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幼儿心理学
这是一篇关于幼儿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包括心理与心理学、心理学的基本特性、幼儿心理学概述、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等内容。
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幼儿的骨头在发育,需要较多的钙,同时还需要维生素D,使吸收的钙沉淀到骨头里去。吸收——经过消化了的食物成分及水、无机盐、维生素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功..
幼儿教育学,第12章幼儿园教育评价:是对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 科学 的价值判断的过程,通常包括对幼儿发展情况和 教师 工作情况两个方面的评价。
幼儿教育学 第十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思维导图,幼小衔接 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幼儿心理学绪论
1. 心理与心理学
I. 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人的自身的科学门类
1879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II. 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一个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接受环境的刺激,在大脑中产生一个反映现实的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并不是一个人出生就能形成的,他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才形成的心理产物。个性形成后会在行为中表现出稳定的,完整的特性,个性是后天养成的。
2. 心理的基本特性
脑是心理的器官(人脑就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第一部分
位于最底层-脊髓、延脑、中脑、旧小脑(生理机能)
第二部分
位于中间位置-间脑(处理情绪反应)、新小脑(运动协调)
第三部分
大脑位于最高层-大脑(思考)
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收,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
人的大脑皮层可以划分为四个机能分工的叶
枕叶;与视觉有关
颞(nie)叶;与听觉有关
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
额叶;控制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管理着身体的相对的那一半,两半球机能不对称。
心理的客观源泉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不是一种物质的东西,而是一种反映,是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的映像)
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
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现实的反映
心里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
心理主观能动性,在婴幼儿身上,表现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反映。没有这些环境就没有了反映的对象和内容,心理也就无从产生。因此,客观现实就是心里的源泉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积极、主观能动的反映
3. 幼儿心理学概述
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3~5岁儿童,是研究人在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基础性}
揭示幼儿的发展机制(本质性)
1882年,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普莱尔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三年观察,写成《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洛克的白板说
卢梭的自然教育
王守仁的游戏
学习幼儿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识教育对象,培养科学的儿童观
胎内期,从母亲受孕到出生前的九个月期间
新生儿期,从出生一至个月(医学上定位至出生后第28天)
婴儿期。从出生后第一个月到一周
幼儿早期。从一岁至三岁
幼儿期。从三岁至六岁
4. 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
心理学是一门强调实证的学科
实证研究法
横向研究
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段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观察
纵向研究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观察
观察法
最简单、最常用、最实用
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
范围;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规模;群体观察、个体观察
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
工具使用情况;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设计程度;结构性观察、非结构性观察
观察的目的;验证性观察、探索性观察
调查法
谈话法
问卷法
测量法(专业性)
作品分析法(适合幼儿老师)
实验法
最严谨、最客观
理论研究