逻辑学第一章笔记
法律逻辑学第一章引论讲述了逻辑学的性质、思维同语言的关系、逻辑学的功能、司法工作者学习、掌握逻辑知识的重要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法律逻辑学 第一章 引论
引入
逻辑
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
“关于思维过程本身规律的学说”(恩格斯)
司法工作
实践活动过程
逻辑思维活动过程
需要“懂得”逻辑
第一节 逻辑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逻辑”的含义
“除了哲学之外,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分支像‘逻辑’这样被给予了如此众多的意义”“甚至在哲学的专门属于中,也很少有语言像'逻辑'一词这样充满歧义”
由来
古希腊文“逻各斯”(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著作中)
万物产生的根据,是人们“顷刻不能离开的那个东西”,是“指导一切的东西”,是“那些与一切运动和变化联系着的规律”,是支配着“言语、语词、理性的根据”
基本词义
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REASON)
唯心主义哲学家的解释
命运、与神同一的“道”、上帝、绝对精神
含义(4)
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客观、一般
指思维、语言表达或论证的规律性、科学性
主观、一般
【贬义】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方法
主观、特殊
【考点】指主要研究推理、论证以及一些思维方法和论辩技巧的科学
学科
二、逻辑科学的产生(历史)
逻辑问题,亦即思维或论辩的正确性问题,它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几乎同时起源于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
社会生产力和人的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起源地(3)
古希腊古典演绎逻辑
亚里士多德
演讲论辩风气盛行,专职论辩人士与“智者”团体壮大。不正当论辩手法出现。
研究逻辑问题的客观需要(必要性)
数学(尤其是几何证明)取得较大成就
必不可少的实际资料(可能性)
古印度因明学说(BC600)
释义:“因”即推理、论证、推理根据(理由);“明”即智慧、知识、学说
维护教义、观点的需要
古中国名辨学说(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政治局面
认真研究和总结论辩的目的、作用、方法和规律
探讨逻辑问题,升华为逻辑学说
共性:逻辑研究的兴起与论辩的盛行相联系,服务于如何正确论辩
论辩术不仅是“辩”,要点在于具有正确推理的才能,核心问题是推理能力
名称的流变
三、逻辑科学的发展与走向
传统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创立
斯多葛学派丰富与补充
中世纪,进一步发展斯多葛学派的命题逻辑理论
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科学革命后,发展迅速
培根的归纳逻辑理论
笛卡尔演绎法,提出建立“普遍数学”设想
阿尔诺&尼科尔的“波尔·罗亚尔逻辑学”
主要内容基本定型
两大方向
数理逻辑(符号逻辑/现代逻辑)
传统逻辑不够形式化(以自然语言为中介)——不精确、不系统——以人工语言代替——纯形式的、符号化的数理逻辑
以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研究数学中的逻辑问题
莱布尼茨(奠基人)
乔治·布尔
德·摩根
弗雷格
罗素
怀特海
辩证逻辑
传统逻辑未统一思维形式内容,撇开思维的变动性和辩证性
康德
黑格尔
《逻辑学》
够花辩证逻辑学科体系轮廓
辩证逻辑开创者
走向(发展趋势)
多角度多层次
向现代逻辑方向的高深度发展
向普及与应用方向发展
形式逻辑
Education is not the learning of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 ——Albert Ei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